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四章    完美收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二百五十四章    完美收官 (第1/3页)

    陈际帆命令北线罗玉刚,迅速打扫战场后,由独立第四旅和坦克部队乘胜拿下兵力已经空虚的宿县,把鬼子集中在那里的战略物资全部扫荡后,坦克部队立刻撤回至安全地带隐蔽。

    罗玉刚坚决要求坦克全部隐蔽休整,还让人把打坏的坦克全部拖回淮南。这一仗虽然坦克立了大功,可里面有很大的侥幸因素。鬼子没有防备,缺乏反坦克手段,还有鬼子的纵深浅,坦克部队没有用到后勤补充就完成了分割任务等等。

    陈际帆同意罗玉刚的请求,又命令独立二旅马上回到淮南,在淮南补充武器弹药和人员后,全体乘火车南下至合肥,在合肥换乘汽车沿公路增援安徽战役剩下的最后一个战场,也是最难打的战场。

    中线三个独立旅倚仗有利地形和鬼子两个师团死磕,现在已经是精疲力竭,尤其是正面的独立第六旅,和第六师团硬碰硬地打了十一天,部队伤亡巨大。而这一切还是第六师团在失去一个联队和炮兵之后的战绩。

    后面的两个主力野战旅稍好一点,两个旅互相配合,冒着鬼子的飞机轰炸和扫射将四十师团236联队全部吃掉后,三旅主力增援狮子凹的十三团,而独立第一旅则独自朝正面的235联队发起进攻。

    已经连续一个星期没有获得补给的日军现在只是靠微弱的一点点空投在维持,可是越到后面日军就越强悍。其实,日军在同“神鹰”作战时,已经不知不觉将自己放到了弱者的位置,可骨子里面他们又不服输,所以抵抗也比往常任何一个时候都顽强。

    在两个师团鬼子被打得节节后退的同时,“神鹰”军团本身也是伤亡惨重,毕竟,战场上是要靠双方士兵面对面厮杀的,子弹、炮弹的强度和密度都非常高,只要指挥员稍一疏忽,士兵就是成百上千地将命填进去。

    235联队现在首当其冲,全联队能战斗的只有一半,而234联队在山坡上连续对十三团冲击,伤亡代价也很高,十三团两千多人打得只剩几百,终于等到了主力的增援。已成强弩之末的234联队被增援部队两翼包上来,只得狼狈不堪地撤出。

    四十师团三个步兵联队现在已经打不动了,辎重兵和工兵也被编进战斗队伍,可就是这样还是无法扭转局势,原因是部队弹药已经快要用光了。

    只有第六师团好得多,由于神田正种的后背有四十师团挡着,而正面又是“神鹰”军团新成立的一个旅,战斗力自然要弱一些,所以第六师团在一个步兵联队和炮兵联队全军覆没的情况下,仍能够运用手里的部队打的第六旅节节后退。

    指挥部把自己的警卫部队都派上了,还是无法遏制住第六师团凶猛的进攻,独立第六旅的战士打到后来干脆怀抱炸药包滚到日军进攻队伍中去同归于尽。旅长赵达源虽然心痛自己部队的伤亡,但一想到面前的部队就是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他也顾不上那么许多了。赵达源心想只要能把第六师团全部留下,就算是自己一个旅全部砸进去也值了。

    军团长曾经对每一个团长以上军官说,要想成为主力部队怎么办?要想装备最好的武器怎么办?就只要一条路,打仗,打硬仗,须知主力部队不是装备堆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平时训练再好也只是技术,一支部队的军魂是要靠敌我双方士兵的鲜血凝结而成的。

    此话听起来相当血腥,可仔细一想是这么个道理。赵达源、黄雪涛等人在寿县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也没有什么看不开的,索性给指挥部请战,要求全旅反击。

    陈际帆怎么可能答应赵达源这种飞蛾扑火似的反击计划?第六旅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日军第六师团的对手,只要赵达源率部离开阵地,可以说要不了一天就会全军覆没。

    第六旅虽弱,但他们防守的地段是整个战役最关键的地方,日军如果能突破此地,其后就会入无人之境,可以好不夸张地说,日军哪怕是一个中队从这里突破,给“神鹰”军团造成的麻烦就会很大,他不但要牵制“神鹰”大量部队,而且还为周边地区日军集结兵力进攻创造了最好的条件,

    所以,独立第六旅不但不能出击,反而要仔细防守此地每一片树林,每一个高地。

    实际上北线战事一结束,陈际帆、胡云峰等人就开始谋划中路主战场了,参谋们伤脑筋的是,如何使用北线的战略预备队才能给包围圈中的日军致命一击。增援不是填油,不是简单地靠人多取胜,陈际帆先在想的是如何把乘火车南下的二旅变成压垮鬼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独立第二旅在淮南补充弹药给养后,全部登车南下。从灵璧黄湾打完仗到乘车至合肥,二旅官兵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只花了十多个小时便赶到了合肥城东的火车站完成集结。

    李品仙亲自到火车站迎接,但是罗玉刚没有时间和这位安徽省主席多说,部队下车后,他只是心急火燎的找李品仙解决运输问题。

    李品仙不敢怠慢,当他看见脸上虽然疲惫,但是部队斗志昂扬的二旅官兵时,他知道这一仗已经没有悬念了,中国军队,不,“神鹰”军团又要创造奇迹了。李品仙脸上酸酸的送别风尘仆仆的二旅官兵后,回去开始向桂系长官汇报去了。

    中国军队的汽车数量远远不够,后勤部邓方顺忙得焦头烂额,这种仗打下来,他的仓库存货一天天见底,有些口径的子弹消耗已经达到警戒线,而炮弹早就没有任何存货。唯一多点的就是粮食,可也仅仅是粮食,其他副食仍然短缺。

    二旅分几批运送,才在6月27日黄昏时分全部到达小关镇以北集结。二旅以为他们上来就能捞着仗打,谁料指挥部居然是让他们原地待命休整。

    指挥部的参谋们还在紧张地进行图上作业,试图通过双方不断变化的态势找到对手的弱点,陈际帆一面给正在鏖战的第六旅赵达源部下令坚守,另一方面紧急和参战的第一旅和第三旅保持联系,随时掌握两支部队的情况。

    事实上两个旅的情况都好不到哪儿去,两个旅一上来就对着兵强马壮的四十师团狠打,四十师团不但兵种齐全,而且指挥官头脑冷静,用兵谨慎,所以两个旅基本上是靠一枪一刀地拼出来。仗打到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