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二百八十四章 同古交接 (第1/3页)
老蒋在腊戍居然遇到了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原来,这史迪威刚刚离开美国,听到中国出了兵,干脆一路换乘飞机直飞缅甸腊戍。
老蒋一看到史迪威,就想起他在国内唧唧歪歪地样子。干脆给史迪威送去一定大帽子---中国远征军参谋长,免得他在重庆干涉自己。
陈际帆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顿时凉了半截。老蒋为了自己的权利,居然在这个节骨眼上拿十万将士的生命开玩笑,史迪威这个家伙凭什么来当这个参谋长?他基本没带过兵,又不了解中国军队,当远征军参谋长谁听他的?听他的又凭什么战胜日本人?
果然,老蒋这一举动立刻招致远征军其他高级将领的不满。首先是杜聿明,他不明白远征军设置那么多弯弯绕干什么,一会说他们远征军到了缅甸要听从英国驻缅战区总司令胡敦的指挥,一会说要听命于重庆,可现在又来了个史迪威,还参谋长。杜聿明就算是修养再好也忍不住了。
杜聿明如此,其他军长们就不用说了。蒋委员长刚刚任命陈际帆为同古战役前敌指挥,他们本来心中就一些不痛快,但是考虑到同古那边是个烫手山芋,说都不敢去背这个黑锅,既然陈际帆要上就由他去,反正他打胜了是正常的,打败了的话,蒋委员长答应,他们都不答应。
史迪威自然不能白干这个参谋长,他带来了英国人胡敦的部署:第6军第55师置于罗次考,第40师置于猛畔,第93师置于景东,军直属队置于雷列姆,军部置于棠吉;第5军以一师置于棠吉为第6军预备队,一师置于同古一师置于关力宾,为英缅第一师与英印第17师撤退时作掩护,军部与直属队置于同古以北地区;第6军与英缅甸第1师之作战地境为同古一毛奇公路以北之线。
愤怒!英国人这份狗屁倒灶的部署彻底引起了杜聿明等人的破口大骂,任何人只要对照地图,就可以轻易地得出一个结论,英国人是让中国军队给他们撤退当炮灰。
老蒋把指挥权落实后,爬上飞机回重庆—不管了。
可陈际帆不敢闲着,他邀请史迪威和杜聿明一起吃饭,席间只问一句,这是远征军的第一仗,想不想打赢?
杜聿明白了一眼史迪威,“废话,谁不想赢!可英国人的德行你也看到了,这仗还怎么打?”
陈际帆没有回答,而是转向史迪威,简单地陈述了同古战役的想法,征求史迪威的意见。
不料史迪威新官上任三把火,居然要求中国远征军增援仰光,把一旁的杜聿明气得想拍桌子。
陈际帆示意杜聿明稍安,和颜悦色地对史迪威说道:“原定的缅南会战计划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责任完全在英国人。我们可以不管英国人,可在打日本人这一点上,贵国和我们是有共同点的。如果我没估计错,仰光陷落就在这几天,我们只能尽最大的可能在同古一线给日军以重创,再徐图其他计划。”
史迪威和陈际帆很熟,对陈际帆的话是深信不疑,想想人家几年前就能准确预见日本人要偷袭珍珠港,也能预测德国人进攻苏联。这种如同巫师般的眼光让史迪威有种安全感。
“好吧,亲爱的陈,需要我做什么?”史迪威无奈地问道,他知道今后在远征军能依靠的就是有陈际帆了。
“请将军负责协调英国人那边,仰光陷落后,请英国人务必全力守住伊洛瓦底江上的卑谬,否则我军在同古又陷入日军侧翼包抄的危险。还有就是请您和韦维尔先生沟通,让他尽可能提供交通工具和燃料,我们要调兵。(.la 棉花糖)”
“可以,我尽力!”
三人分开后,杜聿明留在腊戍指挥其余部队进入缅甸,而史迪威则跑到密支那去见那个抢修印缅公路的韦维尔去了。陈际帆没有指望史迪威能帮上什么忙,英国人的德行他知道。
陈际帆率自己的参谋部和随行人员带着几十辆卡车的物资沿滇缅公路南下,他要赶到前线,指挥部设在曼德勒以南的央米丁,在那里等候他的兄长孙立人将军。
当然,他也不忘命令赵俊率部立刻赶到同古,从英国人手里把同古早点拿过来。
赵俊接到命令,一听说同古城有大量美国援助的军火物资,眼馋的要死。二话没说,率领所属部队就向同古城开去。
同古的英国人此刻是如坐针毡,这些家伙平时在缅甸作威作福,现在日军大兵压境,一个个都想跑,陈际帆的情报没错,同古确实有好东西,都是英国军官们私下侵吞的军火物资。
赵俊一路上费劲了心思,他在想如何才能从英国人的手里抢回这些命根子。出发前他做了动员,把同古之行的目的全部讲述了一遍,尤其是讲道英国人贪墨了美国援华物资,他们现在要去抢回来的时候,这些血气方刚的战士个个都声如洪钟,“抢回来!抢回来!”
为了配合赵俊的行动,胡云峰以参谋团副参谋长的名义知会史迪威,说他们先期入缅的特种部队准备进入同古接防,让史迪威和英国人沟通一下。这是好事啊,英国人那还能有什么异议,巴不得中国人赶紧来接这个烂摊子,他们好拍拍屁股一走了之。
3月6日一大早,赵俊支队1000多人到达同古城南。可他没有着急进城,赵俊心眼多,他知道只要一进城,英国人马上就会卷起铺盖走人,到时候难道从人家手里硬抢不成?
“徐扬?”这个时候当然是徐扬最起作用了。
“到!”
“你立刻带人到同古四周严密侦察,限一天时间找到英国人所有的仓库!把华侨志愿队的特勤分队带上!”
“是!”
安排完徐扬,赵俊带着他的部队大摇大摆地开进同古城,对城防部队出示证件后,很顺利进了城。英国人的效率极高,他们一到就开始集合队伍,当然不是欢迎赵俊,而是集合队伍准备撤退。
说是队伍,有点少了,充其量就是些宪兵和印度阿三充当的警察什么的。
赵俊军衔是上校,可同古城里有英军一个少将加几个准将,根本没把他们放在眼里。赵俊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