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章 血浓于水 (第2/3页)
一时间,周边村子全部成了人间地狱,被机枪扫射的,被炸死烧死,被刺刀挑死的不计其数。鲜血,染红了这些世外桃源般的山村;火光,映红了蓝色的天空和青山碧水。
几千禽兽很快将周边几里的村镇全部洗劫,同时也将周边村子的居民全部杀光。这帮日本禽兽扛着粮食、抓着鸡、赶着牲畜,陆陆续续回来集中后,百武睛吉命令昂山的部队带路,到一个隐秘的地方宿营。
果敢居民遭到祸害的时候,果敢地方军一部正在朝这里行进,他们是奉杨振材的命令来这边巡逻的,离他们大约二十几公里处,新四军正在积极搜索前进,新四军对鬼子的禽兽行为是有预感的,鬼子从眼皮底下消失后,不等胡云峰下令,刘洋刘一鸿就率领部队开始追踪搜索。
可惜,他们都来晚了。果敢地方军远远看见冲天的火光时就感觉不太妙,不过,善良的果敢人做梦都想不到,他们的同胞会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遭到如此残杀。很多战士不由得蹲在地上哭起来,更多战士则是拿着手中的砍刀使劲砍着村里的小树。
当这些淳朴的汉子看见和他们朝夕相处近两个月的新四军时,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悲伤,在新四军面前嚎啕大哭。
“同胞兄弟们,”刘洋早从胡云峰那里知道果敢民族的来历,相处这么长时间早已把这些语言风俗习惯都和中国人没两样的缅甸少数民族当做自己的同胞。只是,所有新四军战士的眼睛都没有泪,有的只是刻骨铭心的仇恨。这些战士在国内,有哪个的家人没有被日本人祸害,又有谁没亲眼见过日本鬼子的凶残。
“我们要报仇啊!”带队的果敢连长满脸泪痕地跑到刘一鸿面前,“政委,我们要报仇!”
胡云峰很快收到了新四军刘洋部传来的噩耗,他痛心得直拍自己的大腿,他命令新四军派出精锐搜索部队快速搜索日军动向。然后找到早就等得不耐烦的赵俊,询问他们有什么想法。
赵俊此刻没什么多的话,因为电报他看了,一千四百余人被野蛮屠杀,就算拼光部队,这个仇也一定要报。
“老胡,林旭文他们的电报上显示,他们面前的鬼子还在,我们盯着的这部分鬼子也没跑。我建议集中兵力先消灭这伙鬼子。”
“不行,不能硬拼!”
“不报仇了?”
“听头的没错,这边的华侨部队、新四军特别纵队和果敢地方军是为了将来打算的,不能逞一时冲动,和鬼子同归于尽!”
“那怎么办?难道还要眼睁睁看着鬼子再杀人?”赵俊真是急了。
“赵俊队长!”胡云峰严肃起来,“你还是当初特种部队的小兵吗?你是身负重任的‘神鹰’特种部队的队长,是上校!我们来缅甸只是为了杀几个鬼子吗?你忘了我们的使命了吗?”
赵俊冷静下来,他对胡云峰道:“好吧,你是参谋长,听你的。只是我觉得事情有些蹊跷。”
“说说看!”胡云峰知道赵俊对战局很敏感。
“鬼子在腊戍城下受挫,应该马上脱离我们的追击,可是鬼子在山里像个没头苍蝇似的乱转,怎么会一下子就消失了呢,要知道他们面前的新四军对地形要熟得多。”
胡云峰眼睛一亮,赵俊分析的很有道理,他接过话头,“你是说,鬼子找到向导了?”
“嗯!”赵俊点点头,“否则很难解释鬼子的行动,受害的这些村子很偏僻,一般很难找到。鬼子缺粮少弹根本不会瞎转悠,只有这种可能。”
“可向导是谁?不可能是当地人吧?”胡云峰道,“不管怎样,我先回一趟老街看看,你的部队不能轻举妄动,死死盯着面前这股鬼子,决不能让此事再发生。”
老街是果敢土司驻地,此刻杨炳文、杨振材等人已经知道了同胞被杀的噩耗,正在集合部队准备报仇,见胡云峰回来,就像见到主心骨一样嚷嚷着要报仇。
杨振材的年龄不大,一见到胡云峰就流着泪上来致歉,说是因为他的大意才让同胞受难,请胡云峰安排他们去打鬼子报仇。
“土司先生,各位同胞,受害同胞的仇要报,可当务之急是马上疏散周边作战地区的居民,先将他们转移到这边安全地带,不能再有人被祸害了。你们是果敢的勇士,对这些地方很熟,所以请杨司令务必组织好民众的转移。至于打鬼子,大伙放心,外面有我们几支队伍正在寻找鬼子,一定能消灭这伙畜生为死难同胞报仇!”
胡云峰的话起了作用,因为人家之前的的确确提醒过他们,而今灾难成为现实,只能同仇敌忾保卫家园。
面对不断表示悔恨之意的杨炳文杨振材两个果敢的掌权者,胡云峰长叹一口气,他忽然觉得这段时间头和自己因为忙于远征军作战的事宜,和他们的交流很少,双方虽然在统一战线上,但远远没有达到交心的一步。这些曾经的同胞生活在这片曾经的国土,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今天的是日本人来祸害,可没有日本人呢?英国人照样会堂而皇之地进行殖民剥削,就算是缅甸独立,果敢这些汉族人也会被归于少数族,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
“两位土司,看来咱们是该好好谈谈了。”胡云峰很真诚地对二杨说道。
“胡将军,你们从祖国带来的部队在这里月余,可真拿我们当亲人啊,我从没见过这样的军队,说实在的,在缅甸,也只有你们来后,我和果敢族人才真正感受到来自祖国的温暖。有什么吩咐,请胡将军尽管说。”杨炳文年纪大,说话稳沉。
“哪里有什么吩咐,只是咱们现在不仅是同胞,更是一个战壕作战的战友,有些话不吐不快。”
“胡将军请讲。”杨振材现在一脸的悔意。
“说实在的,我们到缅甸来,见到贵邦同胞,真像回到祖国一样,一切都是那么亲切。今天发生的事情让我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