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七十七章 风卷残云 (第2/3页)
罗玉刚命令在淮南的第八团主力马上循铁路东进,务必在一个小时之内赶到西泉增援师长。自己带二团、四团主力如疾风骤雨般向寿县席卷。
寿县的工藤喜一早已没有斗志,自己只有六百多兵力,无论如何也不是如狼似虎的“神鹰”独立师的对手,所以他决定带着部队趁夜撤过淮河,向凤台县进发。
鬼子的动静早被李楚明的游击队看在眼里,李楚明没敢追,而是派人悄悄跟上,然后找一个机灵的战士迎上大部队报告情况。
独立二旅来到寿县时,游击队已经接管了县城,正在打着火把四处寻找日军来不及带走的军火物资。
当李楚明看见一个虎背熊腰脸上充满杀气的长官给他敬礼时,李楚明激动得腿有些发颤,赶紧回礼,“报告长官,寿县游击大队队长李楚明奉命接应,请长官指示!”
“辛苦了!李队长,我命令:1、部队赶紧清点缴获物资;2、抓捕汉奸;3、封存所有日本人的资产,等师长处置,有私吞公物、侵害百姓者杀!有擅离职守者杀!有私放汉奸者杀!”
安排完游击队,独立二旅马上会师东向,增援师长。(.la 好看的)
18联队和29旅团被整整挡了四个多小时,人员伤亡近半还是没能前进一步,大户木三治只好严令附近的凤阳守军增援。
可凤阳的鬼子在“神鹰”独立师独立三旅两个团的攻击下早已是自身难保,不但很快丢失凤阳的全部外围阵地,而且部队现在已经被压缩在府城镇一片狭小的地域里顽抗。
1940年10月28日凌晨4点,凤阳光复,蚌埠的南大门被打开,独立三旅未作停留,在黑夜里向空城蚌埠紧急行军。
大户少将想盼星星样的盼着凤阳的援军,可盼来的却是凤阳失守的消息,他大惊失色,凤阳失守,就意味着蚌埠几乎无险可守,大户少将再也顾不上增援淮南,率大部队向后撤去。
可是,他们回不去了。
因为他们对面的指挥官是“神鹰”独立师的最高指挥官,一个奉行“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理念的中国军人,一个在弱势兵力下都敢向鬼子发动进攻的指挥官,一个宁可伤亡也不放过任何一个鬼子的勇者。
这样一个人,怎么肯在辛辛苦苦地阻击了这么久后轻易地放虎归山呢?陈际帆得到独立二旅攻下淮南后,又见到了前来西泉镇增援的二旅第八团团长田国帧上校,陈际帆毫不犹豫命令八团立即从盘龙街、禹塘顾后面秘密穿插到蚌埠境内的老圩子一带构筑工事,堵住鬼子的去路。
“不要怕疲劳,不要怕掉队,一定赶在鬼子之前在老圩子扎住口袋,绝不能把29旅团放回去!延误战机者无论军衔,杀!”
田国帧是非常熟知这位师长的脾气的,平日里和颜悦色,对士兵关怀备至,对老百姓就像菩萨,在那些知识分子们面前像小学生。然而一旦到了战场上,陈师长就是一个活阎王,对鬼子残酷凶狠,对自己人也不客气,谁敢怠慢军令,下场一定会很难看!
田国帧知道师长的好胃口又上来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一万多部队还要让鬼子一个残缺不全的旅团逃回蚌埠,那“神鹰”在这一带也不用混了。
八团顾不上长途行军的疲劳,将身上除了武器弹药以外的东西一扔,每人只留了一把工兵铲就开始上路。
为了配合八团,陈际帆命令禹塘顾的教导团出击鬼子左翼,尽可能拖住鬼子,又命令盘龙街的特务团紧紧咬住鬼子。将鬼子拖疲、拖垮。等到29旅团好不容易到达蚌埠境内时,再以重兵进行围歼。
1940年10月28日清晨六点,日军精锐第3师团第29旅团2000余人被“神鹰”独立师三个直属团和独立二旅主力重重包围在蚌埠城南十几公里的老圩子村附近不足两平方公里的小块地域上。
中国派遣军司令西尾寿造大将很快接到29旅团大户少将的求援电报,西尾简直不相信这个事实,一个皇军的精锐旅团竟然在一夜之间沦落到如此地步,不仅淮南煤矿尽陷敌手,而且旅团主力也被重重包围,危在旦夕。“神鹰”独立师的战斗力真是太可怕了!
西尾一面命令徐州的21师团加快增援速度,一面继续调遣航空兵出击,一定要确保29旅团突围回到蚌埠。
几个飞行师团在昨天的出击中战果很小,因为天很快就黑了。但这一次是天亮,飞行员们意气风发地登上他们的薄皮飞机,准备给“神鹰”独立师一个狠狠的教训。
如果说在对鬼子作战中还有什么让陈际帆感到遗憾的话,就是“神鹰”没有翅膀,无法在天上飞,没有空中力量,像这样大规模的战役打起来很困难。按常规,自己一万多人围攻鬼子两三千人的疲惫之师,最多几个小时即可结束战斗,但天上忽然多了几十架日本飞机,自己这边又没有任何防空装备,仗打的很慢,伤亡数字也在攀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