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九章    辗转入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七十九章    辗转入滇 (第3/3页)

解除了后顾之忧。

    实际上,任命陈际帆为远征军副总司令的提议并不是老蒋先提出来了,桂系两大佬和冯玉祥、张治中、陈诚将军等人从中出了不少的力。尤其是陈诚,他虽碍于影响没有私下会见陈际帆,但是他知道老蒋将任命他的铁杆罗卓英为远征军总司令,为了让自己的人出彩,陈诚坚持己见,驳斥了何应钦等人的反对意见,终于让老蒋下定决心。

    命令传到前线,杜聿明(第五军军长,后被任命为远征军第一路总指挥),甘丽初(第六军军长)和张轸(六十六军军长,孙立人的三十八师是他手下)等人均没有表示怨言,论打仗的战功,他们在做这些人除了杜聿明能有一些拿得出手的战绩和人家比比,其余的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论指挥,虽然“神鹰”的战例还未能变成各军校战例,可是很多有心的军、师长们在闲暇之余最喜欢的就是研究“神鹰” 的战例,研究“神鹰”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时髦;论勇猛的话,就更没得比了,谁敢屡次深入敌后孤军奋战?谁敢以区区七人之力与日军特种部队作战并最终歼灭之?

    如果陈际帆知道身在滇缅前线的远征上下官兵听到“神鹰”入缅作战的消息时那种兴奋的劲头,估计他这辈子都会因为自豪的。

    积贫积弱的中国在这个年代需要英雄,需要偶像,百战百胜的“神鹰”已经在无形中成为中国军人们的偶像,能够与“神鹰”并肩战斗,中下级军官们如何不兴奋?

    此刻在昆明有一个人更兴奋,因为全昆明只有一个人见过“神鹰”七个人,这就是刚刚从印度、缅甸、马来西亚等地考察回来的林蔚,他受命在昆明组建军事委员会驻滇参谋团,对于陈际帆一行的到来,林蔚倍感高兴。

    正在国内的史迪威刚刚监督一批援华物资上船到印度,就从美国驻重庆的使馆得知了“神鹰”主动请缨参加远征军的消息,“真是一群不甘寂寞的年轻人,愿上帝保佑他们!”

    史迪威已经被罗斯福总统全权任命为中国战区的负责人,未来的盟军缅甸战场总司令,负责援华物资的支配。史迪威不厌其烦地给总统讲解中国的这支部队,“这是一支军事素养不逊于世界军事强国的军队,只要他们装备了和他们自身能力相匹配的武器,那么,我毫不怀疑,我们会取得缅甸战场的全胜!”

    总统先生现在也是心力交瘁,自美国参战以来,在太平洋上屡战屡败,要不是仅存的四艘航空母舰,恐怕日本人现在已经到达加州海岸了。国内士气低落,士兵普遍没有上过战场。更严重的是,增加的军事订货,除火炮和步枪外,其余的产量还没有明显的提高,在这个时候,美国人拿什么和日军决战?只有拖!具体点说,只有靠中国拖住气势汹汹的日本人,为美国的战争准备赢得时间。

    “亲爱的约瑟夫,你要记住,美利坚合众国不是为了维持罪恶的殖民体系而参战的,英国人有自己的打算,首相先生以下的将军们都瞧不起中国人,可是只有中国人才是东方最可靠的盟友。”

    “总统先生,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士兵,可是他们的指挥者却是一群争权夺利的家伙。也许,只有‘神鹰’可以例外,我郑重向总统先生申请,授权我以缅甸盟军司令的身份自行决定是否该对中国军队进行援助。”

    “这个嘛,我只能批准您对于中国军队中的勇士实施特别援助计划,其他的还不行。去吧,美利坚合众国需要了解他们的盟友,特别是他们的领袖。另外,中国政府军以外的共产党军队也要关注,现阶段,只要是能打日本人的军队,都是我们的朋友!”

    从重庆到昆明这一路,群山绵延的云贵高原上不见任何太阳,天上随时都飘着那种寒气逼人的毛雨,远远望去,周边的山上像是被厚厚的云层包裹一般,朦朦胧胧的。“神鹰”特种部队组成一列浩浩荡荡的队伍向南行进着,队列中计有卡车6辆,大车34辆,美式吉普8辆,部队600多人。

    到昆明时,已是1942年的元月。驻昆明的周邦彦率“神鹰”先期到达的独立师营以上军官前往迎接,同时,远征军驻昆明的高级将领杜聿明等和驻滇参谋团团长林蔚等人得知消息也前往迎接。

    见到陈际帆等人一脸的疲惫,民国的这些将军大佬们没有过多的谈话,简单介绍一下后,目送六百多浑身湿透,双脚泥泞的部队到驻地暂歇。

    陈际帆等人刚到昆明的第二天,林蔚便差人来请,说是远征军军长级将领在滇池畔设宴邀请远征军副总司令、胡云峰参谋长二人共商军事。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二百七十九章 辗转入滇)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