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五十七章    会谈僵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三百五十七章    会谈僵局 (第1/3页)

    “将军这是去拜年吗?大包小包的。”周副主席很细心。

    “嘿嘿,”陈际帆忽然间变得跟一个小孩子一般,“给主席带点香烟,给贺龙将军带了只烟斗,其余没什么的。”

    周恩来对一旁的张治中将军道:“文白兄,这事可不能让蒋委员长知道,不然陈将军这通共的嫌疑可免不了。”

    张治中道:“恩来说笑了,去延安拜见贵党领袖毛先生,带点礼物也是应该的,连我都带有一些嘞。”

    “二位将军有心,我代毛泽东同志先谢过了,我们走吧。”

    飞机上的三位民国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此刻很沉默,尽管周恩来和张治中私交甚笃,但现在是什么时候?能因私废公?

    周恩来不断在脑子里回忆两年前在巢县与陈际帆见面的场景,那一番推心置腹的话令他终身难忘,只有对党的革命事业充满信心,十分关心党的人才能说出的话。后来的事实证明,陈际帆不但是中国优秀军人的典范,也是中国共产党最可信赖的朋友。

    只身从三战区捞出两千名新四军的恩情怎能忘记?山东、河北的同舟共济又怎能忘记?

    周恩来从陈际帆身上看到的,绝对不仅仅是一个能打仗的军人那么简单,他想把巢湖的话题聊下去(参见一百八十一章),简单地说,他对陈际帆产生了好奇。一个战争中百战百胜的军人,一个纵横于各种势力的外交家,一个关注民生胜过关注自己的政治家,一个天天念叨着开疆拓土的民族主义者。但是周恩来知道,这远远不够,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和他进行一次最深刻的交流,毛主席也需要和他进行交流。

    飞行员终于提醒,延安到了。

    透过飞机的舷窗,陈际帆看到了陕北荒凉的高原上覆盖的皑皑白雪,他甚至刻意去找寻下面宝塔山的轮廓,想象着主席此刻在他的窑洞中正奋笔疾书的样子。

    陈际帆下意识地摸了摸旁边的香烟,嘴角泛出一阵兴奋的微笑。

    飞机在寒风中跑过了平整过的简易跑道,颤巍巍地停了下来。

    延安很给陈际帆面子,在跑道另一边,穿着棉袄的人群有组织地排成几排,手举着“欢迎抗日英雄”的字幅在那里兴高采烈地喊着,旁边还有陕北特有的风景—腰鼓,陕北敦实的汉子们头戴白巾,在人群旁边充满激情地表演着。

    周恩来率先下了飞机后,张治中和陈际帆一前一后出了舱门。站在机舱下的,不是朱老总是谁?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代表我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欢迎张治中将军、陈际帆将军,请!”

    陈际帆的眼睛有些湿润,这位前世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部队指挥官终于见到了自己的总司令,这种心情是可想而知的。陈际帆有些呆了,下意识地上前庄严地敬了个礼:“后辈陈际帆,见过朱总司令!”

    旁边张治中也敬了个礼,“玉阶兄好!”

    朱德连忙回礼,“文白,陈将军现在贵为陆军二级上将,这个礼我可受不起啊。恩来,你们一路辛苦了。”

    朱德一侧身,向张治中和陈际帆两位介绍同来迎接的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和参议长高岗,一番礼节性的寒暄问候完毕,中共中央派出的汽车专门把几位送到住所。

    “两位将军先休息,明天安排两位和毛泽东同志见面,然后我这个老兵要亲自向陈际帆将军讨教讨教军事,有什么需要请告诉卫兵。再见!”朱老总还是那样谦和。

    应该说,中共中央给予了陈际帆和张治中高规格的接待,也表明处在整风运动关键时期和军事大反攻前夜的中国共产党对结交朋友的愿望,更说明党中央对陈际帆此行的重视。

    没法不重视,党的舵手毛主席现在敏锐地感觉到,隐藏在大好形势之下的是一种巨大的危机感。因为短短几年,由于陈际帆和他身后所代表的政治势力的崛起,国内政治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在政治上分化严重,在经济上严重依靠外援,在军事上虽然还保持着数量众多的军队,但其实力已经不足以对陈际帆形成任何实质性威胁。

    毛主席之所以在很多看起来很荒谬的地方同意陈际帆的要求(比如指挥新四军一部),就是希望能形成一种联盟,防止蒋介石政府的一家独大。主席深知,战后国内肯定又是一番政治交锋,甚至不乏军事交锋。如果能有另外的势力和中国共产党一起反对独裁,那么战后就能有效防止蒋介石打内战。

    可形势突变,谁能想到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蒋介石能够拿出自己的血本交给陈际帆,谁能想到前段时间还和汤恩伯闹得很僵的陈际帆能够说服蒋介石和他的高级将领准备反攻?

    这给中国共产党出了一道难题。站在国家民族的利益上,对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日态度不仅要持欢迎态度,而且还要倾力支持,这是民心所在,是大局。但是从长远看,中国共产党的实力势必相对落后,这样更不利于今后党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地位。

    经过紧急磋商,终于在陈际帆到来之前定下了调子---军事上支持、政治上摸底、经济上互惠。

    不过,主席在接受周恩来的建议后,决定在双方谈完正事后进行私人聚会,对以后的格局进行交流。

    比起延安陡然紧张的政治气氛,陈际帆轻松了许多。就好像一个游子回到家一样,他睡得很踏实,很有安全感。至于政治,他没想这么多,这是在延安,有伟人毛主席在,他不去想那么多了。

    第二天一大早,周恩来就亲自跑过来迎接张治中陈际帆,安排他们先和主席他们进行一次会谈。

    对陈际帆来说,这有点像电视上的外交会谈,所不同的是陈际帆身上背着一大堆东西。

    毛主席破天荒起了个大早,正在自己的窑洞前做着自己年轻时在第一师范发明的广播操,听到前面的警卫喊道:“张治中将军到!陈际帆将军到!”后,主席气定神闲停了下来,慢慢往前走了几步。

    陈际帆的脚步比往常提前了许多,一旁的张治中很惊讶他背着这么沉重的东西还健步如风。

    “哎哟不容易哦,两位抗日战场上的民族英雄齐聚延安,让我这寒窑啊,蓬荜生辉啊,恩来,请两位将军进屋坐吧,外面风大。”

    “毛先生好。”张治中在毛主席面前先敬礼,然后伸出手去和主席大手握在一起。

    “文白不要客气,我们是老朋友了,叫我润之就好,民国13年我在广州,有幸得见文白将军尊容。我负责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