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三章 远征凯旋 (第3/3页)
将来就是生命线,西南来的装备物资,我们送往国民政府的粮食布匹,都要从这里过,所以打通它迫在眉睫。”
“在平原上作战,讲的是实力,不做好充分的准备,还是不要冒险的好。”胡云峰比较谨慎。
“头,咱们到汤恩伯的地盘了,不去拜拜码头?”
胡云峰一脸的不屑,“小高你要搞清楚,头现在是陆军二级上将,他汤恩伯算个屁啊,他不来见咱们也就罢了,咱们还要去见他?”
高焕捷道:“我不是这个意思,将来对这个方向用兵,少不了要和这位汤阎王打交道,否则咱们打起仗来怕是不太方便。”
“没什么放不方便的,他汤恩伯在河南现在成了祸害,我们是奉了军事委员会命令反攻的,汤恩伯要是识相,就让他滚回西南,如果还继续当他的祸害,就连他一块儿办了!”
汤恩伯没有来,他在不在乎什么上将不上将的,当年在台儿庄要不是李宗仁也是上将,要不是最后抬出老头子来压他,他根本就不买账。汤恩伯其实打仗还是有一手的,抗战前期他的部队很是令鬼子头疼,无奈这小子官场混得要比战场精,他很能揣摩委员长的心思,台儿庄的时候他不是不想打,而是担心把手里的嫡系赔了进去,要知道淞沪会战刚刚过去,委员长的嫡系损失殆尽,要是把手里的部队也砸进去,到时候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现在三十一集团军守在河南,说白了就是替委员长看住中原,至于日本人,反正他们已经招惹了美国人,中国军队这么多年都挺过去了,还在乎多一年两年的?重要的是不能把家底给赔进去。
汤恩伯根本就没把陈际帆放在眼里,他现在头疼的是几万部队的吃喝,上面的军饷虽然也发,可物价一天比一天厉害,弟兄们都有怨言。都在说委员长厚此薄彼,他桂系可以在大别山刮地三尺,难道弟兄们就该守在这里喝西北风?
汤恩伯索性不管不问,这样一来下面就完了,先是在驻地自行规定名目繁多的抗日捐税,老百姓开始也能忍受,毕竟这里守着国军,权当交了保护费,可这帮家伙越来越贪得无厌,加上地里的收成要看天吃饭,战争期间水利、农用设施根本就没人管,不是旱灾就是内涝,老百姓干脆起了个俗语叫做“水、旱、蝗、汤,河南四荒”。(注,该谚语并不专指汤恩伯,其中的‘汤’以前指土匪,后来汤的中央军荣幸地获得这一称号)
日本人现在有限的兵力早已从正面战场上抽身,专心致志地巩固已经占领的地区,华北驻军已经开始对晋察冀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而南边武汉周边的日军根本不敢动,所以汤恩伯乐得清闲。
胡云峰好像还不放过汤恩伯,他的鬼点子历来最多,望着窗外的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胡云峰道:“汤恩伯的部队近期要换装,头,你说咱们找人悄悄和他们走私怎么样?那可是几个军的好东西啊,就算不能全拿到手,装备一两个师也不错。”
“你小子成天就打这些歪主意,行,只要能弄到装备,花点钱无所谓,,回安徽后这事你来办,我不管。”
胡云峰忽然想起什么来,“头,历史上鬼子的五一大扫荡很残酷,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
高焕捷道:“情况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妙,鬼子的扫荡时间推迟了近二十天,加上罗汉在皖北经常性地以演习为名小打小闹,鬼子重兵没敢轻举妄动。”
“我是担心左权将军啊,”胡云峰有些担忧,“鬼子来势凶猛,八路军首脑机关恐怕是凶多吉少。”
“我们短期内还无法到华北,只有祈祷了,到淮南后听听大伙的意见,看看能想什么办法。”
其实,陈际帆他们的担心没必要,鬼子在华北精心训练的特种部队已经全军覆没,没有了这支部队,华北日军根本没有发现八路军首脑机关所在地,所以尽管在大扫荡中各根据地损失惨重,但是八路军首脑机关仍然能够从容转移,左权参谋长至少此刻还没有牺牲。
部队沿着淮河南岸一路向东,进入了五战区的地盘,而安徽根据地上此刻已经忙碌起来,大伙给钟鼎城、邱瑞荃等当家人提议,一定要给军团长,不,给总司令和参谋长他们一个惊喜。
罗汉道:“怎么办是你们的事,我要带着部队去接他们,几个月不见,怪想念的。”
“也好,”老钟道,“不管怎么说,咱们‘神鹰’总算又聚拢了,罗汉,你当心头问起你装甲部队的训练情况。”
“放心吧,就一个师的坦克还难不倒我老罗,等头回来,说什么也要当当这个中国的巴顿,老钟你可别跟我抢。”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三百十三章 远征凯旋)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