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战役胶着 (第2/3页)
成一没想到的是,“神鹰”的战士现在的确不怕飞机了,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不再像当初那样恐慌,虽然没有像样的防空火力,但借助树林还是偶尔能躲过飞机上射出的子弹。仍然会有不少的战士牺牲,可是所有人都没有什么恐惧感,而是一门心思想冲进四十师团的阵地搅在一起。
青木当然不是蠢材,事实上他一发现236联队被包围在大关镇南,马上就派出了一个大队步兵回头夹击公路上立足未稳的夏贤德团,而飞机更是拼命地朝进攻的一团射击,还是不是投下罪恶的炸弹在进攻队形中爆炸。
钟鼎城的头脑比较清醒,他知道在这样的地形下,仅凭几个团就想歼灭鬼子师团无异于痴人说梦,钟鼎城迅速和宋关虎通了电话,让独立第一旅在尾巴上狠狠咬住四十师团,独立三旅其余部队从夏贤德团冲开的缺口处蜂拥而入,将鬼子236联队和主力部队彻底割开。
青木师团得知236联队被分割后大惊失色,一面命令236联队和相邻的235联队同时向夏贤德团发起猛烈进攻,意图打通联系通道。而山炮40联队展开所有山炮向独立第三旅其余穿插部队全力轰击,以阻止增援。
青木现在自身难保,根本无法顾及前面的第六师团,他命令为第六师团担任掩护的前锋234联队马上向两翼的山地攻击。234联队果然不负青木成一的期望,在自己联队炮兵的掩护下,全力向东猛冲,竟然冲到了第三旅十三团防守的战役重地狮子凹。
狮子凹是牛王寨的屏障,如果日军拿下狮子凹,不仅可以向上一直冲到牛王寨威胁炮兵旅150重炮阵地,更可怕的是日军将从此掌握战役制高点,变被动为主动。一旦鬼子掌握了主动,意味着此次近乎完美的伏击战要么以血战告终,要么只能一次撤出阵地,功亏一篑。
而无论出现那一种情况,仗都打不下去。“神鹰”军团即使是主力团,对日军在轻武器上面都没有划时代的技术优势,更加上缺少装甲突击力量和空中掩护,能打成现在的战绩全靠士气、训练和情报、指挥,加上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形优势、人员装备之间的结合有比较科学,这场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
陈际帆和参谋部之所以敢于在这里以同等兵力和鬼子血战,就是基于上述原因,可是一旦地形优势被扭转,战役结果可想而知。一时间,从十三团的王大柱团长(经过军政大学学习后从营长提升为中校团长)到旅长钟鼎城再到指挥部的陈际帆和胡云峰,全部把心提到嗓子眼来。
陈际帆怒道:“老钟怎么打的仗?鬼子一个联队冲上来都不知道?”
“头,这不怪老钟,夏贤德团遭受鬼子两个联队的火力夹击,部队不但伤亡巨大,而且防线岌岌可危,老钟和宋关虎坚定地执行歼灭鬼子236联队的方案没错,只是我们对40师团的情报掌握不够,总以为他只是二流师团,其实这个师团很能打,234联队几乎全部来自日本山区,对山地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过我们,再加上在这里鬼子的支援火力很强大,鬼子一个联队冲上去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关键的是王大柱的十三团能不能顶得住。”
王大柱此刻压力非常大,他已经接到了旅长的电话,旅长的话很简单,人在阵地在。
234联队是四十师团的王牌,战斗力不亚于一等师团的联队,部队从军官到士兵都非常凶悍,而且战术非常狡猾。部队攻上去后,在离狮子凹阵地四百多米的距离上开始隐蔽。士兵们开始补充弹药,而各级军官则展开地图,寻找攻击点和可以掩护的地形。
狮子凹,顾名思义就是群山之间的一个拗口,是位于山间的一块相对平坦的坝子,拗口前有一条小路,四周全是高山,但过了这里再向上,山势开始平缓,一直到五公里外的牛王寨,无险可守。
王大柱是机枪手出身,“神鹰”初创时期,他一直担任部队的机枪班、排、连长,没想自己第一次当团长就迎来一场生死战。钟鼎城也考虑到他曾是机枪手出身,所以给他配备了全旅大部分机枪,团长这样,下面的军官自然也能将机枪玩得漂漂亮亮的。
十三团的阵地依山而设,但不是线性阵地,而是纵深多达500米的多层阵地,阵地的走向、工事的设置全部是依据各种轻重机枪的射程和角度挖设的,两侧的高地上以掷弹筒和重机枪为主,主力几乎配置在反斜面,用坑道作为交通壕连接到正面主阵地。
234联队作战经验丰富,在40步兵团团长石木贞直少将和联队长真川秀树大佐共同指挥下只休整了二十分钟就开始发起攻击。鬼子的步兵炮真是个好东西,在如此陡峭崎岖的山地还能自由拆卸,然后扛到前沿重新装配射击。
和鬼子正面作战,要是不见鬼子的炮弹才真是见鬼了,所以十三团的战士并未惊慌,安安静静地躲在防炮掩体里承受着大地的震颤。在炮兵跑的掩护下,鬼子显得很训练有素,首先进攻的一个大队各中队、小队在第一时间就把机枪快速移动到事先看好的设计点。
炮火一开始延伸,各机枪就开始对准十三团阵地进行最猛烈的压制射击,子弹凶悍地打在十三团前沿阵地,压得战士们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