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十五章    编制革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十五章    编制革新 (第2/3页)

问题,你看啊,现在的部队基本上是本地作战,实际上后勤、工兵等要求是不高的,可是部队要转化为进攻部队,那就不是几个步兵师简单的加减了。部队需要合成,还要能够克制日军,我的考虑是把我们一个军建设成为日军师团那样的部队,但是要比他们强。”

    “那你说说,强在哪儿?”

    “首先是总兵力,我们一个军兵力总数大约五万人左右,其中三个师各一万三千人左右,剩下一万人为师直属部队。这样的话,在兵力上能做到遇到日军一个师团能够战而胜之,遇到两个三单位师团,可以挡得住。”

    “还有吗?”

    “其次是火力,火力要从基层的班排抓起,这方面我们在独一旅已经做了试点,倒不难,单兵火力方面我们已经超过了日军,就是在火炮方面还有所欠缺。兵工厂已经开始仿制日军的九二式步兵炮,但是炮弹还是很成问题的,目前只能满足师一级炮兵的需要,基层炮兵无法满足。”

    “第三就是部队的机动能力,我们发展太快,不要说部队的摩托化,就连骡马化都做不到。所以在机动方面我们对日军没有绝对优势。当然我们如果能创造性地使用坦克和摩步师,让他们担任快速穿插迂回,还是能掌握主动的。”

    “最难的就是部队的后勤。可以想象,一旦进攻开始后勤会遭到日军航空兵怎样的打击,所以我们在后方必须有强大的成建制的后勤部队,这样的部队要具有快速运输、调配和自卫还击和防空的能力。”

    陈际帆听完这些后,在胡云峰的参谋长办公室来回走动,沉默不语,胡玉峰两眼望着他,他知道这样庞大的军制无论是对他自己还是陈际帆而言都是一个挑战。

    陈际帆拿着军制表,用铅笔在上面画了一条横线,“先精简一线主力部队的编制,每个军要控制在四万人左右的规模,每个师最多一万一千人,精简下来的部队充实到后方编成后勤军团。”

    “这个没问题,一个师三个步兵团外加其他部队就可以了。”胡玉峰同意。

    陈际帆摇摇头,“团以下部队全部为加强部队,也就是四四编制。”

    经过陈际帆和胡玉峰的讨论,在参谋部几十个参谋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做出了整个“神鹰”的编制。

    总司令陈际帆,陆军二级上将。

    参谋总部参谋长胡云峰,陆军中将。副参谋长邱瑞荃,陆军少将。

    辖野战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陈际帆),特区内卫兵团(总司令邱瑞荃)。

    第一集团军:

    集团司令部:警卫团,团长何亮上校。通讯团,团长张喜旺上校。野战总医院,院长吴庆少将,特种兵团,团长文川浩少将,副团长徐扬上校。

    集团军直属部队:第一摩步师,师长苏靖威少将,第一坦克师,师长周邦彦少将。炮兵师,师长李安举少将。

    三个步兵军军长分别为宋关虎、罗玉刚和钟鼎城,但其下部队仍然没有确定,按照陈际帆的意思,他要在全根据地所有独立师中引入竞争机制,士气高的训练优秀的加入这三个军的作战序列。

    真正难整理的是内卫兵团,在陈际帆的想法中,这部分部队实际上相当于后世的武警角色,但这是战争期间,特区内卫部队同样要求有相当的战斗力,而且他们还要担任前线的后勤部队角色。

    胡云峰认为内卫部队应该全部归参谋总部指挥,并且按功能分成:1、快速反应师,负责处理各地出现的匪患、叛乱和破坏;2、工兵师,负责道路交通建设、桥梁的修筑和维护;3、运输兵团,装备汽车、大车、骡马和防空武器,负责向前线运送武器弹药粮食油料;4、守备师,负责驻守在各地,确保社会治安和地方建设;5、内河作战师,负责长江沿岸的警戒和侦察。

    而陈际帆则补充道,由于根据地范围狭小,内卫部队中还应该将预备役部队列为重点发展对象,也就是说,必须保障兵源的可持续性。预备役民兵制度是“神鹰”还在初创时期就实行的,它在“神鹰”的发展壮大过程中意义重大,没有大批受过基本军事训练的民兵预备役人员,“神鹰”就不可能在屡次与日寇血战后能迅速恢复战斗力。

    很明显,预备役民兵的数量要求特别巨大,不可能只编制一个师,两人干脆作出决定,每个步兵师按编成地域在后方预留一个补充团。

    “不对啊头,咱们这样干不就是日本军队的做法吗,人家每个师团也是按地域编成,同样也在后方留有后备部队。”

    陈际帆笑笑,“那就比比谁的人多,小鬼子现在恐怕留不了什么后备部队了吧。缅甸损失了两个多师团,在长沙、在安徽鬼子又损失这么多,现在能有什么后备力量?所以今后的进攻,咱们一定要遵循一个原则,绝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专挑鬼子的有生力量下手。”

    “是啊,我在一直在想,解放战争中老蒋号称八百万,怎么那么不经打?你看看和咱们合作的这些国民党部队,抗战打得也挺好嘛。撇开政治因素不说,这么多兵力怎么就顶不住几年呢?”

    陈际帆道:“就战略而言,国民党的八百万部队首先有三分之一是收编的伪军,再有三分之一是地方部队,真正能打的部队不多,他们每占领一个城市,又必须派部队防守,这样一来,占领的地方越多,兵力越分散。再加上内部派系林立,指挥紊乱,互相之间协调、保护不力,这就使得兵力虽多却无法显出优势。反之解放军就能大踏步机动,总能在局部获得兵力优势,从军事上而言,国民党一开始就输定了。”

    “哟,跑题了。头你的意思是说,咱们不要背上光复国土的包袱,一定要保持兵力的机动和集中,否则反攻只是一个笑话是吧?”

    陈际帆很严肃地道:“我们从没指挥过这么大的战争,有时我在想,怎么我们才回来几年,就要指挥几十万部队开始向日军反攻了?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