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三百八十四章 络绎不绝 (第1/3页)
在中华民国的历史上,阅兵式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以前军阀混战时每一次出征的誓师大会,在抗战中最危难时候的教场检阅等,可他们的影响力却远远不能和这一次“神鹰”的卢沟桥阅兵式相比。
因为这是一支胜利之师向世界展示自己战无不胜的信心的仪式;这是一支战功赫赫的军队向世界宣布自己自己未来进军方向的仪式;这是一支强大的武装向世界敞开自己艰难成长历程的仪式;这是一支有着自己明确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科技等目标的集团向世界宣告自己话语权的仪式。
它选择了一个特别的日子和特别的地点,激起了所有抗战中的中国军民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更激发了所有还在奋战在抗日前线的中国军人高昂士气。
各大报社在7月8日的报纸纷纷加印,而且很多报社加印了报纸无偿运到附近的部队驻地。各部队的军官们也意识到这是一个进行士气教育的绝佳机会,组织有文化的军官,邀请社会上的爱国知识分子在军营里读报纸。
时值国民政府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官兵们尽管还没有领到他们该得的军饷,可是他们仍然被报纸上文字所感动。是啊,抗战六年,无数战友牺牲在日寇的枪炮下,现在,中国军队终于以骄傲的姿态昂首迈过卢沟桥头,挺胸走进宛平城,这是何等的自豪啊!
很多退役的、受伤的和仍然服役的前29军官兵被热情的群众和战友找了出来,重新享受到了那份属于他们的光荣,他们眼含热泪,默默地看着别人在自己的胸前戴上大红花。
阅兵式结束后,吉星文将军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中外记者们纷纷要求对他做专访,以找寻当年29军奋起抗敌的事迹。各大城市的大学生们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纪念那些曾经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英雄。一时间,军人成了整个中国社会年轻人的偶像,各地群众纷纷组织起来到附近部队驻地进行慰问。
当然,这一切的发起者,中国战斗力最强悍的“神鹰”,更加成为舆论瞩目的焦点,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神鹰”辖区内的青年要求参军,加入“神鹰”。收编的伪军中存留一丝血性的官兵咬破手指表示了加入“神鹰”保家卫国的决心。
身兼国民革命军33军军长的吉星文此刻心里正在激烈的矛盾着。因为他被这支部队感染了,他想加入“神鹰”。但是他担心人家会瞧不上,想回去把队伍带过来。33军此刻的驻地就在豫西和陕西交界处的三门峡地区。因为是杂牌,常常受到邻近胡宗南嫡系部队的欺凌,看着嫡系部队崭新的装备和丰厚的军饷,这个军的士气早就散了。官兵们公开说:“你蒋介石给老子发多少钱,老子就给你打多少钱的仗!”
孙蔚如部、庞炳勋部甚至孙殿英部的士兵加入“神鹰”后待遇天壤之别,大大刺激了各战区的杂牌部队。这些部队大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很快得知加入“神鹰”后不但军饷、粮食、军装、武器有保证,而且更令他们心动的是,士兵战死、受伤和致残都有丰厚的抚恤,失去战斗力的还能安排工作。这些政策对杂牌部队的官兵来讲简直就是天堂了!
所以吉星文最后终于痛下决心,他要找陈际帆表明态度,回部队后把整个军带过来。
陈际帆很认真地说:“将军,回去后请您和部队讲清楚,加入‘神鹰’是要打恶仗的,当官是发不了财的。当然,我们会尽可能给士兵军官解决一切后顾之忧,他们会优先分到土地,或者家人会得到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子女会免费接受教育。不过,战场无情,军纪无情,任何人违犯了军纪,都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这一点,请务必对所有想过来的官兵讲清楚!”
“长官放心,”陈际帆军衔是陆军二级上将,吉星文当然不敢摆谱,“并不是任何人都愿意喝兵血、吃空额的,也不是任何部队都愿意揣着军饷去搞投机的。实在是没办法啊,弟兄们的待遇太差,物价天天涨。达官贵人们在后方纸醉金迷,弟兄们在前线却连一双合脚的鞋都置办不起。死了还好,一了百了,受伤的遇到好长官留在部队打点杂混口饭吃,更多的离开部队简直连叫花子都不如啊!我知道‘神鹰’的弟兄们为什么总能打胜仗,要是蒋委员长给我们这样的待遇,不,只要一半就好,我敢保证弟兄们玩命训练,玩命打仗。好了,我这就回去,请长官赏一个番号。”
陈际帆没说话,上前敬了个礼:“侵略者是士兵们用生命和鲜血消灭的,我们当然要皆其所能给他们解决后顾之忧,提高他们的地位。至于番号,就十四军吧,两个七,编制和别的部队一样。不过,您的33军过来只能编为一个师,如果能再有原来29军的部队加入就好了。”
“有的有的,刘汝明刘子亮将军现在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所部在抗日中也是屡立战功,现在六战区日子也很不好过。因为陈诚一门心思想收编他们,收编不成就百般刁难,日子过得是一年不如一年。日本人走了,没什么太多的仗可打了,军政部居然要裁军,而且首先裁掉的就是第二集团军。这么多士兵裁掉了,叫他们到社会上怎么生活?所以刘汝明经常向我诉苦,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其实,陈际帆或者说“神鹰”还是有一定运气的,也可以说是一种必然,全中国三股军事力量,共产党那边靠信仰凝聚人心,国民党这边靠金钱激励士兵,而“神鹰”除了靠不定期的爱国主义教育之外,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先进的一点就是建立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军人保障体系。正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体系,造就了“神鹰”这支部队强悍的基础!在安徽,士兵的地位非常高,军人家属不仅在精神上感到光荣,而且在各方面都能得到政府的补助和照顾。这样的机制下,谁不愿当英雄?
比如说吉星文提到的刘汝明,他的部队面临裁军和上前线当炮灰两种选择。部队情绪非常混乱,刘汝明更是心灰意冷,也曾动过投奔“神鹰”的心思,军政部(其实是蒋介石)发现部队情绪不稳,不敢远距离调动部队,干脆让第二集团军调往河南和安徽交界处与五战区换防,实际上就是挑起他们和五战区之间的矛盾。因为李宗仁和白崇禧成天叫嚣着反攻广西,蒋介石不置可否,以国家困难为由拖延拨付军饷和装备,桂系恨得牙痒痒却没有办法!
蒋介石是不愿意让大别山区的桂系回到广西的,但是又不能明说,只好拖着,暗地里调动精锐从缅甸回到云南,准备进攻广西。这一下动了史迪威的逆鳞,要知道这位中国战区参谋长可是一心一意要光复缅甸的。当然,他这个近乎奢望的想法不仅得不到蒋介石的支持而且就连陈际帆都不太赞成。
吉星文离开的时候决定去找刘汝明,召集29军旧部,然后带着各自的部队投奔“神鹰”。
接下来就是史迪威和陈纳德两人的一前一后分别拜访,两个美国人虽然同在中国战场,但是两人之间矛盾不少。当然,在记者们面前两人代表的都是美利坚合众国,确切地说是代表着美利坚合众国对中国的巨大影响,但实际上两人貌合神离。
史迪威觉得中国是他的福地,是他军事生涯的转折点。他历来主张中国军队应该在盟军中有更大的作为,而缅甸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