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七章    得道多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五十七章    得道多助 (第3/3页)

才放心。

    从合肥至淮南这一路上,史迪威透过车窗,还看见了令他震惊的一幕,中国人要么在田间地头勤劳地从事生产,要么就是成组织的在修路搭桥。

    “消灭侵略者只是第一步,我们的目标是让国家真正强大起来。”陈际帆漫不经心地回答史迪威的疑问。

    “可是你们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去赢得这场战争。”史迪威的言下之意是,你们这么穷,应该把资源用在军事上。

    “这并不矛盾,”陈际帆说道,“中国人并不怕战争,我们的《孙子兵法》上就说过,战争并不都是罪恶的,要区分它的性质。”

    史迪威是读过这本古老的兵书的,他为古代中国人在那个遥远的年代能有如此超出时代的见解感到震惊。

    陈际帆接着说:“战争要分正义的战争和非正义的战争,我们正在进行的保卫家园反抗侵略和争取自由的战争就是正义的战争,而日本人的侵略战争就是非正义的战争,中国有句话,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这个道理(这个成语陈际帆是生硬地用英语翻译过的)。”

    “可是正义还是非正义并没有一个评判标准,任何国家都可以说自己是正义的。”

    “不不,”陈际帆笑道,“公道自在人心,举个例子,苏联和芬兰的战争就是非正义的,为此你们美国人除了强烈谴责以外还冻结了苏联在美国的全部资产,可现在呢,苏联进行的卫国战争,又变成正义的战争,所以历来仇视共产主义的英国和你们不都在积极地进行援助吗?你们甚至还解冻了这些资产,允许苏联在美国购买物资。你看看,我们的祖先早就把这一切看透了。”

    史迪威哑口无言,中国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不敢想象,一个有着几千年兵法沉淀的军队在掌握了现代军事技术后会焕发出怎样的战斗力。

    到了淮南,史迪威和随行人员足足休整息了一整天,第二天才在陈际帆的接风宴会上透出美国军人的精气神来。

    宴会很简单,有西餐,也有中国菜,还破天荒地摆上了白兰地酒,中方陪同人员有军团长陈际帆、参谋长胡云峰和独立二旅旅长罗玉刚,情报处长高焕捷等四人。而新上任的副军团长则在合肥负责招待随车来到安徽的华侨人员和美方的技术人员,在他们的帮助下实现物资交接。

    宴席上史迪威不可避免地要问到“神鹰”军团今后的打算,而陈际帆则毫不讳言要将作战部队扩充至十万人,其中还要有一个坦克师、三个机械化装甲步兵师和一个空降作战旅。

    史迪威还没什么,可是他旁边那些军官们惊得目瞪口呆,因为在他们的想象中,落后的中国军队既没有像样的工业,也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现代作战理论,就是把坦克交到他们的手里,也产生不了战斗力。

    史迪威故意问道:“可是陈将军,恕我直言,不要说安徽,就是整个中国都没有生产哪怕是一辆现代化坦克的能力,至于飞机更是没有,您拿什么来装备您所说的这些师呢?”

    “拿鲜血和生命,”陈际帆正色道,“去和你们交换我们需要的装备。”

    史迪威和他的军官们一脸茫然,他们甚至怀疑陈际帆是不是喝醉了。

    “你们和日本的战争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想象一下,几十个师团的日军蝗虫一般跑到太平洋,在他们一流的海军掩护下会怎么样?东南亚、菲律宾、关岛、威克岛、荷属东印度、缅甸,最后是澳大利亚、印度甚至是夏威夷群岛。”

    “不错,我毫不怀疑美军的作战能力,可是要阻止他们,将军想过没有,需要征召多少美国青年参军呢?需要付出多大的伤亡呢?美国人民的承受力怎么样?总统的压力又怎么样?还有国会的反对党会怎么样?”

    史迪威彻底无语。陈际帆说的都是事实,甚至和罗斯福总统私底下的讲话如出一辙。

    “如果不能阻止日军,日军会从印度杀向中东,与北非沙漠上的德国人、意大利人一起夹击埃及,切断苏伊士运河,从苏联南面开辟新的战线,想想,到时候会怎样?”

    陈际帆的话再直接不过了,美方人员个个心里都清楚。此刻再听到一遍,也是毛骨悚然。

    “你们的总统没有宣战权,国会又不肯宣战,所以,战争的主动权操纵在日本方面,以日本联合舰队的实力,您想想看会怎样?”

    史迪威明白了,陈际帆的意思就是说,美国人出钱,中国人出人,共同打赢这场战争,对“神鹰”军团的理想,史迪威毫不奇怪,他甚至已经有这样的打算,只是,这样大规模的援助计划,只能通过国会,总统也无权做主。

    宴会完毕后的第二天,双方正式就未来的合作展开会谈。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二百五十七章 得道多助)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