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三章    保国同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七十三章    保国同盟 (第3/3页)

能指挥好三四十万人的部队,可是行政、民生方面,没有一个有组织的机构来统一协调所有人的想法,其结果只能是扯皮推诿,到最后很可能还会翻脸,到时候根据地不稳,“神鹰”也不可能去南征北战,为国家的强大征战。能守好自己一亩三分地就不错了。没有根据地的“神鹰”,在国内就不会有发言权,在国内没地位,国际上也就没人搭理了。

    几个人在饭桌上激烈地争论着,钟鼎城、高焕捷等人觉得要慎重,可胡云峰、赵俊都觉得加入一个政团形式的组织对整合安徽各界是有好处的,无论战后国共之间如何,一个有力量的第三方势力对阻止国民政府挑起内战还是有分量的,一旦这样,就可以为国家赢得几年的喘息机会。那些曾经丢失的土地和尊严,一定有机会拿回来!

    胡云峰说:“我们如果加入,有两点必须注意:一,不当头!孙夫人是最好的人选,大家都没意见;二、重新修订纲领和组织,像这样松散的组织根本就不适合在政治舞台上出现。”

    “参谋长说的不错,可现在还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事情得分轻重缓急,现在最重要的,是给远征军当好参谋,其次是应付老蒋。这样,咱们七个人先表个态,是否主张加入这个政团,咱们都是平等的,不用管别人的意见,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表态。”

    陈际帆没想到的是,经过大伙深思熟虑,最后居然是一致同意加入宋庆龄先生创办的“保卫中国同盟”。陈际帆问:“理由呢?”

    这回是罗汉开口了,“我是东北人,部队里还有东北人,咱们将来还要打回东北,不能让苏联人在乘人之危占便宜,想通了,在不反对中国共产党的情况下,多打仗,多为后世子孙造点福。”

    “好!等把缅甸的事弄完,咱们就操作这件事!”

    孙夫人送走他们后不久,邓大姐就告辞了,虽说私人关系不错,可孙夫人当着自己的面邀请陈际帆,这份信任很沉重,她也要赶回去给周先生汇报此事。

    孙夫人有些失望,她看不透这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们在安徽手握兵权,内有民众支持,外有华侨国际声援,政治气象清明,经济蒸蒸日上,军事上又是百战百胜,可以说蒋介石拿他们都没有办法。

    可这些年轻人并不迷恋权力,他们放心大胆地将安徽的教育、经济、资源、实业等权利都让了出来,这说明他们并不是瞻前顾后之人,可为什么他们会婉言谢绝自己的邀请呢?

    廖梦醒看到孙夫人不太开心,身为“保卫中国同盟”中央执委的这个年轻人(1904年生)一语点醒:“夫人不必担心,其实他们已经有加入的意思了,只不过还有些顾虑。”

    “何以见得?”宋庆龄急忙问道。

    何香凝也催促:“有什么话就说,不要让孙夫人着急。”

    “是是,”廖梦醒看起来很得意,“夫人,现在的保盟纲领和组织根本不适合人家,不,应该说是不适合他们的政治诉求。”

    “他们还有政治诉求?国内很多人都说人家只是留洋的军人,一腔热血是有的,可政治上就是一张白纸。”何香凝不解地问道。

    “说这话的人才是政治幼稚,梦醒说得对,陈际帆有非常强烈的政治诉求,从今天的谈话中我能感觉得到,不过他们并不谋求独立执政,言语里好像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抱有希望。我很疑惑的是,他们为什么不申请加入呢?”宋庆龄也疑惑了。

    “孙夫人,母亲,二老没听见陈际帆在夸赞共产党之余透露出担忧吗,真应该让我弟弟来听听。陈际帆的心思似乎并不在国内,他是个军人,估计是希望国内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他好率领麾下部队光复国土,重塑华夏辉煌!”

    “好一个重塑华夏辉煌!”宋庆龄茅塞顿开,“这不正是中山先生毕生所求吗?”

    “夫人,您是不是担心陈际帆会像当初的陈炯明那样说翻脸就翻脸,其实不会的,看一个人,可以听其言察其行,他没有必要把安徽的权利让出来,他完全具备做一个新军阀的条件,可是他没有。我建议召开保盟中央委员会,把这个事情提出来慎重讨论。”廖梦醒很郑重。

    “是要慎重讨论,如果有可能,保盟总部可以迁到安徽。那里是一片净土,胜过重庆何止千倍!”

    “我们快点吃饭,晚上我还要到大姐家去一趟,到底是年轻啊,一进重庆就得罪了我大姐,这以后工作还怎么做?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二百七十三章 保国同盟)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