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八章    领袖心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二十八章    领袖心动 (第2/3页)

脉重地。既属重地,则日寇必大举来犯。届时盟军所请、国势所逼,我国军必然出师远征。然西南热带丛林之地,语言不通,情报不明,加之英美盟国对我不屑,不能以盟友之礼平等相待,故此去实艰险万分。为国运计,为我国军英勇将士生命计,职泣血上请军委会,早作准备,早做预防,则胜利可期。

    至于职所率“神鹰”独立师,数万大军厉兵秣马,对皖北津浦沿线之日寇几番侦察,待时机成熟大举进攻收复失地。职请授予皖北诸县军政全权,筹措粮饷兵员、安置流民百姓。

    来日,国家召唤,我“神鹰”所部必雄赳赳气昂昂,杀奔西南,为国再立功勋。

    祝领袖、夫人身体康健。祝我中华抗日健儿战场胜利,屡创佳绩。

    国民革命军“神鹰”独立师

    陈际帆

    民国三十年五月十四日

    重庆的老蒋终于在半个多月后读到了陈际帆的这封言辞恳切的信。按理说,陈际帆的信是没资格上达天听的,但“神鹰”独立师本身是军委会直辖,又是老蒋亲自下令收编的,更重要的是“神鹰”独立师几乎成了全国军人的偶像,没人敢截留这样的信,所以信还是很顺利到了老蒋手里。

    黄山官邸的老蒋这段时间真是很郁闷,抗战打到现在,几乎所有的经济重镇全部丢失,粮食、石油、钢铁等战略物资几近匮乏,国统区物价飞涨、货币贬值,人民怨声载道。

    要不是汪兆铭走在前面,有时候老蒋真有种和日本人讲和的冲动,挺不下去了。苏联人说翻脸就翻脸,居然事先招呼都不打就和小日本签了什么“中立条约”,援助的事成为泡影,更过分的是,仅仅要求开放从黑海到新疆的运输线都行不通。

    而英国人更不是东西,居然在这个节骨眼上封锁滇缅公路,理由就是怕惹起战端。老蒋真是有一种打不动了的感觉。他把陈际帆的信读了一遍又一遍,倒不是因为陈际帆在信中对自己极尽褒扬,这种褒扬老蒋听得太多了。而是这位向来我行我素,不把他放在眼里的年轻将军在信中的肺腑之言让他多了一些安慰。

    不容易啊。老蒋平生最擅长的就是驭人,可“神鹰”独立师这七个他还真没把握驾驭,他曾让戴笠仔细调查这些人的家世背景,可戴笠送上来的情报简直就是一张废纸。听说日本间谍也想把他们的履历查个明白,还派特种部队搞刺杀。想到这一向严肃的老蒋都忍不住想笑,在人家面前搞特种兵这一套,这不是自讨苦吃么。

    宋美龄看见他的丈夫拿着信纸心情不错,很是好奇,这是谁有这么大能耐,让最高领袖的脸上有一丝笑容。宋美龄端了一杯咖啡过来轻轻倚在老蒋身边仔细端详着这封信。

    “夫人请看,这是陈际帆写来的。意外得很,意外得很啊。”

    宋美龄心想这是怎么了,一个中将师长的信能有什么意外的,给领袖写信表忠心的将军还少了么。

    老蒋看见宋夫人一脸的不屑,站起身来解释道:“当初收编这支部队的初衷,一来是因为其作战勇敢,杀敌有功,二来是因为新四军无孔不入,本没报什么希望。孰料就是这支在日寇眼皮底下的部队却屡破强敌,每每能给我带来意料不到的惊喜。达令,我有一种知人善用的成就感啊。”

    “知道,他居然能够说服史迪威找到我,给他们一个团的苏式武器,想来是有些魅力。”经常和美国人打交道的宋美龄知道能够让美国人佩服的人的确不简单。

    “南京失陷一直是我的心病,这个家伙只有六十多人,竟敢闯龙潭虎穴,炸掉机场、捣毁细菌研究所,让骄狂的日本人丢尽了脸,也给我出了一口恶气。在日本人重兵围剿之下,不但生存的有滋有味,还屡挫强敌,你说说,我的那些学生哪个有这种本事?”

    “话不能这么说,这样会显得你这个校长无能,再说杜光亭(杜聿明)在昆仑关不是给你长脸了嘛,还有王耀武在江西打得也不错啊(上高会战,作者)。”

    “不是这样地,身居一国领袖之高位,全军上下有哪个不是对我毕恭毕敬,什么事都请示,生怕出错官位不保,唯独这个愣头青,想干就干。你说说,一个师长把他的旅长什么的都拉到上海去大闹一场,国内有谁敢干?居然每次都是我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