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七.七”阅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七.七”阅兵 (第3/3页)

到。

    实际上,日军现在只能困守北平内城,南苑机场等全部被占领。“神鹰”的飞机随即进驻北平南苑机场。

    占领机场的航空兵奉命开始了代号为“火车”的计划,日夜不停的将阅兵式名单上的人接过来。

    7月6日,参加阅兵的各部队全部换上崭新的军服,有“神鹰”第一军第一师“乌衣钢铁营”,有第二军三个坦克师部分坦克,有重炮师部分大炮,还有摩托化步兵师等部队,最后陈际帆决定把空降兵和特种部队也列入阅兵式的阵列。

    士兵们有的一遍又一遍擦拭着自己心爱的战车和大炮,有的检查自己的装备,更多的镜子里面臭美。随后部队开始向卢沟桥进发,他们要在中外嘉宾的面前展现“神鹰”英勇无畏的军人风采。

    7月7日清晨,“神鹰”航空兵侦察机开始多个批次对华北、东北各个日军机场进行警戒,中美联合航空并司令部命令三具雷达全天候监视,各机场全部取消休假,进入一级战备。

    华北地区的鹰眼组织得到命令,负责担起此次阅兵的情报保密工作。

    7月6日晚,飞机秘密把“神鹰”方面军军长以上军官全部接到南苑机场,然后在第二军坦克师驻地住了一晚上后,准备参加第二天的阅兵式。

    7月7日一大早,中外各国的记者云集在永定河铁桥至卢沟桥之间的空地上,以惊奇的眼光打量着这个古老民族最年轻的现代化军队。就是这支诞生于安徽长江边一个小山村中的部队,从小到大,在和日本侵略者一次次的血战中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军事力量,成为一支令世界都为之瞩目的力量。

    记者们拿起手里的相机,甚至有摄影机,从各个角度开始拍摄停在不远处整齐划一的“神鹰”阅兵部队。

    不需要人提醒,每一个赶到现场的记者都明白这一刻和这一个地点对战争中的中国军民的深刻含义,记者们怀着一种尊敬在忠实地记录着历史,记录着这支强大军队的赫赫战功!

    各国驻华的军事观察家们来了,史迪威和陈纳德也来了。这两个在“神鹰”成长道路上的重要的国际友人现在满面春风,兴致勃勃地站在“卢沟晓月”的石碑旁合影留念。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领导人张澜、罗隆基来了,保国同盟的代表来了。安徽知识界的代表也来了,还有一个人也来了,当年他就是“七七事变”的主要见证人,吉星文将军。此刻他正仔细抚摸着卢沟桥上狮子旁边的子弹孔,眼含泪花地自言自语着。

    阅兵式在清晨九点正式开始,首先由陈际帆宣读一篇《纪念七七事变》的文章,并在最后提议全场为七七事变牺牲的29军将士和赵登禹、佟麟阁将军默哀。

    然后,陈际帆、胡云峰等七人郑重请出吉星文将军,七个人笔直地站成一排,“吉星文将军,请您代表英勇的29军全体官兵,接受后辈军人的敬意!敬礼!”

    吉星文将军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站在原地庄重还礼,然后泪如雨下,“谢谢!谢谢你们!弟兄们啊,睁开眼睛看看吧!我们中国军人又回来了!”说完嚎啕大哭。

    (我流泪了)

    “献花圈!”主持人胡云峰大喊。

    笔直的仪仗兵在宋关虎和周一平两人的带领下抬着一个巨大的花圈来到卢沟桥头,庄重地献上,然后大喊:“敬礼!”

    周一平率先大喊:“国民革命军29军132师大刀队上士副排长周一平向各位长官和战友敬礼了!

    “国民革命军29军37师110旅219团2营3连下等兵宋关虎前来报到!弟兄们,我们杀回来了!我们回来了!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唱!”

    全场开始合唱《大刀进行曲》,外国记者们似乎从歌声中听到了中国军队的军魂,似乎知道了眼前这支部队正在颠覆他们以往对中国军队的形象。

    花圈敬献过程中,全场一片肃穆,只有记者的相机在不停地闪烁着。

    陈际帆对着扩音器大喊:“29军的英雄们!六年前的今天,你们打响了全民族抗战的第一枪,你们用手中简陋的装备和侵略者在卢沟桥上殊死搏杀!你们永远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我,国民革命军‘神鹰’方面军总司令陈际帆,谨代表数十万将士在这里,在你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向你们庄严承诺:我们一定会继承前辈不怕牺牲之精神,奋勇杀敌,直至把侵略者彻底消灭,直至光复全部国土!请你们放心!请张自忠将军放心!请佟麟阁将军放心!请赵登禹将军放心!请所有牺牲的、健在的,还在奋战在抗日前线的29军将士放心!”

    “预备!放!”胡云峰在陈际帆讲完话后启动了鸣枪仪式。

    仪式完成,重头戏阅兵式开始了,不同的是阅兵式并不是从什么仪仗兵开始的,记者们满脸疑惑的看到走在队伍前面的是五个老兵,邓方顺、刘玉堂、张喜旺、潘贵田和王大柱。

    胡云峰在扩音器里大声喊道:“他们是‘神鹰’最早的战士!为抗战立下赫赫功勋!敬礼!”

    五个老兵迈着骄傲的步伐走过卢沟桥,在他们后面,是宋关虎带着的十几名军人。

    “这是‘神鹰’特遣队的战士!他们是‘神鹰’特种部队最早的士兵,敬礼!”

    宋关虎率领队列走过卢沟桥的时候,忽然大声对着主席台喊道:“报告队长!特遣队应到32人,实到11人,21名战士在六年的抗战中全部牺牲!请指示!”

    “辛苦了!请稍息!”陈际帆目光炯炯。

    后面过来的队列大约四十多人,前面的人手里高高举起几块牌子,合起来念就是:“小王庄民兵连”

    “报告连长,小王庄民兵应到240人,实到44人,196人牺牲于抗日战场!请指示!”

    “他们是‘神鹰’第一批成建制的部队,正是因为小王庄240位民兵的加入,‘神鹰’才开始它的成长历程!小王庄在‘神鹰’草创初期,有钱出钱,有粮出粮!全体都有,向小王庄民兵,像小王庄全体村民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敬礼!”

    短短三排人,中外记者们似乎看到了这支声名赫赫的军队草创初期的样子,散兵游勇,民兵,甚至是土匪,可为什么这样一群乌合之众竟能在短短六年之内迅速崛起,而且这种崛起时刻伴随着残酷的战斗。答案就只能从站在主席台边的“神鹰”七星那里寻找了。

    接下来阅兵式进入到高氵朝,“神鹰”的坦克、装甲车、大炮,以及步兵、空降兵和特种部队开始分列式,分列式的乐曲陈际帆用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只有这个曲子似乎比较适合。

    1943年7月7日这天,世界的目光聚焦在华北平原上永定河上一座石桥旁,见证者一支勇武的军队庄严的宣誓和承诺,看到了这支部队威武的英姿,认识了这支部队的最初的创立者和指挥者。他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军队将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世界战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由陈际帆向世界庄严宣告:“神鹰”就从这里走进去,走进北平城,走进山海关,走到黑龙江!

    (本章谨纪念在抗日战争中奋勇杀敌29军将士,纪念在全民族抗日战争中奋勇杀敌,英勇献身的所有中国军人,请起立)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三百八十三章 “七.七”阅兵)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