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三百六十二章 合成强渡 (第1/3页)
经过气象专家和水文专家的分析,钟鼎城和胡云峰决定将渡江总攻时间定在1943年4月3日。第二集团军分三部分,从东到西分别从安庆、枞阳和无为三县境内渡江,把和县作为佯渡地点进行战略欺骗。
谨慎的钟鼎城终于还是放弃了比较容易的和县,尽管这里确实很有诱惑力,江对岸就是马鞍山,而且紧靠着鬼子的心脏南京,任何部队要渡江都绝不会忽略这一个地方。
所以日军也不敢轻视,除了将刚从本土整编的17师团(在徐州被歼,后恢复番号)调往南京以外,还在南京周边部署了三个师团。61师团负责马鞍山至南京段,64师团开赴扬州,威胁“神鹰”侧翼,65师团负责芜湖至马鞍山段防守。(注:番号60以后的师团才13000多人)
在它们身后,驻苏州的60师团,驻杭州的70师团和驻金华的22师团也可以随时增援,加上在池州附近驻扎的116师团(被歼,恢复番号),日军在华东地区的部队总共有8个师团,加上江防司令部的岸防炮部队,芜湖、南京的航空兵部队,野战部队总兵力达到15万人,加上伪军几万人和海军长江巡逻部队,总兵力和对岸基本持平。
但是,第二集团军属于渡江作战,后勤保障面临极大风险,而且日军大部队可以从海上增援,所以此战如果不能在前期大量歼灭日军有生力量,那么仗打起来就非常费劲了。
所以鬼子的对手正在给他们准备的,是吸取了多次战役精华的多兵种合成作战,作战目标之一就是要以最小的代价摧毁对手。对岸的“神鹰”不仅拥有18万人的庞大步兵力量,而且还有水军、航空兵、炮兵、空降兵等多个兵种,虽然这些兵种数量不多,但是他们却能在渡江作战中起到最关键的作用。
事实证明就是如此的,1943年4月3日凌晨,“神鹰”航空兵的所有战斗机和轰炸机在美军雷达导航下,从徐州、淮南、合肥等地机场秘密起飞,向南面长江对岸的日军芜湖、南京两个大型机场实施突防打击。
由于日军没有装备雷达,所以飞机一直在高空飞行,直到接近长江才放低高度。首先到达的是南京大校场机场,这座曾经被“神鹰”特种兵袭击过,成为日军耻辱的机场即将被再次袭击,再次成为耻辱。
不过,日军好像增加了防空火力,也增加了探照灯数量。而且南京机场的警报声也在飞机刚刚接近南京的时候就拉响了。
担任主攻任务的队长叫吴世华,是归国华侨,归国后一直都在接受飞行训练,他是部队中第一个飞行时间超过200小时的飞行员。算得上飞行经验丰富,见鬼子有所准备,他马上命令所有战斗机群编队,迎战日军战斗机。
不过轰炸机编队却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应该趁日军手忙脚乱之际高速突防,把鬼子飞机炸毁在地面上,这样一来鬼子就算有飞机升空也左右不了战局了。
自从南京机场被袭击后,日军在南京机场就没有停过超过30架的战斗机,超过10架的轰炸机和运输机,现在的南京机场上只停着28架中岛式战斗机和7架三菱轰炸机。
就是这些战机也没有机会全部升空,因为就在十几架飞机升空的那一刹那,高空的几架“神鹰”b17轰炸机就率先向大校场机场投下了致命的炸弹,炸弹在跑道、机库、油库剧烈爆炸。
日军升空的战斗机飞行员悲愤地看着地面上的惨状,然后抬起头分别向b17轰炸机后面追去,一连串机炮在空中打成光链。
队长吴世华看到地面上的火光,大叫“干得漂亮!轰炸机,自由轰炸,战斗机随我上!”
“01,我被击中了,请求返航!”吴世华的耳机里刚传来声音,就看见一架轰炸机机翼上冒着黑烟从自己上方飞过。
“批准返航,我会掩护你!”吴世华很快架机向前面的日机扑过去。
日军升空的飞机毕竟太少,很快就被“神鹰”以十一架飞机的代价全歼。南京机场上空燃起熊熊大火,火光又给轰炸机指示了目标,很快又遭到了饱和轰炸。
和芜湖机场一样,南京机场算是废了。整个空中突袭就在短短几分钟内决定了胜负,两座日军大型机场所有的飞机全部被击毁,而初次独立作战的“神鹰”航空兵们也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以损失轰炸机三架,驱逐机16架的代价一举干掉了日军全部80多架飞机,并完全摧毁了两座机场。
中国派遣军司令部接到机场消息的那一刻起就知道,江对岸“神鹰”的攻击行动开始了,由于对中国人的航空兵力量估计不足,一开战日军两个战略机场就遭到毁灭性轰炸,彻底丧失了制空权。派遣军司令部知道,失去了制空权,支那人的渡江几乎已成为定局,现在能够寄希望的,就是能不能利用江防岸炮阵地,尽可能迟滞、杀伤对方的渡江部队,为后续部队的反击赢得时间。
不过,他们的对手似乎并不急着渡江,因为航空兵还有任务。
第一波攻击结束,所有飞机返航,被击落的飞行员也带着受伤的飞机尽可能坠毁在江北。天亮时分,“神鹰”驻合肥的六架轰炸机满载炸弹飞临马鞍上上空,开始对马鞍山长江沿岸的日军防线实施轰炸。
同时,对岸的江北炮兵阵地也开始对和县对岸的马鞍山地区实施炮击。水军师全师出动,驾着装有迫击炮的巡逻艇向南京江面高速驶去,这些小艇大多数装有烈性炸药,一旦遇到日本军舰立刻靠近进行自杀式攻击。
后面的水军部队抓紧布雷,这种水雷是淮南兵工厂针对渡江作战中封锁江面而设计的,时间紧迫,引信和发火装置都比较简陋,到后来干脆连炸药都不装,真真假假全部运过去。
胡云峰知道这里面真假水雷都有,他也不指望能炸掉多少军舰,只要能封住长江江面,不让鬼子的大型军舰从吴淞口等地过来就行。反正鬼子要想把这些水雷扫清,不花上些时日是不可能的。
一时间,南京到马鞍山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