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八十五章    爱国军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三百八十五章    爱国军阀 (第1/3页)

    陈际帆猜来猜去硬是没猜出来北平有什么大人物?难道是日伪政权的大汉奸?小高这个玩笑可开大了。

    胡云峰道:“可能是隐居在北平的以前的什么军阀。只有这样的人小高才会给一个大人物的称谓。”

    “没可能,那些个军阀差不多都老死了。只记得有一个好像传说是日本人害死的,叫什么来着?嗯,让我想想,对!吴佩孚!就是吴佩孚!只有他死得最冤!”陈际帆一拍脑袋想起来了。

    胡云峰叹道:“记得小时候咱们历史课上教的,军阀都是大坏蛋。吴佩孚这个名字好像和‘二七大罢工’连在一起。后来才知道,原来一个人是很复杂的,历史也像是一出戏剧,总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转折。这位吴佩孚是个秀才出身,个人比较有修养,带兵有一套,据说其人还有统一天下之志。后来淡出历史舞台,日本人多次许以高官厚禄请他出来,被他毫不犹豫拒绝了。下野后不出洋,不进租界,不蓄私才,不留田产,也算一个人物,可惜了,死得不明不白。”

    陈际帆问道:“糊涂了,你说的是历史上的还是现在?如果是现在,吴佩孚这样有影响力的人死了,我们没理由不知道啊。”

    “他现在还没死,但是离死不远了。鬼子守不住北平,像吴佩孚这样的他们是不会放过的。别忘了,现在盘踞在北平的就是一帮日本特务。心狠手辣,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陈际帆笑道:“明白了,小高肯定是把他救出来了!这小子,早说啊。小胡,你说这吴佩孚找我们有什么事?重新上台?”

    “瞧瞧,头你这就小看人家了吧。”胡云峰对陈际帆的历史知识嗤之以鼻,“老吴要还在,起码得60多了,60多的人了,又是曾经在中国政坛上翻云覆雨的人物,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复出?干什么?当总统啊?”

    “好好,你小子,扯到历史我说不过你。我不管什么人,我要北平,完好无损的北平!到时候空降兵可不能丢脸!”

    “头,说不过就拿任务来压,官大一级压死人啊。不管怎么说,如果真是吴佩孚,咱们还是见见,不光见,还要讨教。别忘了,咱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军事上咱们无所畏惧,但是这民国的水很深,如果能听听玉帅的高见,那绝对是受益匪浅的。”胡云峰似乎对吴佩孚心存好感。

    吴佩孚是幸运的,他一直以为日本人不敢拿他怎么样,因为他们要收买华北人心。但是吴佩孚没想到日本人在华北会败得这么快,更没想到土肥原贤二亲自下令华北日军特务机关策划对他的谋杀,直到有一群神秘的人来到他的住所。

    他亲眼看见日本人的特务在这群身手了得的人手里绝望地死去,又亲眼看见这帮人在北平城里手眼通天,很轻松地就把他和家人分期分批地转移出来。后老他见到负责实施对他的营救行动的领导人,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一个恐怖的年轻人,吴佩孚好歹也是带过兵的,他发誓他从来没见过这样身手的兵。简直就是杀人机器!

    不过,当他得知营救人员属于“神鹰”后,反而坦然地笑了。有“神鹰”在还有什么事情办不成的?

    吴佩孚记得好像是在民国二十七年五月的报纸上,说是在安徽巢县一支号称“神鹰”的部队以一个团的兵力全歼了日军第6师团一个野战大队。当时吴佩孚对这个消息嗤之以鼻,尽管这份报纸是手下人好不容易搞来的。“神鹰”?这个名字一听就不正规,说不定是一帮啸聚山林的土匪打劫了日本人的军用物资,然后就被大吹大擂一番。日军野战大队是什么概念?吴佩孚心里最清楚了,就凭乌合之众的一个团的兵力?

    不过,吴佩孚紧接着看到了这个时代两党中卓越军事将领的评论,他开始半信半疑,也开始静静地关注着这样一支部队。

    接下来就热闹了。袭击南京机场,捣毁细菌武器研究所,抗日宣言,全身而退后主动攻击浦口,保卫全椒,光复皖东,开荒种粮……,隔三差五就能听见这支神秘部队的捷报。这已经不可能是吹嘘了,就算战果有水分,但一直不起眼的部队能够屡次登上报纸头条,这本身就说明他们一直在打仗!

    和很多闲赋在家的寓公们一样,吴佩孚就像看戏般关注着“神鹰”向北出击定远,向南保卫根据,一步步把日军在安徽的势力斩尽杀绝,直至震惊全国的合肥攻坚战。要知道还从来没有哪一支国军部队敢于进攻日军工事完备的大城市。当合肥光复的时候,吴佩孚心里着实欣慰了一番,在家里找出好酒独自斟酌。

    后来他就知道了这支部队的灵魂,知道了被传得神乎其神的“神鹰”七星,知道了他们高调下江南到上海端了日本人的军司令部。更知道了一个叫做陈际帆的年轻将军。

    他的第一反应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中国诞生了一个新军阀。可是这位执掌安徽军政大权的军人似乎对政治不太感兴趣,但是在他治理下的安徽却像是世外桃源一般。

    再后来,再后来就是声名鹊起,人才汇集,军队逐渐成为第三股军事力量。至此他开始对陈际帆此人欣赏起来,通过救灾,兵不血刃拿下河南,民心军心尽收。如今又兵临北平城下,军事上如日中天,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能挡住这个年轻人崛起的步伐了。

    可吴佩孚对陈际帆的某些做法并不赞同。很多时候他真想找机会和这位后辈翘楚交流一番,把自己憋在心中的想法说出来。无论如何,能够在战争中壮大并且连续击败日本人的中国将军,绝对值得他结交。

    果不其然,当他在保定一个小院子里见到陈际帆的时候,他惊讶了!有兵如此,国之幸矣。倘若时间倒退20年,他真想和把这几个人收至麾下,则统一全国之志何愁不能实现?

    当然了,这只是吴佩孚的灵光一现。他只是一个过了气的军阀,如果细细追究起来可能还有罪。

    陈际帆、胡云峰还有小高三人毕竟是后世而来,看到这位大名鼎鼎的民国前辈自然不敢怠慢,毕竟,人家没有当汉奸,还保持着一个中国人的铮铮铁骨。

    “玉帅,您老人家好!”胡云峰喜欢读历史,看得出来他对吴佩孚有好感。

    “将军,帅这个字是不敢再担当了。我吴佩孚首先要感谢各位的救命之恩!”说完就要弯腰鞠躬。

    这回连陈际帆和高焕捷都上来掺住,“使不得,使不得!前辈,您宁死不替日本人做事,就冲这份骨气,我们也要插上一手!”

    “这位就是陈总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