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战略欺骗 (第2/3页)
有胜利的把握,可是风险也很大,我想知道你到底怎么想的?”
“是。在属下看来,我们出兵缅甸的战略目的并不在于光复仰光,一是我们的实力不足,没有制空权,兵力也不占优势,二是英国人不配合,光靠我们,委员长恕我直言,就算能打到仰光也不应该去,因为得不偿失。”
陈际帆这话可算说道老蒋心坎上了。老蒋虽然把用兵的重点放在缅甸,可作战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外援,没有英国人的支持,就算打到仰光去,部队也差不多拼光了,到时候拿外援来干什么。
老蒋有些高兴:“说下去!”
“是!”陈际帆重又站起身来,“以我们的的实力,只要能够守住缅北密支那至景栋一线,也可以从印度经密支那获得外援物资,而且这条路还很安全。”
“那英国人怎么办,还有美国人,美国人总是希望我们能进攻,他们出钱,让中国人卖命,国家弱啊。”
“英国人想跑,咱们也拦不住,可英国人的算盘打得很精,他们把缅甸丢给日本人,将来还有可能通过战争、谈判等手段要回来,可丢给我们就不好办了。既然如此,我们就要趁势而上,缅甸现在是块无主的土地,尤其是缅北,生活习惯、语言等和云南都差不多,历史上就曾是中国的势力范围,为什么我们不能有点想法呢?委员长,要知道我们多在缅甸得到一寸土地,西南的防御纵深就往南多了一分。而且将来反攻日军也比较近。”
老蒋打断道:“英国人走后,我们可以守缅北,问题是,你对杜光亭他们的话似乎不太可能实现,英国人不会放弃他的殖民地。”
“委员长,不久的将来盟军首脑定有可能在一起聚会,那时候正是外交斡旋的时机,西方社会相信的是实力,是交易,只要我们打出实力,不仅美援会源源不断到来,而且委员长您也有机会做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老蒋笑笑,“真有盟军首脑会晤那一天,你可以随我去,你懂英语,对西方人能做到不卑不亢,这点很难得。史迪威的计划不现实,我想知道你的计划。”
陈际帆道:“现在远征军最危险的地方其实是腊戍,日军虽然仍有可能沿交通线一路向北猛攻,可那样成了拼消耗,日本人最忌讳这个,他们势必会想其他办法,如果是我,也会冒一把险,来个千里大迂回,古往今来这样的战例数不胜数。”
“你要我怎么做?”
“属下斗胆,想请委员长和属下在盟军面前上演一出苦肉计。”陈际帆恭敬地说。
“嗯?”老蒋没明白,苦肉计?这也太离谱了吧。“说具体点,是不是要我帮你骗人啊?”
陈际帆不好意思地笑笑,“日军刚刚吃过那么大的亏,很谨慎,可又想一举扭转战局,如果我军一直很小心,那鬼子不一定会上当,所以我们要给他们创造点冒险的机会,然后再一举全歼。”
“具体怎么做?”老蒋简直被吸引了,真要是能再打个胜仗,因为有他老蒋参与,他会觉得更有面子。老蒋还真没想到,他居然还能扮演周瑜,搞一个打黄盖的故事,想想都有意思。
“明天的盟军军事会议上,我会就缅甸问题放出狂言,激化和英国人的矛盾,然后您处于外交考虑肯定要训斥我,属下就斗胆冒犯,当场顶撞,您可以将我撤职,调离曼德勒。属下愿意率领独一旅到后方隐蔽,在腊戍以南突然给迂回日军以重创,逼迫日军后退,再有杜将军率主力堵住棠吉,就是困,也能把日军困死在这里。”
“妙!”老蒋不禁叫好,他一直认为远征军的防御重点是腊戍,可又不好当面驳史迪威的面子,陈际帆的想法正中他的下怀。 这种打法既能胜利又不伤身体,何乐而不为?
“那远征军主力怎么办?杜光亭的部队不能在曼德勒无所事事。”
陈际帆答道:“属下以为,委员长完全可以高姿态一些,让杜将军率远征军主力在曼德勒表示一下合作的诚意,这样既给足了史迪威参谋长的面子,又让英国人无话可说,以后谈条件也方便些。只要英国人敢独自逃跑,远征军应立即率主力向东守住棠吉。最终的结果是,放日军长驱直入,西边是英国人,东边和北边是我们,只要这次战役再获胜,我们就能沿公路南线对日军进行反迂回,到时候日军想不败都难。”
老蒋实在是没什么说的,陈际帆把所有的情况都考虑到了,政治的、军事的,甚至是美国人的面子都照顾到了,看起来是万无一失。调陈际帆到后方,看来是正确的,回头将腊戍交给陈际帆守卫,这样放得了心。
有了两个得力下属的汇报,蒋介石的底气足起来。尤其是夫人宋美龄,感觉陈际帆是一个难得的外交人才,他好像总能号住外国人的脉。宋美龄建议蒋介石,不妨看看陈际帆到底在明天的会议上如何演出。
第二天的会议上,史迪威拿出的计划听上去更加完善,他要求集中英缅军五个师一个装甲旅和远征军所有部队(包括后续部队)共二十五万余人在曼德勒和日军决一死战,胜了则兵锋可直抵仰光,败?史迪威觉得不可能败。这个高傲的美国人没觉得有什么失败的可能。他们相信的是实力!
亚历山大则一副不置可否的样子,他的外交辞令很好,同意英缅军与远征军的合作,可前提是要求中国远征军向西进军,占领乔巴克当(勃皎东)。
杜聿明坚决不同意,他认为部队西进没有任何意义,既没有可靠的后勤保障,又没有明确的作战目的,西进的唯一功能就是替英国人打掩护。
英国人耍起了无赖,指责中国人缺乏合作抗日的诚意。如果这样,他们将会给政府写报告,重新评估对中国的援助路线等问题。
陈际帆再也忍不住了,他是听得懂英语的,亚历山大和斯科特之间的悄悄话他听得一清二楚,这其中不乏侮辱性的语言。陈际帆“腾”一下站起来,直接指着亚历山大问道:“这位将军,据我所知,您之所以能够升到中将的位置,就是因为你曾经指挥过英法军队三十万人的逃跑,在我们中国,一个逃跑的军人获得晋升是不可想象的。本来我还以一种尊重的情感去看待你们,可惜,你们在缅甸的所作所为让我和我的同僚们坚信,你们英国人欺软怕硬,是真正的胆小鬼。”
陈际帆标准的发音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