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不卑不亢 (第2/3页)
任何理由与一个向我们提供援助的国家终止合作。”陈际帆不卑不亢地答道。
胡云峰对二战史很熟,他也插话道:“据我所知,德国进攻苏联后,美国紧急实施了《援助法案》,给苏联送去了巨额物资,从这一点上讲,德国的确是西方国家共同的敌人。而邱吉尔首相和总统先生之所以援助苏联,是担心苏联人支持不了多久吧?”
说到这里胡云峰和陈际帆、高焕捷相视一笑。
史迪威忽然觉的对面这三个中国人笑得有些诡异,他和旁边几个同事都没明白,只是静静地听着下文。
胡云峰接着轻松地讲道:“我们三个可以向全世界保证,苏德战争,德国不可能胜利!”
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了吧,史迪威这些美国人可不怎么相信。要知道,此时离苏德战争爆发已经两个月了,德国的装甲军团势如破竹,短短两个月就像苏联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丢盔弃甲。(北线占领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俄罗斯的大部分领土,兵锋已经逼近列宁格勒;中线更是夸张,歼灭了苏军四十多个师,缴获火炮、坦克几千,前锋已经锲入到莫斯科正西方的斯摩棱斯克;南方战线,德军向乌克兰推进了300多公里,正在准备合围乌克兰首府基辅和这里的60万苏军。)
这种情况下,饱尝闪电战滋味的西方国家自然是不看好苏联的,就像当初他们不看好中国一样。[.la 超多好]
“请恕我说一句对西方人不敬的话,”胡云峰也不卑不亢地说,他很想借这个机会给狂妄的西方人上上课。
史迪威茫然地耸耸肩,“参谋长阁下请说。”
胡云峰当然不会客气,“西方社会对战争的认识还是很肤浅的,一般来说他们只看到实力,或者说只相信实力。所以在战争初期,他们不会看好实力稍弱的一方,当初全世界都不看好中国,认为中国甚至不能坚持三个月,后来又说中国坚持不了一年,可是现在,我们依然在坚持。敌后的八路军现在已经有几十万,新四军发展到十万人,政府军依然能集结数十万部队和日军进行会战,日军还是之占领中国少数交通线和大城市……”
“胡将军,德国不是日本,德国有全世界最精锐的装甲部队,他们有全世界一流的参谋体系和职业军人,他们的军事工业的先进程度就连美国也比不了。”
“可是苏联也不是中国啊,”胡云峰说,“大家也许忘了,苏联有上亿的人口,两千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纵深,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实力,德国人能造的东西苏联人也能造,德国人有优秀的军官,难道苏联人就没有吗?拿破仑当年在莫斯科是怎们败的?还有,就连我们蒋委员长都不会投降,凭什么斯大林会放弃抵抗呢?希特勒也好,你们西方政治家们也好,都低估了苏联人的抵抗意志,要知道,苏联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动员起强大的国防力量,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国家转入战时体制。2200万平方公里啊,就是放任德国的坦克自由驰骋,也要花不少时间吧?”
史迪威彻底服气了,怨不得眼前这位看上去一脸稚气的军人能够担任中国最强悍部队的参谋长,光这份战略眼光就可以让许多自诩为战略分析家的西方人惭愧的自杀。
他正要说话,不料胡云峰又接着说道:“我们多次跟您谈到中国的《孙子兵法》,这本书多次提到战争中的双方强弱是不断变化的,今天强并不代表永远强。”
史迪威一头雾水,要知道,那个时候由于中国很弱,外国人很少去重视中国古代的这本兵家盛典,就连中国人自身,不也是也学习外国为荣吗?全然忘记了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史迪威不明白很正常,中国古代动则几十万上百万的作战,以弱胜强的例子比比皆是。
“中国历史上有一次著名的战役,是两个军事实力集团之间在黄河边的战争,一方的军队有八十万,”胡云峰心想吓死你们这些老外,你们西方一个什么亚历山大的家伙带着几万人占了屁大个地方就称作是什么第一军事家,让你听听也好,“而另一方不足十万,用你们西方人的眼光来看,战争不用打了,可以投降了。可是结果呢?弱的一方烧掉了对方的粮食和马料,就是毁掉了对方的后勤,这下子强势的一方迅速土崩瓦解,弱势的一方取得战役的全胜,最后灭亡了当初强的一方。”
陈际帆和高焕捷肚子里这个想笑啊,参谋长居然拿官渡之战来忽悠美国人,要知道在他们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就知道这个战例的,一个初中生就可以说出这个简单的道理来。
史迪威这回真是彻底服了,他似乎明白了,是什么让眼前这些年轻的中国军人具均有如此自信,是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啊;他还明白了为什么在西方很多人看起来很费解的事情,在他们的嘴里是如此的轻松,原来他们在战争的研究上,早就超过了时代。如果这个国家真的有一天,重新回到世界强国的大圆桌上,史迪威不敢想象后果。
“可是我们不明白了,既然你们认为德国人不一定能打赢,为什么还要支持德国人呢?你们就不怕苏联人将来的报复吗?”
这回该陈际帆回答了:“第一,从民族感情上讲,德国毕竟在中国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过我们,我们中国人是讲‘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尽管这种帮助并不是无偿的;第二,从地缘政治的角度上讲,一个太强大的苏联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当然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更不符合英国的利益,在这一点上我们是一致的;第三,苏联人在这次世界大战中并不令人同情,它为了自身的利益和德国签订过互不侵犯条约,它趁人之危伙同德国瓜分波兰,它恃强凌弱侵略芬兰,吞并波罗的海三国。这些行径在我们看来,与希特勒并没有什么不同。说白了,都是国家利益,不是吗?”
史迪威无话可说。不过他没想到陈际帆随后会抛出一个近乎疯狂的提议。
陈际帆说道:“德国人胜利了对你们自然没有好处,可是德国人不会胜利!我可以负责人地告诉您和您的总统阁下,将来第一个反攻柏林的,一定是苏联红军!既然德国不会赢,那么一个战胜国苏联,一个更加强大的战胜国苏联对美国又有什么好处呢?它会在欧洲与美国分庭抗礼,他强大的军队甚至会成为战后欧洲所有国家的噩梦,他会把势力伸进地中海、中东、太平洋、甚至是,古巴。”
其实陈际帆还有句话没有说,苏联会把手伸进中国东北。谈判嘛,当然是要找对手的需求点了。
史迪威和他的同僚们能够被总统委以重任,在战略上自然不会是一无是处,陈际帆胡云峰说的这些,他们没有办法反驳。尤其是关于苏联的问题,总统曾委托国内战略研究专家做过详细研究,很不幸,总统花费重金得到的结论在这几个中国军人看来就像是背历史书那样简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