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九十四章    与狼共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三百九十四章    与狼共舞 (第1/3页)

    外国资本对于民国时期的中国,从来就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先是大量倾销商品,后来觉得这样来钱太慢,干脆逐渐控制中国的铁路、矿山等命脉,辛丑条约后干脆连海关也控制了,把住了中国的关税命脉。袁世凯善后大借款,向六国财团借了2500万英镑来维持政府运转,谁知把利息、回扣和一些佣金扣去后实际到手的只有850万英镑,而这批分47年还清的巨款居然连本带利要偿还6785万英镑!这实在是一笔比打仗还要合算的买卖。

    对于新兴的安徽工业区,如果帝国主义的资本不闻出一点味道的话,他们也不会叫帝国主义了。在他们看来,中国应该要发展,但是不能长出獠牙,最好就是一只大肥猪,越肥越好,这样他们从上面得到的肉才会多,利润才会丰厚。

    只可惜陈际帆领导下的几个省好像不是一只猪,因为他们有一百万军队,其中很多还是身经百战的精锐,而且还是在装甲、航空兵等技术兵种的应用上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武装。所以不能明着来,只能“合作”!

    既然是“合作”,自然是要师出有名的,最好的旗号就是帮助“神鹰”搞建设,因为在他们眼中,如此大规模的建设一定是需要资金的,而且是巨额的资金。

    有多大规模呢?这是一个让所有西方经济学家、财团和银行界都大跌眼镜的事实,一个还处在战争状态下,在敌人掌握着制海权的农业国家,居然在短短四年左右就建成了完善的工业体系。有各种矿山、火电厂、钢铁厂、各种金属冶炼厂、硫酸厂、合成氨工业、水泥厂、化肥厂、煤炼焦工厂、陶瓷厂、棉纺、缫丝等基础工业,整个工业区内津浦铁路、平汉铁路两条南北铁路大动脉,有陇海路和石太路两条东西铁路动脉,还有长江水系、淮河水系,交通极其便利。

    可以自行制造钢轨、钢架桥、铁路机车组件、轴承、齿轮、履带、支重轮、底盘等部件,可以自行制造各种机床、变压器和输电线缆,可以制造炸药、无烟火药、水泥、燃料、工业油漆,可以自行开采石油、炼油,设计乙烯工程,还可以自行进行钢铁厂技术改造,制造钢铁合金。在热处理、锻压、机加工等工艺上面已经日臻成熟。

    工业区可以得到全国各地的各种稀有金属矿,甚至可以得到缅甸北部的橡胶,在制造轮胎、密封圈方面已经有了起色。(陈际帆离开缅甸之前,为了使这个地方能够在经济上摆脱种植鸦片的依赖,特别想新四军领导人推荐种植橡胶,这里生活着大量南洋华侨,技术上也不存在难度,结果种植出来的橡胶成了抢手货,除了供应内地安徽外,还能出口)

    “神鹰”所占的几个省(安徽、河南、山东、河北)的确是得天独厚,都是产量大省,又都是中原地带,水运、铁路交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再加上丰富的劳动力和大量的科技人才,不发展真没天理了。

    在经济发展的背后,是“神鹰”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政策。“神鹰”发行的“鹰元”现在是中国关内最受欢迎的货币,不但承担者民间商业活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流通职能,还成了计价货币(主要是因为法币太不争气),成了民间大宗交易的支付手段,也成了外国资本大鳄眼中的大肥肉。

    只是令他们失望的是,在安徽并没有开放资本市场,没有公开的证券、期货、黄金、外汇交易所,只有少数外资银行允许在安徽开业,允许一定额度的“鹰元”存款业务,并且和上缴的资本储备金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高的吓人,使得外资无法寻找到下手的机会。

    这当然是陈际帆等人得益于后世对付金融危机的手段,这种超前的手段已经成为安徽经济学界热门的课程,所有的经济学家们几乎都在研究这个全新的领域。中国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上,至少现在没有输给外国人。

    那么外资进入的手段就只剩下两条路,直接投资和给政府贷款。

    战争期间远隔重洋跑到中国来投资民用产品是一笔风险很大的买卖,毕竟整个中国南海和西太平洋还处在交战状态。但是商品倾销不顶用,因为他们的商品只要一进入这几个省就会面临高额关税。很多利润丰厚的商品甚至还要在销售过程中上缴高额的奢侈品消费税,商家怨声载道,都不愿经销他们的产品。

    至于贷款,几十年前那种一本万利的买卖现在行不通了,且不说人家愿不愿伸手,就算是伸手,也不会付给多少利息,并且安徽的公债发行已经有着良好的渠道,利用公债也不是一个办法。

    要想将资本的魔爪伸到安徽,只有投资一条路,而且尽可能投资与军事工业相关的产业看起来最划算,税收低,市场好,人力资源丰富,风险也很少,而且还能得到当局的支持。唯一的问题是,利润是否丰厚,这就看定价权是不是掌握在他们(外资)的手中了。

    与此同时,发展委员会正在紧急商讨关于美国摩根财团、洛克菲勒财团等垄断资本向特区政府申请参与特区建设的可行性。主持会议的实际上只有四个人,马寅初、钱荣堃(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伦敦经济学院货币银行学博士),陈岱孙(清华大学毕业,获哈佛大学硕士,财政、统计、国际金融专家,任教清华大学和安徽大学商学院)和刚刚从哈佛大学毕业归来的年轻人张培刚博士。

    特区蓬勃发展的经济表明一件事,那就是在经济学上,即使是名牌大学的博士也还得从头学起,因为遇到的种种不确定因素太多。

    当然,以上四人都有留学英美的背景,对美国有着天然的感情和敬畏(正如民国时期很多人留学日本学习军事一样,犯了软脚病),得知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两大财团居然看上了他们,着实兴奋了一把。

    他们好歹在美国留过学,知道一些底细。这两个财团一个是昔日的经济霸主,摩根财团在整个十九世纪前半期是典型的美国垄断财团,控制了金融、铁路、钢铁、航运等行业,而新兴的洛克菲勒财团以石油起家,业务范围涵盖石油、机械、橡胶、电气、化学、飞机制造等领域,是美国崛起的有一大垄断资本集团。在他们背后也有着深厚的政治背景。摩根财团是民主党的强力支持者,而共和党的背后就站着洛克菲勒财团。

    两大金融资本似乎已经不满足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巨额利润,要把资本魔爪伸向全世界了。

    应该说,无论从哪个方面,欧洲都是他们的首选,可是欧洲现在正处在希特勒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