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八章 世界震惊 (第2/3页)
,我们被邀请参观他们训练的时候,他们主要军官的手里有一种称作是‘突击步枪’的武器,令我们感到不解的是,他们并没有大量装备这种武器。”
“这不奇怪,中国人原始而落后的工业不可能制造,一定要把这种武器的资料搞到手,快去!不惜代价搞到手!”元首又开始激动了。
希特勒的骨子里是不可能同情中国人的,信奉丛林法则的他认为大和民族和日耳曼一样具有很多共同之处,所以他毫不犹豫地抛弃了昔日蜜月般的盟友。
法肯豪森提了一个请求,请求元首批准给陈际帆送去一些装备作为礼物。[.la 超多好]
希特勒习惯性地就要拒绝,倒不是舍不得,而是他好不容易在东方找到了他认为可靠地盟友,但是这位元首先生很快转过来了。送嘛索性大方一点,元首特批200支新研制装备部队的mp-40冲锋枪、500支毛瑟k98步枪、200支毛瑟自动手枪、捷克式轻机枪100挺和各种子弹共30万发加上五十箱m24手榴弹让法肯豪森带上。
法肯豪森不知道他的元首为什么会如此大方,难道只是为了那支虚无缥缈的突击步枪?(德国于1944年首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种用于实战的突击步枪stg-44)不过有这些东西在手,不愁交不到朋友。
除了希特勒以外,最感兴趣的当属美军,美国人一直都没有参战,对自己军队的作战能力一直没什么信心,尽管外界猜测这支部队的军官所掌握的特种部队战法来自美国,可精明的美国人动用了中央情报局几乎所有的力量在全国的军校寻找,也没有找到关于这几个中国人的任何线索,至于所谓的特种部队战法,美国人私底下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这种东西并不属于自己。不过崇尚技术的美国人立刻意识到,一场军事变革可能会因为这支特种部队而产生。
尽管国会小心翼翼地保持着中立,但军方还是找到了与总统沟通的渠道,并很快与在中国担任观察员的史迪威上校取得了联系,希望能够从更广泛的渠道了解这支神奇的部队。
至于该死的日本人,军方除了增加嘲笑的材料之外丝毫不感兴趣。
与美国人的热情相比,大英帝国的绅士们则没有把这个百年前曾经是手下败将的东方国家放在眼里,尤其是刚刚上任不久的首相丘吉尔先生。这位要奉献自己所有热血和汗水带领英国人去争取胜利的老牌政客被德国人的飞机炸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暇顾及东方到底发生了什么,再说他对中国人也没有什么好感。
至于刚刚从大清洗的运动中走出来的斯大林,现在考虑的是德国人会不会将战争的祸水引向东方,国内糟糕的战争准备让他心急如焚,对于发生在南边的中日战争,他只关心一件事,就是希望中国人能够永远将日本矮子们拖住。中国人的每一次胜利都会让他欣慰一阵子,不过他和下面大多数将军一样,骨子里并没有把中国人放在眼里。
不过,中国人的胜利还是让他很吃惊,斯大林命令驻华大使,对此事件不要有任何评论,保持沉默。
实际上,没有哪个国家有日本那样震惊,不,应该叫地震!
海军一如既往地嘲笑陆军的无能,强烈建议国会缩减经费给他们造飞机战舰,而陆军那些激进的少壮派军官们似乎又找到了发泄的理由,强烈要求追求中国派遣军两人司令官西尾寿造大将和畑俊六大将的责任,甚至还牵连了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和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几中将等在华高级将领。当然,抗议归抗议,他们尚不至于像前辈们那样进行暗杀乃至政变的一步。
可是国内舆论不答应了,以《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为首的国内报刊先是在显眼处用沉痛的语气诉说着他们的失败,随后用了很大篇幅来批评军部的无能,个别清醒的评论开始反思帝国的战略是否正确等等。
“自卢沟桥事变以来,帝国在支那尽管遇到了顽强的抵抗,但是从未在任何一场战役中成建制丢掉一个师团,而今支那人竟然大模大样地走进13军司令部取走了司令官的性命,顺便还拿走了军旗,实为明治以来帝国军队的奇耻大辱……”这是日本舆论用得最多的一句话。
而处在风口浪尖的日军东京大本营则用最严厉的口气斥责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当然,他们没有摘掉畑俊六大将乌纱帽的理由,因为人家上任才半个月,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