返回

第三百九十六章    实业整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九十六章    实业整顿 (第2/3页)

里有一家人家境很殷实,一般这样的人家都会拼命供孩子读书,结果你猜怎么的?他家为供养了三个小孩上大学,把新修的房子都卖了。可是孩子们毕业去找不到工作,两老不得不再次操起锄头下地,最悲惨的是,女方老人得了一场大病,拖了半年,全家破产了。从此村里再不愿供人上大学了,因为不实惠。”

    陈际帆苦笑道:“以前咱们只知道听党指挥,军事过硬,等到现在什么都要自己操心才认真回忆以前的事。还真让我琢磨出点问题来了!”

    老钟道:“你也不容易,回安徽后就没几天安生,什么都要忙。你说国家咋会读书无用呢,不是说教育不够嘛,大学生咋会找不到工作了呢?”

    “前不久和经济学家们讨论外资进入的时候我才明白,这是经济结构决定的。都去搞那种没多大技术含量的,自然用不到多少人才。我们家乡有个学电子的大学生,到沿海还不是在玩具厂干一点与电子靠一点边的工作。这样的产业不需要大学生,也不需要多少技工,再加上在中国读书光宗耀祖的思想推波助澜。能读书的拼命挤大学门槛,结果工作越来越难。读不了书的干脆放弃,去打工挣钱去了。你说一个工业国家怎么能少得了熟练的技术工人?人家那瑞士手表怎么来的?人家德国人的工业技术怎么来的?还有啊,德国专家来咱们这里发现,在高端技术上,咱们一点都不弱,可是在制造工艺上差太多了。咱们的工人素质不够好,这才是制约我们研制更多高技术武器的瓶颈啊。”

    “头,你也不能要求太高了,我们现在的很多工人过去还是农民,大字都不识几个,靠扫盲能够进工厂就不错了。这事得慢慢来。”

    “慢慢来?时间不等人啊!老钟,如果我们的目标只是打败鬼子,那没二话,我今天就不做这儿了,我亲自带部队马上进关,咱没高科技,咱有命!可仗打完了呢?蒙古还是独立了,南海还是共管,小日本几十年后还是和咱们磕磕碰碰,以后的军人还是和咱们那样,去缅甸都要偷偷摸摸。你看看往网上那些言论,我这个军人听了都感觉到耻辱!”

    “你说这些和培养技工有什么关系?”老钟问道。

    “怎么没有关系?我们如果真的有自己强大的民族工业,就能支撑起整个国家!国家强硬了,军人才不会窝囊。当年老蒋为什么窝囊?他没有像样的工业,他玩不起战争,只能唯唯诺诺,寄希望什么国际调停。我今天在这里,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自己能想到的一切都拿出来,引导咱们好不容易打下的这块根据地良性发展,将来还可以给执政者一个样板。一旦咱们和老毛子卯上,苏联的援助就泡汤了,美国人也不是什么好鸟,一切都得靠自己!”

    “头,以前我们以为光靠打仗就能把国家打强大,现在看来不够,没有你的战略眼光,咱们不会有现在的局面。我支持你,你准备怎么干?”

    “光靠那些大工业还不行,还有和实业界打交道,他们就是工业的细胞,只有他们健康发展了,工业基础才能稳固。”

    “你光忙这些,军事你就不管了?”老钟有点急。

    “谁说不管了?我现在在安徽,就是着眼于东北战事。日本关东军可不比华北那些二流师团,罗玉刚两个坦克师就可以搞定一个师团。我们不能打成胶着,要运用技术兵器的威力,争取在第一时间就能夺取整个辽宁工业去,将日军赶到北边,到那时候我们才能获得东北的资源和工业生产能力,才能把战争引向最有利的方面。至于你,我给你一个任务,就是从现在开始组建咱们自己的海军陆战队和武装警察部队。”

    “说什么?”钟鼎城惊讶道,“海军陆战队?你太超前了吧?”

    “不,我们是特种部队出身,要把陆军‘猎鹰’特种部队、‘天鹰’空降兵部队和马上组建的‘海鹞’海军陆战队与‘夜枭’特警部队这四大部队发扬光大,作为未来特种部队的基石。至于海军陆战队,虽然我们没有军舰,但是可以和美国人合作,登陆辽东、登陆日本,登陆周边的岛屿。作用还是很大的,我看就以杨子江的水军为基干,按照特种部队训练标准执行,增加海岛生存训练,增加登岛作战训练。还要在军政大学开设科目,相应的轻型坦克、水路两栖坦克等等装备也要跟上。”

    “好!对了,这两个月北边的战事很顺利,胡云峰来电说,他没想到阎老西的部队会这么顽强,居然不顾重大伤亡拿下了太原,这回他只能信守诺言,逐步退出山西了。”

    “这不奇怪,阎锡山再不用命,他在山西还呆得下去吗?其他的怎么样?”

    “罗汉和小高都被文川浩拉到他那边去了,说是担任临时教官。以后还会轮到我们的。”

    “对对,把这茬给忘了,我们都要去。文川浩这小子有头脑,有前途!”

    陈际帆现在是去不成的,因为他又得赶到蚌埠去,去和实业家们座谈。

    这里面也是人才济济,卢作孚、范旭东、刘鸿生、荣氏兄弟为代表,涵盖了纺织、印染、缫丝、面粉、火柴、卷烟、酿酒、榨油等轻工业各方面,而且还有少数已经把投资方向转到机器制造业和建材业的实业家。

    除了他们外,与会的还有工会代表。工会代表主要是由共产党人和一些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组成。

    蚌埠商会的大厅也被布置得非常隆重,实业家们早就盼着陈际帆的到来,因为他们知道现在这个军人绝不仅仅是回答仗那么简单,搞经济也很在行呢。

    马寅初教授和几个主管工业的官员也在,此次会谈应该是要解决问题的。

    陈际帆看到商人们容光焕发上来和自己打招呼,只能笑笑。这些人他一个都不认识,除了那个穿着西装的荣毅仁,浓眉大眼的样子比较熟悉。

    会议一开始陈际帆就庄重地站起来向大伙敬了一个礼,“诸位为抗战所做的贡献,陈某铭记在心,在这里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的实业家这个激动啊,除了鼓掌无法表达。

    “客套话我就不说了,既然我们同聚一堂,既然大家都是搞实业的,想必知道现在的安徽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工业革命。为了早点光复国土,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