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五十四章    众望所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三百五十四章    众望所归 (第1/3页)

    1943年元月下旬,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终于在抗战相持阶段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级别之高、会议保密措施之完善均创下抗战以来的新纪录。

    为了保证会议的安全,中统、军统两大特务机构实现了暂时的合作,由中统负责外围,军统负责会议的安全和保密工作。所有和会议相关的工作人员均经过严格审查,所有参会的高级军官的秘书、副官一律接受最严格的审查。

    连“鹰眼”也分派了任务,在重庆协助抓捕日本间谍。

    如此大的动静,不用猜都知道这绝对是一个关系国运的军事会议。

    有资格出席会议的,都是国民政府资深高级将领: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参谋总长、军政部长何应钦,参谋次长、军训部长白崇禧,军令部长徐永昌,政治部长张治中,军事参议员院长陈调元,军事委员会委员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程潜、陈绍宽、李济深、熊式辉、卫立煌、万福麟。

    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副司令长官胡宗南,二战区阎锡山已经与会,故推荐傅作义,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副司令长官罗卓英,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副司令长官夏威,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品仙,副司令长官孙震,六战区代司令长官孙连仲,副司令长官黄琪翔,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两广),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宁青),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远征军总司令杜聿明,黔桂边区总司令汤恩伯,重庆卫戍司令刘峙等。

    最后一个,就是鲁苏皖战区司令长官陈际帆。

    将星云集!

    陈际帆在这帮军人里面很扎眼,一来是他领章上闪闪的三颗将星,二是他百战百胜的威名。没有人敢小视这位在抗战中崛起的名将,无论是歼灭日军的数量还是光复国土的面积,无论是他在老蒋面前或亲或疏还是他和共产党的若即若离,更无论是他独树一帜的训练和享誉世界的特种作战,都使得陈际帆很快成为会议的中心。

    陈诚一向以“神鹰”的恩人自居,一下车就和陈际帆套近乎,像一个对属下关怀备至的上司那样嘘寒问暖。倒是何应钦,上司的架子摆得很足,只是远远地冲陈际帆点了一下头,搞得陈际帆慌忙敬礼答谢。

    这么多将军在陈际帆这个后世的小军官眼里无疑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作为陆军二级上将,他对每个人都毕恭毕敬绝对不是一种做作,而是发自内心的敬仰---对历史的敬仰。

    冬天的重庆还是雾蒙蒙的,空气中透着寒冷,是那种从外到里的寒冷。将军们的美式呢大衣显得格外精神,在军事委员会外面大家互相打了招呼,一番称兄道弟的客套后,缓步进入会议大楼。

    陈际帆一眼就认出了走在他侧面不远的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两人都是在抗日战场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陈际帆还是几十人在山沟沟里的时候,薛岳以集团军司令的身份率部参加兰封会战,陈际帆在安徽以一个团血拼日军一个精锐大队时,薛岳正在江西指挥南浔线战役,最终取得了万家岭几乎歼灭日军一个师团的大捷。(注:106师团是日军仅次于17个常备师团的常设师团,是精锐),陈际帆后来指挥一个师,一个军团南征北战的时候,薛岳在长沙连续三次给日军重创。在陈际帆心中,未来的反攻若能有这位将军坐镇,则胜算极高。

    也许是同为战功赫赫的缘故,薛岳这位曾担任孙中山警卫营营长的老资格战将对他投来善意的微笑。

    “在哪儿?德邻兄,你也不给我引见引见。”一个粗犷的声音传来。

    陈际帆循声望去,一个高大的背影正好扭转身来,大平头,脸胖胖的,但掩饰不住身上的豪气,不是冯玉祥是谁?

    老蒋的这位拜把兄弟真的老了,已经不再是当年叱咤西北的冯大帅了,不过虎威犹存,他特别欣赏陈际帆的勇气,敢和日军精锐师团面对面最终战而胜之,这份勇气不得了。

    李宗仁笑呵呵带着冯玉祥走到陈际帆跟前,“际帆老弟,快来见见冯将军。”

    “哎,”冯玉祥一摆手,“不要叫得这么生分,哥哥我痴长十几岁,叫我一声大哥就好。”

    “焕章兄,你冒昧了,”李宗仁道,“他可是蜚声国际的后起之秀,你也不问问人家愿不愿认你这个大哥。”

    陈际帆有些慌,赶忙举手敬礼,“冯将军好,李将军好!”

    冯玉祥和李宗仁回了礼以后,一左一右围着陈际帆,“年轻人,文武双全、有勇有谋,治军治民都有一套,不错不错,比起我们这些老家伙强多了,呵呵。

    “两位将军过奖了,末学后辈愧不敢当。”

    冯玉祥道:“你当得起当得起,对了,听说吴化文这小子投奔你了,不容易啊,这个没骨气的家伙,你得替我好好管教一下,不打鬼子就让他滚蛋。”

    吴化文原属西北军,冯玉祥当然有这个资格说话。只是大家绕了半天,也没有人提到大伙眼巴巴赶来重庆的真正目的,似乎所有人都在刻意回避这个话题。

    杜聿明上前和陈际帆亲热握手,这两人算是战场上的袍泽,感情很深厚。旁边的卫立煌、傅作义等人也投来友好的目光。陈际帆一转身,又看见了怒目而视的汤恩伯,他大度地点点头,随后将目光转向其他人,像熊式辉、陈绍宽、陈调元这些人,陈际帆是不认识的,只能在一种近似外交的那种微笑四处点头。

    白崇禧正在和阎锡山窃窃私语,见陈际帆将目光投过来,也远远地点点头,一旁的阎锡山叹气道:“这个年轻人站在鸡蛋上跳舞的本领比我阎老西可强多了。”

    “百川兄不必过谦,现在是抗战时期,国家出此英才,实乃民族之幸。今天老头子召集了这么多人来,一定是有大事。若真是打日本人,你我兄弟可不能含糊输给年轻人。”

    “健生啊,日本人可不是好捏的,还不到日落西山的时候,冒冒失失是要吃大亏的。”阎锡山一口山西五台口音听上去很幽默。

    “不说了不说了,开会去!”

    “委员长到!”卫兵们的声音高亢有力。

    蒋介石一生戎装,外套黑色大绒,面色严肃地走进大厅,所有人纷纷整理着装敬礼。

    “不必了,时间紧迫,开会!”

    如果单从国民政府高级将领的气质上来说,绝对当得起二战大国形象,笔挺的美式毛呢军装穿在这些身板笔挺的将军们身上,更衬托出军人的威仪。军服面前的勋表(就是胸前的彩色小方格)各不相同,显示出将军们的资历、功勋和军衔。 当然,没有人能够比得上老蒋的五星肩章和胸前密密麻麻的勋表。陈际帆当然也换上了军事委员会给他订做的美式军服,胸前正中央是显眼的青天白日略章,旁边是一等宝鼎略章,最上面则是三颗闪闪将星,衬托出这位最年轻的陆军二级上将的身份和往日的赫赫战功。

    今天玩的是真格的,老蒋也一改往常慢条斯理的口气,以一种军事统帅的气质发话,大意就是先讲一番盟军在各战场上所取得胜利,然后转到国内,讲了一大通国内的抗战形势,最后让参谋总长何应钦当众宣布国军在今年反攻的必要性和敌我双方的兵力火力等情况。

    最后,蒋介石干脆直接点名:“陈际帆将军提议,为了响应盟军在各大战场上的反攻,我军可以抓住时机在长江两岸实施反攻。这个提议很好,不过,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