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战役升级 (第2/3页)
托化步兵的对手,罗玉刚命令苏靖威一个师留下解决,主力继续向东向开封攻击前进。
商丘失守,日军并不惊慌,因为商丘离徐州太近,中国军队为了保障侧翼必须攻击商丘。而徐州17师团的完全覆灭,则让日军上下悲鸣不已,他们没想到,皇军一个加强的常备师团和35师团两个步兵联队、装甲车中队竟然在一夜之间全军覆没。中国这只“神鹰”的战斗力实在太强悍了。
拿下徐州后,天还未亮,陈际帆将自己的指挥部前移至徐州,第三军奉命强渡运河,工兵在运河上连夜架设浮桥。从蚌埠、宿县源源不断通过津浦线送来的弹药粮食送到徐州,再由大车独轮车送到各部队手中。
陈际帆命令参谋总部调集一个师的守备兵力乘火车连夜北上接受徐州防务,第一集团军主力在稍事休整后必须在天亮前渡过运河。陈际帆很清楚,天一亮部队渡河将会受到日军飞机的攻击,伤亡一定会很严重。
其实陈际帆没想到的是,美国人史迪威和驻华大使都在密切关注着中国君度的第一次进攻作战。美国人简直不敢相信,中国人刚拿到坦克就能把装甲部队运用得如此娴熟,只用了不到十二个小时就完全占领了徐州,还歼灭了日军四万余人。但是美国人好像很心疼他们的坦克,史迪威向蒋介石建议应该派美军第十四航空队全部转场徐州机场,在那里支援“神鹰”在安徽的作战。
实际上,美军看到了华东地区机场对未来轰炸日本本土和中国东部沿海日本海军的可能,这才决定调飞机从河南上空转进。而美国援华的物资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到达昆明、重庆,其中美军已经进驻了大量驱逐机和轰炸机到成都。
蒋介石没办法控制美国人的飞机,只得象征性地下令美军第十四航空队转场成都,再由成都转场西安,准备在合适的时间转场徐州。
北线自己的部队打得这么火爆,安徽中部正在训练的中国飞行员们有些坐不住了,但是胡云峰严令他们主动出击,只允许在江南日军飞机倾巢出动的时候,偷袭日军南京、芜湖等地机场。
粟裕陪同陈际帆一道将司令部牵制徐州后,他看到的是一支绝对训练有素的部队,城内几乎见不到乱哄哄的士兵,所有攻城部队在城外有秩序地重新集结,补充弹药粮食,后续上来的守备部队则分成若干部分打扫战场。
陈际帆让部队拿出5000支步枪、两百挺机枪、一百二十具掷弹筒和足够的弹药和其他物资交给粟裕,请他务必转交新四军总部。
粟裕赶忙推辞:“常言道无功不受禄,新四军虽然装备不足,也知道这是贵军将士浴血奋战得来的。再说蒋介石要是知道你在前线拿缴获的武器送给我们,对未来的大局没有好处。还是请陈将军暂且留着,新四军自然会在战斗中缴获日军武器装备自己。”
陈际帆道:“我把这些武器拿回去只能放在仓库里生锈,大敌当前,战士们多一支枪就多一份杀敌的机会,请将军万勿推辞,再说新四军还要对日军展开攻势,没有武器弹药怎么行?”
粟裕当然知道这些可以装备一个师的武器对于新四军意味着什么,以往小规模缴获的武器数量不多,弹药根本无法保障,以至于主力部队经常打游击队的主意,现在光从徐州的仓库里就缴获大量子弹,而陈际帆也配足了每支枪的弹药。粟裕不再推辞,这些武器足够让新四军打上一两场伏击战。
天亮前,第一集团军步兵主力全部渡过运河。而罗玉刚第二军在顺利解决商丘日军骑兵第4旅团残部后迅速消失在黑夜中。这一带河流都是东西走向,第二军机械化部队溯河而上,一路顺风也于天亮时分抵达开封城外。
陈际帆命令加快速度歼灭开封守敌后,部队沿黄河折向东,再转入山东境内,与主力部队夹击济宁。
由于情报不明,日军在此时犯了个错误,他们以为中国军队在攻下徐州后至少会休整一天,因为日军不认为中国军队能让自己四万多部队的玉碎而自身毫发无损。日军低估了“神鹰”的战斗力,更低估了“神鹰”在战役中表现出来超越时代的后勤能力。实际上,后续部队已经将伤员就地或者通过火车送到淮南、蚌埠等地,而已经准备多时的“神鹰”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大战将至,时间就是一切。
八路军方面通过粟裕将军将北面临城(枣庄)的敌情一一通报,而临城附近就有八路军抱犊崮军区的部队,活跃在这一带的铁道游击队在接到军区命令后,于7月8日凌晨展开行动,炸毁了临城火车站弹药车,并且将临城至济宁段铁路破坏殆尽。
陈际帆惊愕不已,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还能和大名鼎鼎的铁道游击队合作。日军在临城居然只有一个大队的兵力和两个团的伪军防守,陈际帆当即向前锋的第三军下令:部队立刻奔袭临城。
“总司令,赵将军来电,他们发现济宁日军有大规模集结举动,兵力番号不详,但数量不止一个师团。”司令部参谋的报告让陈际帆开始沉思,如果日军要增援临城甚至是徐州的话,为什么到现在才开始集结兵力呢?陈际帆不相信这是日军交通被破坏的原因,而且临城是津浦路重镇,这里不仅有煤炭,而且是从南边进入山东的门户,现在鬼子居然只有一个大队驻守,很不正常。
粟裕在一旁提醒道:“陈司令和冈村宁次这个人打过交道没有,冈村宁次是一个劲敌,站在他的立场上,您说他是愿意被动防守,一点点消耗我们呢?还是另有图谋?”
陈际帆对前辈的提醒是很重视的,他觉得在打仗这方面,有的人天生就是这块料,而现在正在他身边充当参谋角色的这位将军,他就是这方面的天才。陈际帆没少学习过粟将军的光辉战例,他知道粟裕将军绝不会在此时说一些无关的话。
“如果我是日军指挥官,一定会逐次抵抗诱我北进,然后再迂回到我后方一举切断我后路,然后正前方再集中数个师团、旅团的兵力压过来,日军在白天有制空权,他们就算是固守,我们也难逃全面被动。”
陈际帆很认真地听着粟裕将军的分析,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战场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在缅甸,日军竟能干出以一个师团千里迂回的好戏,那在这儿,日军难保不故伎重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