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昂首赴渝 (第2/3页)
陈大庆一直以为,他们三十一集团军很能打,台儿庄战役要不是自己这边在关键时候给鬼子侧背发起致命一击,光靠川军桂系能打赢这一仗?就连日本人对他们汤司令也要高看几分。现在看来,和让人家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怨不得蒋委员长一反常态下令各战区部队要搞好安保。搞什么安保?人家连特种部队都能干掉,还有谁敢来扯神鹰羽毛?
陈大庆把自己的车让出来后,部队前呼后拥地把“神鹰”特种部队全部接到军部驻地。都是军人,二十九军这些兵崇拜至极,一路上对特种兵们问这问那,胆大的还偷偷摸了摸他们的重机枪。
在二十九军养伤才一天,他们七个独立干掉鬼子特种兵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传开来,三十一集团军司令汤恩伯已经飞到重庆,但是三十一集团军还是发来慰问电表示表示。
老钟的伤没什么大碍,虽说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康复,但由于有充足的药品和医疗,问题也不大。
老蒋在重庆很快就得知了他们遇险的消息,发电将陈大庆一顿训斥,有来电安慰陈际帆,说缅甸远征在即,让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速来渝商议云云。
陈际帆也很知趣,立马回电感谢委员长及各位同僚的关心,尤其提到了二十九军军长陈大庆给他们提供了很多帮助,请委员长向汤恩伯司令官代为转达他们的谢意。
不提汤恩伯还好,提到汤恩伯老蒋气不打一处来,他把汤恩伯叫到官邸,把电报狠狠往这位老乡的面前一丢,“你一个集团军都是饭桶吗?两百多日本人钻到你眼皮底下都不知道?幸亏人家找的是陈际帆,否则,要你的命还不是轻而易举吗?”
汤恩伯汗涔涔的连声认错。
“陈际帆会做人,给你把住了面子,可是其他人会怎么想,把你放在河南,不是让你去当土皇帝的,就是要做曹操,也要做点事情地。”
这话太重了,汤恩伯哪受得了。“校长,校长,我知错了。我改,我改。属下万没有非分之想啊。”
“你是我最信任的人,国难当头,你要争口气,不然我如何服众?党国什么都缺,集团军司令是不缺地,你好自为之。”
“是,是!属下告退!”汤恩伯边说边掏出手绢擦汗,准备离开。
“慢着,你告诉陈大庆,让他重兵护送陈际帆一行出境,再有差池,你就到贵州去招兵。记着,你做不了曹操,还是在河南好好当你的岳飞。”
(注:汤恩伯不是黄埔生,他是北伐元老,和老蒋是同乡。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任过职)
正如陈际帆所说,老蒋虽然与英国人签订了保护滇缅公路的协定,可心里也很没底,要知道,他好不容易靠美国援助武装起来一点部队,就这么投进缅甸这个啥也看不见的黑窟窿里,着实有点舍不得。
而英国人的态度很暧昧,迟迟不愿意中国军队进入缅甸作战,结果数万大军等在滇缅边界无所事事,第五军军长杜聿明一天来几遍请战电报,让老蒋更加心烦。缅甸是一定要去的,日本人占领了越南、香港、泰国,连老蒋都知道他们下一个目标就是缅甸。缅甸若再被占领,老蒋真的要崩溃了。不知怎么的,身为一国领袖的蒋介石居然希望早点见到陈际帆和他的部队,好像见了他们,心里就像有了主心骨似的。
有了最高领袖的指示,途中各战区的部队不敢怠慢,就像传接力棒似的一站接一站地将陈际帆他们送过来,部队到了陕西和四川交界处的万源,陈际帆见到了等在这里的“神鹰”特种部队,七个人决定将部队收拢,率领自己最值得骄傲的部队昂首进入重庆。
“神鹰”军团即将到达重庆的消息早已传得沸沸扬扬。不光是蒋介石,军事委员会的高官,如何应钦、白崇禧、陈诚等人都很希望能早点见到陈际帆,这其中拉拢的有,为自己战区部队谋利益的有(“神鹰”辖区有粮食和其他物资)。而第五军、第六军,第66军的高级将领们也在此时奉命赶回重庆,参加滇缅路作战会议。
陈际帆的老朋友,同乡加兄弟新38师师长孙立人在昆明见到了先期赶到的“神鹰”独立师,当他得知自己的老部下苏靖威因妹妹生病暂时不能来时,有些失望。不过他也很欣慰,见到了在武汉南郊兵营里的几十个伤兵。从他们嘴里知道了当初的88人,现在只剩下五十多,有三十多个在历次恶战中为国捐躯。现在来到昆明的是其中一部分,其余的不是在特种部队,就是在其他旅担任军官。
孙立人看到这些已经是营长、连长、排长的老部下,当初在武汉的那一幕又回到脑海。三年多的恶战,这些本来已经被他遗忘的基层士兵如今不仅靠军功层层升级,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几乎是百分之百接受了正规的军校教育,比当初当兵的时候成熟多了。
孙立人宴请了自己的老部下,特别找来师里当年和他们一起在兵营里的战友作陪。席间孙立人很高兴,他首先感谢这些老部下为税警总团增了光,给弟兄们长了脸,然后仔细倾听他们讲述参加的每一场恶战。
孙立人听得佩服之极,看来自己这个同乡老弟年纪轻轻就做到了陆军中将,当真是名不虚传。好男儿就应该沙场建功!
本来,孙立人听说陈际帆要率部队参加远征作战的时候,心里扎实兴奋了一把,倒不仅仅是因为想念,而是因为有了“神鹰”军团的协助,前途看起来不至于那么灰暗。他们这些即将参加远征的部队师以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