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一章    讨价还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一章    讨价还价 (第2/3页)

下震惊得一塌糊涂。有的军官甚至当场流下热泪,四年了,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从日寇手里光复省会城市啊。国军高级将领们在私下议论纷纷,说这个“神鹰”军团的战斗力简直赶上一个集团军了。

    “别高兴得太早,说不定又是一个军阀。”看起来还是有人比较冷静。

    “什么军阀?人家给军委会发报了,请国民政府委派地方行政长官到合肥接收。”

    “还委派啥啊,安徽省主席就坐在边上,这不是一两句话的事嘛。”

    “这你就不明白了,这些人打仗有一套,政治上也绝不含糊,人家这是光明正大的做事,让各方都看得明白,顺便也好表表功。”

    陈际帆可不仅仅是表表功这么简单,他在给老蒋的电报上除了表明合肥应交与政府以外,还委婉地说明情况,并向军委会申请在合肥飞机场、火车站和巢湖水运码头驻军。

    老蒋此刻心情大好,合肥光复的消息传来后,重庆、成都、西安、昆明、长沙各界群众无不拍手称快,群众性大游行络绎不绝,老蒋的声望空前高涨。驻重庆的美、苏、英等国大使纷纷表示祝贺,就连与日本联盟的德国大使也派出武官表示了一番祝贺。老外记者更是把这次战役吹得神乎其神,文章中充满了对国民政府和下面军队的赞誉和期望,完全忘记了他们近期以来毫不留情地批评政府的贪污腐败。

    老蒋心情好,不等于忘乎所以,打仗他虽然不行,但是玩政治还是有一手的,其实就算陈际帆不提这些要求,老蒋也要考虑如何掣肘桂系,如今陈际帆提出的方案合情合理,行政权归省政府,他们只要求在机场、火车站等地驻军。这很好啊,省得李品仙在这里当他的土皇帝。

    “准!”说起来老蒋很惭愧,也很矛盾,这支部队是他亲自布置收编的,没想到人家这么争气,三年多来打过大大小小胜仗,又不居功,又不要粮饷,这么好的部队上哪儿找去?现在上上下下都在说自己慧眼识人,用人不疑,就连“老虎仔”薛伯陵私下里据说都对自己称赞有加。按理说,这支部队既有战功,又有口碑,老蒋应该高兴才是,如果这样,这就不是老蒋了。

    老蒋的情报系统并不差,他知道这支部队的危险性,也知道自己在陈际帆等人心目中的地位,说白了这些家伙想拿自己当汉献帝,自己当曹操。不,不,汉献帝哪有自己这份实力,自己好歹还是中华民国领袖嘛。只是老蒋对这支部队的戒心越来越重,民国军阀已经够多了,已经牵扯了他不少精力,老蒋不想亲手培养一支更强悍的军阀。可又不能逼得太紧,共产党边可是一直都不放手的,连周恩来这样的人物都舍得亲自跑一趟,还把江南的游击队交给人家指挥,真舍得下血本啊。老蒋深知共产党从来不做赔本的生意,这要一个不小心,让他们跑到共产党那边,那真成笑柄了。

    现在老蒋手里唯一能打的牌就是桂系,虽然不那么靠谱,总比没有强。让李品仙和陈际帆在合肥好好相处吧,一山不容二虎,看看结果是谁占上风?

    老蒋高调地在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议上提出自己的方案时,白崇禧当即提出反对,理由也很充分,说李品仙到合肥,二十一集团军自然也会驻军,到时候两支不隶属的部队产生摩擦怎么办,还有,万一安庆的日军大举进犯合肥怎么办?部队怎么指挥?

    这回连冯玉祥、万福麟这样的闲人委员都听不下去了,老蒋的手段并不怎么高明,可是你桂系也太明目张胆了吧,人家帮你们打下了地盘,不思好好感谢,还在这里唱高调。

    李宗仁(五战区司令官,现在重庆)见到自己的主张没什么人响应,知道局势是挽不回来了,于是顺水推舟道:“健生,我看委员长想得很周到,机场、车站是重要枢纽,交给善战的‘神鹰’军团守卫令人放心,只是我觉得‘神鹰’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军委会怎么也应该有所表示,免得寒了前线将士的心。如果军委会觉得路远不便,五战区倒是可以代劳。”

    老蒋心想你李德邻那点小算盘还能瞒过我,你想笼络人心就去,连我都收拾不住的人,能买你的帐?

    老蒋强挤出一丝笑容:“德邻不愧为国之栋梁,想得很周到,只可惜重庆深处后方,运输殊为不便,军饷武器无法通过日军占领区,也只有请德邻给五战区打招呼,给‘神鹰’军团此次参战的部队送去一些军需物资,以表慰劳之意。”

    “委员长,各位委员,”政治部长陈诚忽然笔直地站起来,“陈际帆将军深处日军后方,屡次率麾下将士和日寇殊死拼杀,这才有了今日之合肥光复,其本人更是身先士卒,先后两次深入虎穴,为党国立下赫赫功勋。我建议,军委会应当派出得力之人前去看望,让将士们知道,国家和领袖没有忘记他们,也让陈将军和他的部下感受到国家和领袖的关心。路途虽遥远,但不至于不通,俗语说‘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物资不在多,在于这份关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