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十九章    瞒天过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十九章    瞒天过海 (第3/3页)

晚上部队照例开回来。而“神鹰”第一集团军在这一天借着演习的机会开通与各个部队的电台,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换装出发的“神鹰”特种部队,陈际帆特意让赵俊领头,原因是考虑到以后空降兵的任务就是这些。

    第二天照常,第二军三个坦克师开始在平原上演练架桥、防空、等战役动作,各部队工兵借机训练架桥技术。日军还是在提心吊胆中渡过这一天。中国派遣军司令部现在快要疯了,他们无法破译“神鹰”的密码,情报人员又不知所云,只能凭借掌握的情报乱猜。一开始他们以为“神鹰”即将开始渡江,因为一夜之间江北所有的部队似乎都失去了踪影,很不正常,可才过几天,北线传来消息,说“神鹰”主力部队约十万余人已经集结出发,向淮北开去。可两天过去了,中国军队只是在徐州以南的平原上开着坦克跑来跑去,连枪都没有开。

    第三天照常演习,而“神鹰”参谋总部情报处终于在破译日军密码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截获的日军电报上知道了12军布防的情况。

    驻徐州地区日军为17师团,师团长酒井康中将,辖第17步兵团:步兵53、54、81联队,装甲车17中队,野炮兵23联队、工兵17联队、辎重兵17联队,还包括通信兵、兵器勤务队、野战医院和病马场等,师团部驻徐州。53、54联队和装甲车中队驻守在铜山一线,81联队驻徐州。

    第12军第35师团219、220联队和装甲车35中队野炮兵35联队加上驻商丘的骑兵第4旅团一个骑兵联队驻防萧县至徐州一带。

    驻济宁第32师团212联队、装甲车32中队和野炮兵32联队进驻徐州以北藤县、台儿庄地区;驻淄博独立混成第6旅团独立步兵23、24、25三个大队和旅团炮兵队工兵队调往临沂。

    日军重兵布防,但还是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上述兵力全部加起来也不过才四万左右,加上伪军总兵力最多七万,而这已经是第12军能够调动的最大极限兵力了。日军在徐州地区的兵力不足五万人,虽然不敢擅自进攻,自保还是有信心的。

    前线演习这几天,每天都是足装满员出发,晚上一半不到的人马回来,而后方的蚌埠已经秘密开始准备作战物资的调运,首批支前人员和物资弹药通过铁路在夜间运抵宿县。

    日军一连紧张了几天,发现中国军队连自己大炮射程都不来,基层官兵开始有些松懈了,就连17师团师团长等都搞不清楚中国军队的动向。

    可与之相反的南方,第二集团军却在钟鼎城和宋关虎的主持下进行了誓师大会,又是换装,又是阅兵搞得不亦乐乎,南京机场起飞了二十几架飞机准备对这些部队进行骚扰,无奈遭到了中国军队防空火力的拦截。

    更糟糕的是,居然有中国军队的侦察机开始向江边游弋。

    1942年7月5日,中国派遣军司令部终于证实了自己的判断,中国军队即将渡江!

    一时间日军长江上军舰如梭,江南岸上所有的工事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各机场飞机加满油,随时准备起飞,而日军13军几个师团的部队开始沿铁路、公路向芜湖、马鞍上急进!

    参谋总部虽然没有向南的决心,可也很担心北线一旦打起来日军会借着军舰飞机的掩护向北实施牵制性进攻,所以邱瑞荃率领近五万部队从滁县南下向江浦县一带驻防,而长江南岸的部队虽然架势很大,但实际上部队誓师以后就开始按照事先安排的驻防地修筑工事。只留下少数部队冒充主力在江边跃跃欲试。

    粟裕将军得到胡云峰的通报后,向新四军总部发报,建议江南新四军开始活动,破坏日军沪宁铁路,袭击日军补给,切断电话线等。

    而北面的第一集团军终于在五天不间断的演习后集结了自己的全部主力部队,狙击学校的狙击手在狙击兵王文川浩的精心指导下,经过近一个月的刻苦训练全部毕业充实到一线部队。

    “神鹰”的空军现在还不能参战,只能配合参谋总部对日军进行战略欺骗。

    1942年7月6日夜,“神鹰”第一集团军第二军全部坦克完成集结,第四坦克师训练时间最长,担任左翼突破,部队秘密集结于津浦线铜山以南官桥镇东地区;第五摩步师和第六摩步师往西向萧县开进。

    宿县城内,“神鹰”把缴获的日军坦克粉刷一新,停在城外冒充主力部队。而钟鼎城和宋关虎则带领随从悄然从巢县机场登上飞机飞向蚌埠,于深夜在蚌埠下飞机后,乘车赶往前线组建自己的军部。

    1942年7月7日,日军全面侵华战争五年后,中国军队中的悍旅,“神鹰”第一集团军集中了三个坦克师、六个步兵师十五万人和几百门榴弹炮,向日军发起了战略进攻!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三百十九章 瞒天过海)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