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十七章    紧锣密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十七章    紧锣密鼓 (第3/3页)

配的事情焦头烂额,国民政府多支嫡系部队全部用到昆明换装,像新一军、新六军、七十一军等近水楼台,可以优先装备大量武器,而远道而来的似乎就不够。

    承诺给“神鹰”的两个坦克师的装备和其余步兵师的装备,是由美国总统亲自打了招呼的,现在已经快要运到云南境内,这部分装备由驻守密支那的新一军孙立人军长亲自打招呼,所以一路非常顺利道观。

    史迪威只能给参谋总部答复说,七月上旬会运到。

    而陈际帆更绝,干脆给军事委员会发报说装备不足近期内不能行动,然后在淮南他在公开场合就是去各地视察社会民生,一点也看不出什么大战前的迹象。

    陈际帆当然是要打的,没有飞机、没有大量物资就不打了?“神鹰”没这个规矩,要都这样,恐怕之前任何一仗都打不成。关键是做到战役的突然性,将自己手里的机械化部队、炮兵使用到最佳状态。

    陈际帆自己的司令部有一部电台,专门和前方的特种部队保持专线联系,他自己回到住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前方侦察的情况一一标记在地图上,然后通过和罗汉联系掌握部队动向。

    在外面看来,安徽一如既往的平静,除了长江北岸正大张旗鼓地制造、搜集船只,除了巢湖里面各部队来来回回演习以外。

    但这一切平静的表面,是各种准备工作的暗流涌动。

    情报部门已经进入到破译的关键时候,这肯定是日军没有想到的,在他们看来,“神鹰”只是一直地方武装,从来没有过破译自己密码的历史,更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神鹰”正在着手破译他们的密码。

    日军更没想到的,是从巢县、定远等地已经登记了大量支前民工,正在路上跑的机车、汽车和大车全部完成了登记和动员,交通部门接着平时检修铁路之机,对从蚌埠到宿县一段的津浦路实施了全部检修。

    万事俱备后,陈际帆开始向周副主席发报,简要介绍了“神鹰”在不就得将来将要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希望能得到华东地区新四军和山东八路军的有力支持。

    对于处在大扫荡中的八路军而言,这绝对是好事,事实上山东的八路军纵队已经化整为零,在各个日军占领区全面开花,第12军主力响应方面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的命令,开始抽调兵力对山东境内的八路军实施大规模清剿,粮食、药品、弹药都非常缺乏。这个节骨眼上听到“神鹰”将要北上进攻的消息自然是喜出望外。

    这份沉甸甸的通报很快转到延安,引起了中共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八路军现在在山东的日子非常不好过,要面临日、伪、顽的多重夹击,如果陈际帆率军北上,那么不用想都能知道,日军驻山东的部队将会大举南调,这样一来八路军身上的压力肯定会轻很多。

    就在主席准备下决心时,老总笑道:“这个陈际帆,只要攒点实力就会找日本人的麻烦,这种主动进攻,需要做好多方准备,不知道这只民族之鹰能不能给我们带来惊喜。”

    主席意味深长地说:“原先我判断抗战反攻阶段还要在国际形势发生变化时才能到来,现在看来有一个机会摆在面前,苏北山东各部必须要高度重视,在提防顽军的同时在敌后开展形式多样的游击战、拓展根据地,壮大自己。我看可以让陈毅同志决定前线的一切,人家往前打,新四军至少应该保障人家后方的安全嘛。必要的时候,可以让陈毅同志和陈际帆见上一面,都是姓陈,五百年前是一家,好说话哦。”

    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是一个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将领,他生性豁达,对自己这个军事极其强悍的邻居非常感兴趣,年初根据地整风没有时间,现在收到中共中央的电报,他感觉很想和陈际帆交流一下。

    陈毅虽然在具体战役指挥上并不是强项,可他明白中国军队要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发起对日军的进攻作战需要多大的魄力,而且陈际帆一出手就是兵家兵争之地徐州,在陈毅看来,“神鹰”的进攻必然牵一发而动全身,日军在苏北、山东的部队必然会有所反应,只要新四军能够把握机会,既能达到配合作战的目的又可以发展壮大新四军。

    山东八路军由政委黎玉亲自写信给陈毅,再由陈毅一并转交给陈际帆,承诺将在敌后战场拖住日军,打击日军后勤补给线,为“神鹰”主力部队的胜利创造条件,而陈毅则幽默得多,他兴致勃勃地在信中打比方,有朋出远门,邻居当看门。远亲不如近邻,这个忙是一定要帮的,只是新四军的情况适合在敌后游击,希望陈际帆能够谅解云云。

    这已经很给陈际帆面子了!堂堂的新四军军长,而且是陈际帆心中最敬仰的元帅,确切地说是自己的老首长给自己低三下气解释。陈际帆赶紧回信,说打击日军是他们这些末学后辈肩上的责任,也是最大的心愿,想到国土还在被占据,同胞还在被奴役,资源还在被掠夺,他们这些军人就寝食难安,不愿在安徽饱食终日等等。最后请新四军派出联络员到淮南,共同商议进攻事宜。

    新四军将领中,有一个人对陈际帆此次作战很感兴趣,这是一个在军事上有天赋的将才,无奈新四军游击战限制了他天才的发挥。而陈毅也知道自己身边这位得力手下,干脆大笔一挥将他派到淮南,既当联络员有学习战役指挥经验。

    陈际帆看到回复,差点没兴奋得跳起来,能和这位前辈共同指挥作战,这简直就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三百十七章 紧锣密鼓)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