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七十二章 卫生运动 (第2/3页)
要在包括白湖农场在内的根据地所有区域内开展灭鼠、灭蚊、灭蝇、灭蟑螂等活动;第五,就是要鼓励大规模种植中药材,尤其是像板蓝根、双黄连等;第六,对民间所有的中医、郎中都要登记,最好是成立中医学会,将他们全部组织起来,加以补贴,鼓励他们在乡村积极行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皖东行政公署上下都要重视起来,要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能力,最好能成立一个精干、高效的机构来具体负责执行。”
陈际帆听得很认真,边听便拿出笔记本详细的记录着,陈际帆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职业军人会在这个时代成为医疗卫生运动的组织者。
听完吴院长的建议后,陈际帆当即拍板,请吴院长牵头马上开始着手皖东医学院的筹备工作。然后自己赶回皖东行政公署和皖东抗日动委会(两个机构现在在一处办公)召集所有人员开会,布置任务。
要求这些政府工作人员必须立刻行动,做好以下几件事:一、组织在校教师学生、地方骨干到医院集中培训如何搞好个人卫生、如何预防疾病等知识,征得吴庆院长同意之后马上分配到白湖农场各大队、中队、小队,就地开展宣传工作;二、立刻组织退役复员的伤残军人(地方军政骨干)开会,传达会议内容,让他们回到各自乡村就地组织宣传;三、登记民间所有的中医、郎中,并邀请他们到巢县,向他们通报政府要开展预防控制疾病的决策,取得他们的支持;四、在他们的指导下,有选择地,因地制宜地鼓励种植中草药,对种植农户要给予粮食金钱补贴、要给予一切可能的帮助;五、筹备卫生局和药品站,卫生局作为今后预防和控制疾病、开展卫生工作的执行单位,药品站负责筹集资金收购、保管一切相关的中药材。
胡云峰从白湖农场回来后也没闲着,他首先向陈际帆汇报了调研情况和他的一些想法,然后也学习了陈际帆记录的吴院长的建议。
两人商定后,一致决定,将部队所有的训练工作交给钟鼎城副师长全权负责,胡云峰负责和白湖农场沈宗翰教授等专家一道,组织部队、当地农民在秋收后立刻开始农场地区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
胡云峰的计划是,以白湖农场现有的组织形式为基准,以中队、小队为单位规划两千个居住点,对居住点的饮用水源、污水排放、垃圾处理、茅房厕所统一规划修建。
成立专门的垃圾站,聘用人员进行日常垃圾处理;厕所虽然不可能修成水冲式(做梦),但是修成密封式(参照现代农村沼气池),只留排便孔,上面加盖,不仅能够防臭、防菌,还能蓄肥;堆肥地点一定要远离人畜生活区;打捞河道、湖泊中的脏乱垃圾、动物尸体;强制到每个人必须和烧开的水,每千人至少修建一个洗澡堂,洗澡堂可以鼓励承包经营,优先供应煤炭;
当然,这一切还得有一个大前提,就是,钱!由于“神鹰”独立师这个钢铁长城的存在,皖东皖中几个县的经济开始恢复,加上陈际帆他们鼓励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又有粮食做后盾,所以皖东皖中地区“神鹰”地盘上已经有了稳定增长的税源,除了部队的军饷抚恤、政府人员的工薪办公费用等开支外还能有结余,所以陈际帆已经不再像当初在小王庄那样为钱发愁了。但这绝不意味着,“神鹰”可以一下子拿出大笔钱来搞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实际上白湖农场最需要建设的基础设施,还不仅仅是生活设施,还有造堤、挖渠,完善灌溉系统,短期最迫切的还有晒谷场、粮仓等的建设,还有可供运输的简易公路等。
但是,当白湖农场开发指挥部的三位教授听到陈际帆和胡云峰的介绍后,再一次为这些年轻的军人所折服。他们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军人,从没有!
这些了不起的军人不仅投入大量精力解决了几十万人的吃饭问题,还能进一步想到预防卫生疾病这一层,愿意从本来就不宽裕的财政上拿出钱、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这样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