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二章    整肃山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三百四十二章    整肃山东 (第1/3页)

    鬼子虽然大部逃脱,可整个华北战役“神鹰”还是取得了骄人战绩,共歼灭两个师团部,三个独立混成旅团部,全歼日军110师团、独立混成第6、第7、第9旅团,重创了日军第8、第9、第10、第59师团和27师团一部,并且创造了成建制俘虏日军一个甲等师团的记录,共毙伤俘日军七万余人。

    而“神鹰”也付出巨大代价,为了守住战略要地,第一军三个师顶住了日军四个甲等师团整整十天的疯狂进攻,在毒气、炮火、酷暑、疾病的多重袭击下,部队也遭到建军以来最大伤亡。“神鹰”的王牌第一师在日军两个师团四万多部队的夹击下伤亡最为严重,全师一万八千余人,伤亡过半,阵亡将士3000多,伤6000多;第二师一万六千余人,被日军一个甲种师团和两个独立混成旅团围攻,阵亡将士3000多,伤5000多。第三师虽然干掉了日军第11师团两千余步兵,但也伤亡三千余人。

    三个师伤亡总数居然达到了两万,这令包括陈际帆、宋关虎、罗玉刚在内的高级将领都很心痛。

    陈际帆拍怕宋关虎的肩膀,“战场上活下来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司令部会让他们分期分批到军校学习,有他们在,第一军的军魂就会永远存在。缺员的兵员,司令部考虑从山东河北等地招募,另外再从当地保安部队中调集。第一军永远是王牌部队!”

    关心第一军兵员的不只是陈际帆,共产党也在关注着。山东省委、军分区,冀中军分区接到上级命令,要求他们做好向第一军输送兵员的准备。

    为此罗荣桓等做了大量工作,他说根据组织上对第一军军长宋关虎的了解,发现这个人不像陈际帆等人那样对党有一定程度的认同,但从这个人的历史看,他是爱国的。让共产党员、民兵游击队战斗骨干充实到第一军,一方面有助于保持这支抗日英雄部队的战斗力,使之不会在经历大战之后变弱,另一方面也助于影响这支部队的思想。第一军也是蒋介石下了本钱要拉拢的,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与此同时,已经加入八路军的原东北军吕正操部、张学思部、万毅部也秘密抽调骨干变成民兵,在第一军征兵热潮中进入了“神鹰”第一军。

    在这方面,老蒋的做法有些不一样,他没法找这么多军人,只能依靠活跃在华北的军统,蒋介石也下令让军统想办法打入第一军内部,伺机策反。

    征兵工作如此顺利,让宋关虎从悲痛中回过神来,他感觉自己的运气不错,因为新征召的兵虽然不像老兵那样凶狠,但是基础还不错。可陈际帆却不这么认为,虽然他没有接受高焕捷的建议在第一军中安插鹰眼特工,可具有高度政治敏感的陈际帆感觉事情似乎太顺利了,好像所有的兵都像是送上门来的那样。当然,这只是一种感觉,现在他的事情不少,暂时顾不上细想。

    在战役总结会上,陈际帆先是针对作战中各部队的表现加以表彰、记功,然后对没能歼灭日军在河北的甲等师团做了反思。大伙讨论完毕后,陈际帆开始明确第一集团军下一阶段的目标。

    “部队里现在骄傲情绪蔓延,对部队尤其是第一军巨大的伤亡视而不见,认为我军在鬼子面前无敌了,认为鬼子没有战斗力了,就好像我们走到哪儿,哪儿的鬼子就自动完蛋一样,这些都是错误的!在座都是和鬼子血战数年的将领,应该清楚鬼子的战斗力,第一军三个师拥有完善的城防工事,又有不属于鬼子的炮火助阵,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大的伤亡?这和我们对鬼子的攻击力重视不够有关,部队的防化、防空等还很弱,关键是指挥员重视不够,这里要对第一军军长和三个师长提出批评。也希望其余各部队在训练中引以为戒,加大这方面训练的力度。”

    陈际帆赏罚分明,没有人存在异议。接下来他继续宣布今后的目标,首先是对济南日军围而不打,外围部队加大侦察、渗透的力度,做好完善的土工作业,加紧攻城部队的攻坚训练;同时统一山东军政,将山东所有的保安部队、游击纵队等武装强行收编,淘汰老弱,在此基础上再编成两个师,兵力约三万左右。(.la 无弹窗广告)最后就是巩固现有根据地,废除日伪的保甲制度,以自然村为单位组建完善的民兵组织和妇救会、青抗会等组织,积极保证地方民主政权的选举。在稳固政权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山东、苏北、河南商丘等地的建设。

    陈际帆现在被军委会授予的最高官职是鲁苏皖战区司令长官,实际上已经与其他战区长官地位相同,按照国民政府在抗战时的惯例,战区长官必须兼任辖区内一个省的省主席。而安徽省主席一直都是桂系李品仙担任,他现在正好可以兼任山东省主席。

    可陈际帆不这么看,首先陈际帆必须逐步在自己的内部找到可以搞好一省行政的人选,现在邱瑞荃是一个,陈际帆有意让他担任安徽地区“神鹰”控制区的行政长官,直接架空桂系的李品仙。北边山东的牟中珩也还可以,但必须对山东行政进行改组,让发展委员会真正在山东行使权力。

    经过华北这一仗,陈际帆和他的“神鹰”的威望已经达到了顶峰,被日军统治了五年之久的华北人民终于盼到了自己的部队将他们从日寇的铁蹄下解放出来,而且这是一支秋毫无犯的仁义之师,不但没有像国军那样征粮征税反而还运来大量粮食、种子生产工具等帮助他们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城市里的秩序更加尽然,除了士绅们一天没完没了的劳军,请吃外一切照旧。

    这已经不是“神鹰”第一次光复城市,所以对城市接收有着严格的制度和纪律保证。还在安徽时,陈际帆面对蚌埠、淮南等大城市就未雨绸缪,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接收的法律规章,他希望将来的国民政府官员们哪怕学到一丁点,不至于让沦陷区的老百姓送走来侵略者却迎来官僚腐败的白眼狼。

    重庆现在已经留不住任何人才了,无论是科技界、文化界、教育界、实业界还是各种三教九流,谁愿意在一个物价一天一涨,腐败贪污横行的地方呆着。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做买卖,安徽和刚刚光复的山东无疑比偏安西南的重庆都更有吸引力。

    曾在山东邹平搞过“新农村建设”的梁漱溟从安徽赶过来了,他要完成建设一百所小学的目标,他还带来了黄炎培、章乃器、张伯苓等人。创办南开的张伯苓先生一直到德县,望着近在咫尺的天津,这位民国时期最盛名的教育家感慨万分,决意在山东创办一所中学以纪念国土光复。而一度流亡重庆的齐鲁大学校长朱经农先生也回来了,带来了一大群知名学者和教师,带来了大量的书籍、仪器和学生,他们要在齐鲁大学旧址上重新开学。

    中国人建设家园的热情是令人感动的,他们有幸能看到自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