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章 “反攻”计划 (第2/3页)
8集团军所部应全力配合,其余战区部队,达到消耗牵制日军之目的。
计划一出来,下面大哗。这不会是美国人干的吧,现在自保尚困难,拿什么反攻,而且一上来就是几个方向。美国人不知道,难道军委会这帮家伙在闭门造车吗?三十个师?三十个师就能干这么大的事,要一百个师的话,老蒋还不打到东南亚啊?
这份纯粹是纸上谈兵的计划其实没有任何可操作性,这几个地区都是日军重兵云集之地,保守估计也有五十万日军,还有无数重炮、飞机和坦克,拿什么反攻?
杜聿明一听就知道了,这是对付陈际帆的,老蒋故意高调,实际上这几条反攻路线都和安徽有关,陈际帆就算有八只手也对付不过来,更何况陈际帆手里只有十几万弹药不足的部队。
很多人也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陈际帆,想看看这个战神有何话讲?
陈际帆对老蒋这份“伟大”的反攻计划根本没有任何兴趣,他知道这是老蒋又在玩花样,也罢,那就等等下文,看看接下来老蒋会有什么表示。
表示自然是有的,不然怎么能让大伙心服?蒋介石把三十个师的美式装备划给自己的嫡系后,把史迪威的功劳大喇喇地抢过来当他的顺水人情。在这份反攻计划之后,是一系列让人瞠目结舌的举措:
首先是升格“神鹰”军团编制:在现有的基础上所辖十个师,共编成三个军和一个独立机械化师。其余各师番号为独一师、二师,以此类推。陈际帆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参谋长胡云峰为陆军中将,任命宋关虎、罗玉刚、钟鼎城为中将军长,其余各师师长军衔和人选由陈际帆提名,军委会批准。
其次是给“神鹰”军团第一批六个步兵师的装备和两条子弹生产线。
最后是任命陈际帆为鲁苏皖临时战区总司令,统一指挥战区部队。
当然,这一切不能白来,最后一道就是给陈际帆的命令,敦促“神鹰”军团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整编,上报作战计划后最迟不得超过年底开始反攻。
“际帆将军,你有什么要说的吗?”老蒋在何应钦念完命令后有模有样地问道。
陈际帆挺直身板站起来,向蒋介石敬了一个礼,然后用眼光环视四周。在座的将军们一言不发,眼睛随着的目光再转,因为老蒋这一招太明显了。给人家一点甜头就让人家卖命,而且还限定时间,这万一泄密,仗还用打吗?
陈际帆对蒋介石说道:“首先感谢委员长和各位长官的信任,自民国26年以来,我们独立抵抗了整整五年,拖住数百万日军的同时,我们也同时失去了东部重要工业区、产粮区,更严重的是我们失去了全部的出海口,失去了外援渠道。美国盟友虽然援助了一些装备物资,但这仅仅够自保。要知道战略反攻必须建立在强大的后勤保障上,而这一切恰恰是我们最弱的。”
老蒋有些不悦,“际帆将军的意思是?”
军政部长何应钦现在是二号人物,他也打起了帮帮腔,“正是因为我们失去了大量富庶的地区,所以反攻的要求才会更加迫切,否则,不用打,就是困,也能把我们困死。”
陈际帆听得心里暗暗摇头,这些民国大佬要不是吃错药就是别有用心,反正他也不想争辩了。干脆正面回答说:“安徽十五万‘神鹰’部队随时准备出征,只是我必须要有选择何时进攻、从何地进攻的权利。陈某既身为中国军人,理应在国家需要之时站出来。安徽的军事诸位尽可以放心,这里我想向军委会提几个建议。”
“陈将军请说。”老蒋见陈际帆没有驳他的面子,口气软了许多。
“这第一个建议就是,废除抓丁制。诸位都知道,抓来的兵只能顶数,其战斗力的养成远比自愿当兵的要难,抓丁的弊端我就不多说了。为此我建议动员大量的知识青年参军,他们有知识有文化,对装备、战术的理解要快得多,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报国之志,士气旺盛。所谓‘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
“好一个‘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老蒋大声赞同,“好,这个建议好,军政部回头就草拟计划。接着讲。”
“任何军队都不可能在长时间抵抗下保持高昂的士气,所以出现军纪废弛,士兵厌战等并不奇怪,可是若高级将领纵容部下扰民害民,则陈某没看见就罢了,若不幸目睹此类事件发生,陈某在前线说不得会以汉奸、通敌罪缴了他们的武器,不排除武力清剿的手段。”
陈际帆说完这话,所有人的眼睛都瞪大了,一片寂静,大伙都知道陈际帆所指何人,他要出兵河南,势必要和汤恩伯打交道,以陈际帆的脾气,汤大脑袋这回恐怕有大麻烦,论打仗,他三十一集团军在人家眼中简直就是饭桶一堆,论民心,他汤恩伯还有民心?陈际帆居然敢在这里赤裸裸地提出来,这不是要老蒋的好看吗?这哪是建议,这简直就是通牒!
老蒋没说话,会场上气氛尴尬得有些可怕,老蒋心想这陈际帆还真不是善茬子,他对自己的许诺是虚的,可这个所谓的建议是血淋淋的,他怎么表态?难道说,可以,这是应该的?这不是让陈际帆横着走吗?可是他不表态也不行,人家说的句句在理。
关键时候还是陈诚起来圆场,“际帆老弟,你的心思委座和我们都明白,你肩挑重担压力可想而知,可有些事情不能操之过急。诚如你所说,各部队基层官兵素质良莠不齐,扰民之事在所难免,但是国有国法,一切理应听委座裁决。”
其实陈际帆是故意的,他说这话到不一定是专指汤恩伯,只是他的部队一旦发起进攻,势必会影响各地驻军的既得利益,到时候他哪来那么多时间打嘴官司,对那些不但不抗日反而祸国殃民的部队自然应该动用雷霆手段。老蒋摆明了让他当炮灰,那他索性就当到底。
蒋介石脸上虽不高兴,可陈诚既然给他搬了个台阶,他也得顺势下去,“陈将军放心,整饬军纪乃大事,军事委员会历来对此甚为重视。你不用操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