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战役失着 (第2/3页)
军舰的生产还远没有达到最高峰,在军舰的数量上上还远不能达到绝对优势,所以此次战役也使得美国人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无法集中兵力向南北两个方向继续作战。
在这种情况下,“神鹰”能不能在中国战场拖住甚至是歼灭大量的日本关东军就成了美国军界政界最关心的问题。
在事关自己的利益方面,美国人的效率出奇地高,不仅马上批准了对中国政府的贷款计划,而且决定在中国的徐州建立战略轰炸机基地;不仅大量援助中国“神鹰”方面军各种作战物资,还派遣技术人员到安徽淮南建设一座坦克组装工厂以维修战场上下来谢尔曼坦克。
陈际帆批准了美国人的计划,尽管他知道美国人是另有所图,但是坦克维修工厂至少能帮助自己及时维修战场是损坏的坦克,这对第二集团军的连续作战是有利的。
蒋介石现在根本没有功夫去理睬北方的战事,他现在忙于将军事委员会等机构和一些工厂重新搬到武汉来。
大量的人口回迁,重庆的物价立刻开始出现难得的下跌,已经销声匿迹的长江航运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当年为抗战搬迁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民生轮船公司却没有出现在重庆至长江的航道上,一来是董事长卢作孚厌倦了重庆的腐败和官僚,二来他的公司已经基本上垄断了从武汉到马鞍山一带的长江航运,而且在巢湖、洪泽湖和太湖之间也建立小型的客货运输通道,业务的增长让卢作孚喜出望外,如果说他还有什么想法,就是在不远的将来开通中国沿海的航运。(.la 无弹窗广告)
最让卢作孚感动的是,马鞍山钢铁公司收回后,安徽发展委员会决定在紧张的军工用钢的基础上给卢作孚在安庆的造船厂提供一定数量的钢材限额,以支持民族工业。
为此陈际帆还专门指示,给卢作孚的造船厂下一批小型登陆艇的订单。发展委员会现在已经不需要陈际帆过多操心安徽、河南和山东三个省的问题。很多资金都有意识地流向了科研机构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营企业,支持他们在电子、机械、化工等方面的研究。
在参谋总部军工委员会秘密支持下的科研机构里,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几项研究:一是火箭炮技术;二是雷达技术;第三,也是最前卫的,是胡云峰提出的意见,要研制电子管逻辑运算技术,聪明的专家干脆把这个理念叫做电子计算机技术。
实际上,连陈际帆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专家从美国、德国、英国、苏联等地回国,如果他知道钱伟长、钱三强何泽慧夫妇、钱学森、李四光、茅以升、竺可桢、童第周、李四光、张钰哲(天文),赵九章、周培源、华罗庚、王大珩等年轻才俊都已经来到安徽、河南、山东,有的正筹备再建大学,有的正在向发展委员会申请款项筹建研究所,不知他们作何感想。
安徽已经成了世界瞩目的科学研究中心,科学家们豪迈地放言,要向战无不胜的“神鹰”学习,要在抗战胜利之后让祖国成为世界科技大国。
马鞍上钢铁厂理所当然变成了“神鹰”第二座大型钢厂,发展委员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对马鞍山钢铁厂和周边无数铁矿进行了改造。铜陵的铜矿得到发展,因为铜矿在战争中的需求急剧增加,发展委员会干脆在铜陵又新建一座粗铜冶炼厂。
而邱瑞荃也配合钟鼎城一起在安徽的长江南岸地区对汉奸进行清洗,最高法院也在南岸开始设立法院。在华北会战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候,安徽全省的行政系统终于开始完善,并投入了地方建设、劳军、工农业生产的重建工作中来。
“边打边建设”历来是“神鹰”几个领导人的宗旨,因为他们的眼光绝不仅仅停留在抗战胜利,而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如何谋求大国地位上来。
为了更好地进行华北作战,陈际帆授权钟鼎城,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当扩编第三集团军,而且让参谋长李涛以拜访老上司的名义去找孙立人谈心,以邀请家乡人的名义,邀请他到安徽来看看,争取做通他的工作。
总之一句话,陈际帆面前的敌人是战斗力第一强悍的关东军,他必须做好各种准备去应对。
1943年6月下旬,第二集团军成功歼灭了日军落单的部队后,以两个摩托化步兵师留守沧州至天津一带的任丘,集中三个坦克师主力向天津的塘沽迂回攻击。攻击目标是摧毁塘沽港,吸引关东军从山东回援以减轻山东方面的压力。
天津告急!此刻的河北已无兵可调,除了在石门和保定一线驻扎的四个关东军师团(8、9、10、11师团)。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根本博差点就命令这几个师团马上增援,幸亏远在南京的冈村宁次大将阻止了他们。
冈村宁次大将毫不客气地训斥了自己这个不动脑筋的下属,四个师团在平原上大规模调动,那不是给人家机械化部队当靶子吗?难道28师团的覆辙要重蹈不成?
冈村宁次最后干脆冒了一把险。他告诉根本博,支那军在平原地区的依赖就是这支机械化部队,如今他们的主力都在天津,其原先防守的后方必然空虚。冈村下令华北方面军立刻集中两个师团向衡水攻击,牵制第一军主力,掩护战车第2师团从石门沿平汉线南下,奔袭“神鹰”后方,其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位于山东济宁和河南濮阳之间的油田。
根本博现在已近顾不得身份了,他质问自己的上司,难道天津不要了?北平不要了?
“根本君,”冈村宁次拿起电话,“请你冷静一点,如果我们再这样下去,这些地方一样都是守不住的,而且还要搭上帝国的精锐部队。”
“司令官阁下,就算不守平津,可您不要忘了,制空权现在在支那人手中,一个战车师团暴露在华北平原上是相当危险的,您的计划实在是太冒险了。”根本博实在不敢冒险,因为他不认为出动一个坦克师团偷袭敌人后方就能够扭转局面,除非能够一举歼灭支那军一两个军主力差不多。
冈村宁次其实也知道要想在目前的局势下聚歼支那军主力很难,他也不指望能这样。冈村宁次在南京上任后,仔细研究了“神鹰”逐年来与皇军交手的战例,他发现,撇开皇军轻敌等因素,这支部队确实是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部队,他们的作战不仅是勇敢,而且训练水平相当高,多兵种合成化水平也很强,更重要的是他们从未尝过哪怕一点点失败。
所以冈村宁次决定抓住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