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战略规划 (第2/3页)
玉峰一拍大腿,“头,这句话好,您去,把这句话和老蒋一说,说不定他还会有遇上知音的感觉,这样你就可以借机影响他在国际会议上的态度。老蒋也不知哪根筋搭错了,会做出这么个愚蠢的决定。”
陈际帆道:“老蒋这个人啊,身上还是带着上海滩小混混的气质,只看眼前不看长远,九一八的时候,他没准备好,这可以理解,去不了东北也没关系,可作为一国领导人,总该有所表示吧。结果不但不表示,还禁绝抗日言论。”
胡云峰道:“老蒋那个时候忙着剿红军不是?”
“其实,老蒋一直都很重视红军,可结果如何,还不是坐在一起合作了。剿灭红军根本就不是军事问题,只要老蒋打出抗日大旗,利用国内民族主义潮流,把自己变成像阿拉法特那样的英雄,共产党北上抗日的主张不就不成立了?剩下的事就是接受改编,或者自生自灭。至少老蒋在军事上能够赢得很多分数。回到这件事上来,如果日本人愿意交出武器,老蒋居然放人家回去,他只想到保存自己的实力,只想着如何对付异己,完全没想到国际国内的舆论会怎样。”
“好了头,老蒋这个人军事不行,可一生偏偏迷信军事。迷信军事吧,又觉得他是个政治家,其实是四不像。他要真是个政治家,就该知道对内缓和阶级矛盾,对外独立自主。可他一样不占。头,这趟重庆你要去,和老蒋取得谅解,把咱们的主张说说,然后在私下里找史迪威斡旋一下,就说咱们奉蒋委员长令,准备和关东军决战。这是美国人最关心的地方,有此一条可解老蒋之围。”
“重庆是要去的,但是这样就太便宜老蒋了。11军不是放下武器了吗?我们要了!反正老蒋也用不着这些日本货,打不了以后老子给他弄一把大将军刀,不,元帅军刀给他换。”
“头,你还真黑,我说你干脆把天皇的座椅搬到老蒋面前算了。”
蒋介石收到了陈际帆的回电,说他理解委员长的苦衷,只是自己这段时间身心疲惫,实在是无法再奔波了,很想休息一段时间。
老蒋正要发火,又收到前去武汉主持接收工作的钱大钧的电报,说是前敌总指挥要求接收日军武器装备和军火。
“给他,都给他,娘希匹的,贪得无厌!”不过话又说回来,他的部队还真不缺这些装备,嫡系部队基本上是美械,就连74军,52军都准备换装。杂牌部队主要是重庆兵工厂的装备,小日本的东西拿来不好补充弹药。
老蒋不得不让出这些东西,因为陈际帆多耽搁一天,美国人的物资就等在印度一天,账户里的钱就多冻结一天。
军队不比官场,军人的思维到底是要正直一些,光复武汉、南昌,收回湖南、湖北和江西三个省,前敌总指挥陈际帆的居功至伟,尤其是这位长官拿自己当诱饵在常德,这份胆魄谁有?既然总指挥提出要日军的弹药,大伙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了,总指挥打仗要凑本钱,这些东西他用得着。
钱大钧和陈际帆没什么交情,见陈际帆上来就要这么多东西,心情高度不爽,心想这可是国军将士拿命换来的。他本想怂恿周边这些嫡系部队的军长们闹一闹,谁知大伙都不做声。
没有谁的心情会好得起来,放跑了这么多鬼子,他们都感觉自己没脸见人,或者说是没脸见陈际帆,尤其是杜聿明、戴安澜、廖耀湘、孙立人这几个缅甸战场上的生死之交,干脆称病不出。薛岳、罗卓英自知理亏,面对钦差钱大钧干脆不说话,就说一切听委员长的。
谁知委员长比谁都大方,大手一挥全部给,钱大钧纳闷极了。旁边的幕僚道:“常言道疏不间亲,您别看委员长和陈际帆闹得不可开交,关键时候老头子还是向着自己这个学生的,咱们就不要在中间做仇人了。
钱大钧一想也是,他们一个老师一个学生,自己搁这掺和啥?给,不就是几支破枪吗?
陈际帆对这位钦差没什么感觉,不过,他还是给了钱大钧一个面子,“我不白要,弟兄们这段时间打得这么苦,我这个做总指挥的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就给弟兄们补充一点粮食吧。钱主任初到武汉,手里也要有点粮食”
陈际帆说的“一点”粮食,是这么多部队吃上半个月的粮食,还有蔬菜、油、鸡蛋和猪肉。
陈际帆再一次感觉到“有奶就是娘”这句话的绝对正确性,粮食运到武昌、岳阳和南昌后,军长们脸上的阴霾一扫而光,一个个在陈际帆面前拍胸脯。
陈际帆正色道:“好了。这些粮食都是安徽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是用来慰劳抗日将士的,不管怎么说,弟兄们打得好,光复了三个省,已经很了不起了,粮食,收下。都记住一句话,老百姓是衣食父母,过去是,现在是,永远都是!”
听说陈际帆要走,薛岳把11军司令官横山勇中将的军刀递给陈际帆,“老弟,请允许我这么称呼你,拿着,这是你应该得的。”
陈际帆一惊,赶紧推辞,然后带着真挚的感情把住这把军刀,“伯陵将军,你早应该拥有这把军刀了,从兰封会战开始到万家岭大捷,你就应该有一把师团长军刀了。三次长沙会战,这份战功在国内无出其右,这把军刀是您的,是勋章,是您这么多年在抗日战场上卓越战功的见证。您当之无愧!”
薛岳感动了,面前这位将军才是真正的战功赫赫,可是人家把自己的功劳都记着呢。
“后生仔,”薛岳用广东官话深情地说,“你不错,不错,你是真正的军人。如果再有机会,我们再一起打日本鬼子。”
陈际帆登机的时候,昔日的临时属下都来送行,陈际帆在机舱门口回头先敬了个礼,只说了一句话,“看见了吧,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小鬼子不经打的。”说完一猫腰进了飞机。
胡云峰和小高押着几车皮的军火兴高采烈地从汉口开往信阳,一下车,就见到在站台上等候的吴化文、萧健九等人,军官们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鬼子军火,第一反应就是,“跟着陈老大混,有前途!”
跟着陈际帆混出前途的,可不止他们几个无名小辈,还有在重庆机场接机的史迪威。史迪威这个人虽然在公事上面代表着美国政府,但私底下对陈际帆还是很佩服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崇拜。他不知道由自己来指挥这些训练不足,装备低劣的中国军队能否取得多大胜利,他不知道自诩骑士的巴顿等人看见华北平原上陈际帆使用的先进坦克战术会作何感想。他也不敢想象,如果是马歇尔将军来到中国,是否具备在如此逆境下进行全面反攻的魄力。
总之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