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家宴交锋 (第3/3页)
能救人,自己还有可能被拖下水,到时候大家一起溺水,同归于尽。委员长是希望一个能切实有效解决政府经济问题的安徽呢,还是希望安徽步后尘,通货膨胀民不聊生?”
“发行货币,其实是进行的一场小小的改革,改革成功了,可以推广到全国,失败了,也只是在安徽一省,根本不会伤筋动骨。我之所以批准发行货币,是因为不能被贬值厉害的法币同归于尽,真要那样,安徽尚且自顾不暇那还能反过来支援中央?”
蒋介石似乎有些松动,他对经济本来就是外行,全赖孔祥熙自他上台起就专心为他理财,这段时期的物价飞涨老蒋当然知道,只可惜拿不出什么手段,再说孔祥熙的政策也让他在短期内得到新编练的部队的军饷。可是陈际帆说的似乎也有道理,安徽现在是粮仓,如果拖垮了有什么好处?
不过陈际帆没有终止他的话,而是继续反击:“经济和军事至少在一点上是相通的,那就是因时而异、因势而变,您孔院长在美国学经济,那么我请问,中国的现状和美国能比吗?过去十年您的政策为国民政府经济复兴(俗称‘黄金十年’)做出不少贡献,可今天能和过去比吗?”
孔祥熙很不耐烦地解释道:“正是因为今天政府物资匮乏,又要优先军事,所以才更要坚定不移地执行既定政策,你们懂什么?”
“处在战争中仅仅是中国一家吗?英国人没有被天天轰炸?没有被潜艇封锁?苏联人在战争的前半年就失去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产粮区和油田,可是谁又像您孔院长那样搞得民不聊生?说到底,滥发货币就是对老百姓的掠夺,竭泽而渔迟早是要出问题的。”
“说得好听,为什么你们在安徽断然拒绝与重庆这边的生意来往,并且在银行、贸易等行业进行自我保护?这不是闹独立是什么?”
“孔院长所指我不明白,迄今为止政府没有和我们签订过哪怕一纸协议,至于您说的贸易来往,恐怕是指贵公子的七星公司吧?其他公司都遵守以黄金美元结算的协定,唯独七星公司例外?难道就是因为他是贵公子开的?还是它代表政府?安徽的物资是用来支援抗战的,不是拿去为少数人投机发国难财的!”
孙夫人在一旁听得痛快啊,孔祥熙和她大姐还有孔令侃等人,还有她整个宋家家族,据因为身份特殊,发了多少国难财?
陈际帆大约也觉得这些话对老蒋刺激太大,于是缓缓口气对老蒋说道:“委员长,金钱本身是打不走日本人的,钱也不是执掌国家政权的主要条件,民心,只有基层民众的支持,才是长治久安的根本。如果老百姓都吃不上饭了,他们哪里会有热情再支援抗战,难道他们就不会对蒋委员长您心怀怨言?孔院长施政失察,现在不但不思整改,反而在这里推卸责任、责难抗日功臣,请问这就是泱泱大国行政院长的水平?”
宋霭龄“啪”一拍桌子:“孔院长之所做,还轮不到你们这些人来指手画脚,你们试图独立在政府之外发行货币,请问是谁给你的权利?”
陈际帆不想理她,学历史时他对宋霭龄就没什么好感,所以陈际帆慢悠悠地说道:“这个问题我已经对委员长解释过了,至于您孔夫人,如果今天真是私人聚会,我就不再回答了,国家大事讲多了也不好。”
“你!”
“好了,”胡云峰站起来道:“我也说几句,总这样争吵也不是办法,我们不想过多干涉政府的财政政策,远征结束后,请委员长授权一个机构到安徽,双方详细商谈物资贸易、金融投资方面的事宜,安徽那边毕竟是特区,所做的一切只要是为了抗日,就请孔院长少一些责难,多为国计民生考虑。国家远征在即,我们希望能紧密团结在以蒋委员长为核心的政府周围,共御外侮。”
老蒋一看也吵不出什么结果,外面就是人家的部队,难道还要翻脸不成?当务之急是利用这支部队在远征中起到作用,老蒋决定当当和事老:“胡参谋长说得对,国家要团结,才能战胜日本人,庸之,远征结束,政府是该到安徽好好考察一番,毕竟是中央政府的辖区嘛?”
老蒋的话孔祥熙哪还不明白?这是让他住嘴,以后再慢慢来,只要他们承认是国民政府的辖区就好办。
不过,老蒋也看出来了,这陈际帆绝不是一个好对付的角色,文武兼备,甚至还更出色,只要他不站错队,国家完全可以给他政策支持,让他去打日本人,华北那些地盘,放在“神鹰”手里总胜过在共产党手里。在“神鹰”手里,政府还能有些好处,在共产党手里啥也得不到。
老蒋心里暗自长叹,人穷志短啊,自己什么时候混到看别人脸色行事的这一步了。不过他知道,这种毫无意义的谈话该结束了,这七个人早点去云南,他们不是很能打吗,就让他们去打。
老蒋制止了双方的争吵:“大敌当前,政府上上下下都要团结,孔院长说安徽准备发行货币,不是还没有付诸行动嘛,你是行政院长,完全可以派人到安徽指导,只要对抗战有利,改革以下货币有何不可?不利于团结的话就不要说了。”
“是!”孔祥熙窃喜,老蒋暗示他,发行货币你可以参与嘛,着什么急?
“孔院长,‘神鹰’军团的特种部队是我亲自点名的精锐部队,远征在即,他们要担任重要任务,我要把最好的装备都给他们,你就写个条子,让他们去领一点军饷,皇帝还不差饿兵嘛,装备方面,在出征之前找何部长领。来来,为了远征胜利,干杯!”
老蒋把话说死了,大家很不情愿举杯喝下后,这场唇枪舌剑的家宴总算快结束了。
不过有一个人对陈际帆在经济方面的魄力很是崇拜,刚才的辩论也坚定了他内心深处的理想,他要帮助父亲,在经济战线上战斗,为国家,更为父亲分忧。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二百七十六章 家宴交锋)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