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百八十章    未雨绸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百八十章    未雨绸缪 (第2/3页)

、透水、坍塌等危险因素再重新制定对应的解决方案,一切就绪后才能开采。二,成立淮南煤业公司对矿井进行日常经营,重新修订矿工的工资、福利,以及事故救援及抚恤措施,煤业公司除了由“神鹰”选出的军管会控股以外,其余均参与市场运作。

    在技术改造期间,矿工的生活全部由煤业公司负责。陈际帆已经命令从白湖农场紧急调运大米过来,由煤业公司在开采出煤炭以后作价归还。

    由于有大通、九龙岗等大型煤矿的存在,淮南事实上已经是一个工业城市,鬼子在淮南投资的机械厂、炼焦厂的小型企业数量不少,不过都被没收了,所有这些日本商人全部抓起来,煤矿的矿长、监工和汉奸特务全部枪毙。

    陈际帆命令将军械修理所分期分批秘密迁往淮南,要求修理所要利用条件设计机床,发展自己的制造业,尽可能变成兵工厂。

    陈际帆是安徽人,当然知道安徽各地都有煤矿,除了马鞍山以外,江南的芜湖、繁昌、庐江、巢湖、霍邱等地都有煤矿,可如今这里缺乏选矿专家,马鞍山、繁昌等地是不用考虑的,现在部队还无法大规模过江作战,只有自己找矿,准备冶铁。找专家这个事情最后恐怕还是要落在白湖农场三位教授的身上,他们应该认识资源委员会的专家。

    实际上,陈际帆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他在白湖农场的示范、根据地的卫生运动等已经得到全国知识分子的好评,而沈宗翰、邹秉文、金善宝三位农学教授再就在写信邀请资源委员会、中国科学社等组织里的各领域科学家前来。

    当时著名的选矿专家、地质教育学家谢家荣教授就在邀请之列,这位蜚声国际的大师开始并不为所动,因为6月份时他正在云南探矿,直到10月底他回到重庆看到了报纸上的报道,尤其是收复淮南煤矿令他大为兴奋,因为在他之前的论文里就论述过淮南八公山地区存在煤矿的事例。

    他向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告假,决定轻车简从来到淮南考察一番。陈际帆忧心忡忡之时,谢家荣教授正在赶来的路上。

    正当陈际帆雄心勃勃地准备大干一番工业的时候,从蚌埠传来的一则消息,让他又转变了工作方向。

    原来是蚌埠光复以后,军管会照例没收日伪财产,可是蚌埠有百姓到军管会出示有关的契约凭据,要求军管会把被日寇抢夺的财产归还,蚌埠军管会做不了主就发电请示陈际帆。

    “这点小事还要请示?”陈际帆暗自生气,“既然人家有凭有据,就应该归还,还有什么可请示的?”

    但是陈际帆马上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神鹰”将很快失去民心、军心,这个问题就是两个字——接收!历史上国民党在日本投降后,收复大片国土、接收日伪财产的同时,贪污、行贿、掠夺、霸占、敲诈、勒索、投机、盗卖……,种种丑恶行径使得政府人心丧失。

    “神鹰”独立师决不能重蹈国民政府的“覆辙”!有关“接收”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陈际帆思来想去,在脑海里初步形成了几个步骤:

    首先是成立一个总的“立法委员会”,成员由法律专家、财务专家、当地士绅等人士组成,陈际帆可以兼任这个委员会的委员长,委员会的工作就是订立法规。尤其是要通过调研、比较,订立一部关于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