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九章 酝酿改制 (第2/3页)
光是白湖农场那些矿工就有好几千,还有北边黄泛区来的,从南边偷偷过江的,开始我把他们都编为预备役,可是预备役的编制也满了,再说很多都是无家可归的,编为预备役他们也没法过日子啊。”
“所以你就多整出这两万多人来?”
宋关虎嘴上不敢说,心里直犯嘀咕,别的部队都生怕招不到兵,师长可倒好,还嫌多了。
“老宋,我没有别的意思,别往心里去,这个把月倒真是辛苦你了,我把不得部队编成上百万人,早点把小鬼子成堆的消灭,可是不行,鬼子的凶悍你是知道的,这么多人加进来,既缺乏武器装备有没有系统的训练,上了战场会死人的。”
“那怎么办?总不能再把他们赶走吧?”
“这倒不会,只是容我想想,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鬼子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了,对了这些新战士训练情况怎么样?”
“报告师长!基本的队列还行,会打枪的不到三成,其他的……”
“嗯,知道了。还有,这次到上海没弄多少美式装备,我准备全部装备一团。”
“师长,你对我真是,没的说。”
“先不忙高兴,你的一团是师战略预备队,也是师里军制改革的试点,你要有思想准备。”
“试点?”宋关虎摸摸头,这个新词对他很陌生。
“你先回去,具体方案过两天再说。”
改革部队军制的想法并非是陈际帆的一时冲动,从上海返回的路上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按照“神鹰”现在的发展的速度,就是打到鬼子投降也捞不着动则几十万上百万人的战役规模,但是陈际帆又不甘心总是这样小打小闹。他仔细回忆了成军以来所有的战斗,感觉这里面始终都有游击战的影子。当然,这和部队的后勤补给有很大关系。
既然是游击战,就得打出点新意。所以必须将现有的部队编制改一改,改来适应他的新式游击战打法。
“新式游击战?”师长的提法让胡云峰和钟鼎城很不适应,两人懵了。
“我是这样想的,”陈际帆耐心地解释,“八路军的游击战是以壮大自己,积小胜为大胜为目标的,这种打法的优点我就不多说了,但是它的代价很大,因为要不断转移,根据地不可避免受到破坏,老百姓也要遭殃,而且歼敌数量也太少了点。可是我们又打不起大战役,怎么办呢?”
钟鼎城心想师长你就折腾吧,怎么办?谁知道怎么办?
胡云峰的想法要多些,他接着师长的话题道:“说实在的,我不太喜欢国民党部队拿人往上填的打法,就拿昆仑关战役来说,机械化师调去攻山头,仗是打赢了,可老兵和基层骨干打没了。师长,说句难听的,战役级别的仗,咱们确实不行。别说是弹药补给,首先咱们这些人就不行,以前我们都是特种兵,一次作战能歼灭上百人就算不错了。经过这几年的成长,我们虽然能指挥几千人战斗,但是包括师长你都没有任何这方面的经验,这方面咱们是小学生。既然师长提出这么个课题,我就谈谈自己的想法。”
陈际帆万没想到胡云峰还真有想法,他和钟鼎城两个都急不可耐地看着胡云峰。
“这个想法很简单,就是班—营—旅,再到总参谋部。”
“哦,说说看。”钟鼎城感觉比较新鲜。
“班是整个部队的细胞,也是士兵们的家,班的火力、凝聚力和思想教育决定了整个部队的强弱,我认为应该从合理配置班组火力开始,再专门针对班长进行集训,加强班长的思想和文化水平,提高他们的单兵作战能力,这样才能够带动整个班战斗力的提升。”
“想法倒是好,可班长也太多了,全部上军校?”陈际帆问道。
“我记得董存瑞就是个班长。”钟鼎城也附和道。
“这事交给营一级作战单位,我的构想是,班作为最基层战术单位,而营就应该成为中级战斗单位,营一级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炮兵、通信兵,还应该有骑兵、防空兵、防化兵……”
“得得,打住打住,”陈际帆连连摆手,他太了解胡云峰的脾气了,只要思想的火化出现就收不住,“防空、防化咱们做不到道观。”
“听你的意思是,团级编制撤销?”钟鼎城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