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章    战火桃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二百六十章    战火桃源 (第1/3页)

    发展委员会的成立,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专家的鼎力支持,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有过留洋学习的经历,曾亲眼目睹了中国的孱弱和帝国主义列强的盛气凌人。回国后本是抱着“科技强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理想,无奈国内先是军阀混战,后又逢官僚主义、贪污腐败横行。

    直到抗日战争爆发,他们才总算找到了救国的门路,可是在达官贵人蜂拥而至的重庆、在纸醉金迷的重庆,专家们迎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是陈际帆给他们创造了这个机会!

    陈际帆没有在发展委员会里安排军队背景的任何一个人,人事权和财政权全部下放,他只提要求,按照发展委员会提供的预算提供资金和其他力所能及的方便,在这种充分信任的基础上,专家们压抑已久的热情终于爆发了!

    首先是白湖农场,可耕作面积增加了百分之五十,粮食总产量增长了一倍,农村卫生事业,农民教育,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和科技推广辅导得到切实有力的加强。由于农业产品在战时的特殊性,发展委员会虽然对粮食、棉花、猪鬃等物资实行统购统销,但是价格很公道,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土地改革试点开始运作,从白湖农场到枞阳、无为、舒城等南方富庶地区到宿县、灵璧、蒙城等皖北平原,大量的无主土地实行承包租种然后挂牌售卖的形式,安置了大量的原佃户和外来难民。

    尽管有专家认为制订禁止土地流通的法律迫在眉睫,但陈际帆坚持认为,法律不应该由政府制订,而应该有辖区人民选出的代表进行立法。在此期间,只能暂时允许这种现象存在。

    农业的稳定,带来的是人口的增加,商业贸易的繁荣,以前极具垄断性质的供销合作总社被改组为大型股份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彻底分离。而除了煤炭、电力、矿山、铁路、邮政、盐业、粮食等行业暂时由政府垄断经营外,其余行业都向民间资本放开。

    当然,事关未来战略的冶金、机械、钢铁等行业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其资金来源是由安徽发展银行(“神鹰”军团出资)为媒介,通过向社会募集债券的形式筹集而来。

    由于全国各沦陷区生产水平下降,物资匮乏,物价飞涨、失业严重、土地荒芜,所以安徽成了全国的香饽饽,商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到安徽,从这里买进大量物资到各地高价出售,所以,安徽的资金显得非常充裕。有了钱,投资的项目得以顺利进行,在专家的精心规划下,在工人们日夜不停的工作下,基础工业开始萌芽。

    几个月之内,就建成中型铁矿6座,铜矿一座,其他金属矿一座,淮南地区的煤矿产量翻番。从安庆到淮南的公路全线得到修缮,安庆码头、合肥、巢县水运码头容量增加,合肥火车站的机车编组站建成,大型货场即将完工。

    建成高炉一座,焦炭厂开始生产。水泥厂、硫酸厂、合成氨综合工厂、炼钢转炉等正在淮南筹建;蚌埠、巢湖地区的民营工厂开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缫丝,棉纺、面粉、制碱、火柴、印染、皮货加工、成衣、制鞋、印刷等民族工业成体系地集中,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工业的旺盛投资,自然会让商业变得更加红火,街面上每天都会有新的铺面开张,公司注册登记的速度越来越快,私人承包的运输公司、建筑公司开始运营,各种小作坊不计其数,游走于乡村城市的游商每天都会有山货、农产品收上来……

    与工商业热火朝天相比,文人们也不甘示弱,几个月内,在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报纸、刊物新增十几家,各大媒体在淮南、安庆、蚌埠等地纷纷设立记者站、办事处。

    “饱暖思淫欲”,各种茶馆酒楼,西餐厅、咖啡馆争相开业,甚至舞厅夜总会等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

    社会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不但超过了陈际帆个人的控制力,也超过了专家们的道德底线。[.la 超多好]思想相对单纯的专家们对这种现象要么是深恶痛绝,喝令禁止,要么是一声叹息,充耳不闻。可是社会治安、民间各种纠纷也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有报纸甚至撰文说道:“这个曾被誉为战火之中的世外桃源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退化为第二个重庆,无政府状态下的安徽,将从底层看不见的地方开始腐蚀,进而蔓延到商界、政界,最后是军队。战无不胜的‘神鹰’军团会毁灭在温柔乡中吗?”

    陈际帆有幸看到了这份报纸,对腐败他是感同身受的,这个东西一旦蔓延开来,就会想传染病一样从表层迅速侵蚀到肌体,最后积重难返。靠杀鸡儆猴的办法不但止不住这些前贪后继的家伙不断往前的脚步,而且会牵扯大量的精力。陈际帆知道,现在单单靠喊几句振兴中华的口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定期的学习也不会长久。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建立比较完善的法制体系,让司法系统彻底独立,让人民也有说话和监督的权利。

    他感觉,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保障刚刚开始的经济振兴,这个政权不能复制重庆模式,由上而下指派官员,然后由军队作为强制力量保证其平稳运行,这种模式看起来效率很高,实则蕴藏着巨大危机。

    走访很多专家的结果,大都认为美国模式比较适合此时的情形。就是首先建立议会,由各政党、团体和人民代表选出代表召开议会制定法律,然后是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在法律的框架下执政。

    “三权分立”?这个词在陈际帆读中学的时候还是政治书上一个遥远而有点万恶的词汇,可是来到这个时代,亲眼目睹国民政府的腐败和独裁,亲眼目睹底层百姓所受的种种不公平,善于总结和思考的陈际帆开始倾向于这种模式。对陈际帆而言,他的理想就是:在安徽,国民党也好、共产党也好,其他如民主政团同盟等组织都是平等的,都可以在议会里通过选举占有合法席位,都可以用提案的形式通过对自己代表的阶层的法律。允许人民重新有游行示威、集会结社和出版等自由,土地、地租、工资、利息等最敏感的领域,将有切实可行的法律作为保障。

    思考完这些框架后,陈际帆站起来伸了一个懒腰,这玩意儿比打仗难多了。可是陈际帆知道,他们打仗到底是为了什么。只是单纯地为了杀日本人报仇泄愤?还是通过不断扩张的武力去朝着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大国奋斗?都不是,归根结底,是要让中国的同胞都能过上安全、健康、富裕、尊严的日子,这才是军人奋斗的最终目的。不然,和军阀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陈际帆相信,单靠武力不但不能说服蒋委员长和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之间的内战,甚至最后还要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