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闻发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闻发布 (第2/3页)

队人数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今后师部将在人员、装备和军饷待遇上向你们倾斜,大家说好不好?”陈际帆最后大声喊道。

    这还有不好的,站在一旁的赵俊和文川浩互相看了一眼后带头激动地鼓起掌来。

    陈际帆的总结是非常客观的,同时又激励了特种部队的斗志,为部队以后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可是他目前还不能将精力完全投入到这里。

    回到师部后,他将自己在这次作战行动中的个人总结用书面的形式递交给了参谋长胡云峰,开始胡云峰楞了一下,旋即明白这是师长尊重参谋总部的权威,表示从他开始要服从总参谋部的决策,并在战斗结束后递交报告。

    胡云峰看了总结以后,为师长这种敏锐的眼光感到吃惊,怨不得当初师长能够名扬全军,感情不光是战斗素质精良,就冲着这种态度,以后“神鹰”在师长带领下哪有不经常打胜仗的道理。

    胡云峰征求师长同意后,把这份总结誊抄几份,一份参谋总部留存,一份交军政大学作为教案范例,一份下发到特种大队学习。

    这些事完了后,胡云峰没有打搅陈际帆,等师长休息好了,他提出一个建议,召集所有在淮南、巢县、定远等地的中外记者开一个新闻发布会,把歼灭鬼子特种部队的事情宣传出去,让鬼子再丢丢脸,也给其他战区的友邻部队树立信心。

    “好啊,”陈际帆一拍大腿,“我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好主意。让鬼子明白,特种兵这种高深的东西,不是他们这些倭寇能玩的,要玩老子就叫他死得难看!”

    新闻发布会这种新鲜玩意儿,一般只有重庆政府和各战区长官才会有兴致。在“神鹰”独立师辖区的各媒体驻站记者居然也能赶上,这样的大事大家自然是乐此不疲的。记者们平时郁闷得很,因为“神鹰”独立师有非常严格的新闻管制制度,没有特批的证件,无论你是《中央日报》还是什么老外媒体都无权到军队采访,甚至非军队的单位,比如野战医院、军工厂和供销社都不一定能去。

    记者们在巢县礼堂内认真地聆听陈际帆对这次战斗的叙述,生怕有一句落下。当陈际帆说到日军特种兵在无为境内种种禽兽行径时,现场一片嘘声。

    陈际帆在这里特别强调:“我们认为,日本国的所谓军人,从上到下根本就是一群野蛮的野兽,不,叫他们野兽都是对野兽的侮辱,对于这样禽兽不如的敌人,我们的宗旨就是干净利落地消灭。我们绝不留俘虏,我们绝不接受任何日军部队投降,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

    这个观点记者们再不感到稀奇,因为之前在很多公开场合陈际帆已经重复过很多遍,世界上恐怕没有一个军队主官会当着中外媒体的面屠杀战俘,这个陈际帆不但说得到,而且做得出。

    不过,大家还是非常关心最后的战局,“神鹰”有没有受到损失。

    陈际帆接着说道:“日军246名训练有素的特种兵,在我‘神鹰’独立师各部队的相互配合下,登岸不到一星期便告全军覆没,其指挥官身份已经确认,森田宪造中佐,曾经留学德国学习了两年的特种作战课程。在这里我要正告日本侵略者,多行不义必自毙!无论你们有什么阴谋诡计,在万众一心的中国人民面前都是注定要失败的。日军特种兵的很快覆灭证明,日本人对军事的理解只是世界三流部队水准,他们‘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疯狂举动只能成为世界各国的笑柄,我的话讲完了。”

    陈际帆刚一说完,在场的中国记者率先鼓起了掌,旋即在礼堂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外国记者们被这个个性十足充满魅力的中国将军折服,被他领导的‘神鹰’独立师不断取得胜利感到钦佩;而中国记者们拥有的是自豪,为自己的国家有这样一支威武之师感到骄傲。

    掌声停下来后,按惯例是记者提问时间。

    记者们首先感兴趣的是战斗过程,因为只有加上战斗过程,新闻稿的可读性才会大大增加。不过陈际帆以涉及军事机密为由轻描淡写的几句混过了关。

    《泰晤士报》记者是一个女士,叫做雪莉.特纳,她问道:“将军,几年前您在媒体面前公开批评联合王国的首相张伯伦先生,而欧洲战局也正如您当初预料的那样,德国人横扫了欧洲。我想冒昧的问一句,您认为我们英国人能打赢这场战争吗?”

    “这,应该去问温斯顿.丘吉尔先生。”陈际帆对特纳女士投以狡黠的一笑,现在陈际帆学乖了,不想再靠历史知识作弊,再说陈际帆对英国人没什么好感。不过陈际帆不忍心看这位女士失望,还是多了一句嘴:“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不屈的英国人,相信我,不,相信你们的首相先生。”

    《华盛顿邮报》是最近才派驻记者来到“神鹰”驻地的,与其他记者一样,他们一方面希望在这支神奇军队身上挖掘更多的新闻,另一方面,作为美国的主流媒体,理所当然应该在这个节骨眼上关注中国战事,尤其是关注曾经大胆预测日美必有一战的这位年轻将军。

    《华盛顿邮报》记者又一次问到日美发生战争的可能性的时候,陈际帆这回不想再回答了。他说:“记者先生,这个问题我已经说过多次,不过没有人采纳,相信到时候会见分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