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百七十一章    同室操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百七十一章    同室操戈 (第1/3页)

    对于处在艰难抗战中的中国军队来说,1940年和即将到来的1941年是最困难的时期。英、德、法正忙于各自的战事无暇东顾,苏联为了避免刺激日本也削减了援华物资的数量,至于美国,虽然开始对日本实行有限禁运,但并不准备和日本撕破脸,援华法案迟迟不见踪影。

    国内战局陷入胶着,日军虽然再进行没有大规模的战略进攻,但是局部的战事根本没有间断。在占领区多次集中兵力扫荡、封锁,在前线为了改变局部战略态势发起的战事时有发生。

    国民政府被压缩在西南一块狭窄的地域,物资奇缺,交通不畅,重庆、成都等地物价飞涨,频临崩溃的经济让本就很糟糕的战局雪上加霜。前期几次大规模的会战,国民政府的主要军队兵员损失严重,具有战斗经验和指挥经验的官兵大量损失,为了弥补兵力不足,国民政府各级军队采取了野蛮的抓壮丁的做法,结果造成战斗力大幅度下滑。再加上党、政、军上层腐败现象日趋严重,商人、官僚资本等热衷于囤积居奇、投机倒把,底层百姓的利益没有得到维护,使得军心、民心渐渐丧失。

    在这种情况下,指望国民政府的军队向正面日军发起反攻是根本不现实的。

    八路军、新四军发展很快,无论是根据地面积、人口还是正规军数量都得到了质的提升,可是,由于军队数量的急剧膨胀,装备、训练、后勤、士官等没有跟上,也造成了战斗力的大幅下滑。

    当然,由于没能在短期内迫使中国政府和民众屈服,日本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国内经济已经开始呈现疲态,兵力使用也接近极限。正因为如此,日军才比任何时候都希望稳定现在占领的区域,.la [棉花糖]

    这样一来,敌后的八路军、新四军更加成了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日军恨不得将它早日拔出才好。日军已经将作战重点又外转到内,从大规模的进攻变成了清剿扫荡。

    还有一个人也在因为共产党不断壮大的实力睡不着觉,就是老蒋。前两年日军进攻很厉害,他自己尚且不能自保,根本没工夫去理睬华北、华东的共产党军队。可是到了1940年,日军不再发起战略进攻,老蒋顿时松了口气,开始把精力转向对付共产党方面来。

    当然,如果只有老蒋一个人,断不致翻起什么大浪,他毕竟离得太远。和老蒋存着一样心思的,还有地方上的实力派。有老军阀,如阎锡山,有省政府主席,如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和二十一集团军李品仙等。这些抗日时期的地方实力派一方面需要和八路军新四军合作以抵抗日寇,而另一方面,共产党抗日根据地的不断壮大也开始侵害到他们的利益。

    要知道,抗日时期的地盘尤其是敌后,地盘就是一切!就是军队兵员和粮饷的保证!八路军、新四军多占了一块,则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地盘就会少一块,这种情况下,双方这种无法调和的矛盾不可避免地激化了。

    陈际帆回到师部不久,情报处就转来一份通报,这份通报不是关于日军动向的。而是《关于新四军“黄桥战役”的通报》。

    黄桥战役?对,有这回事,原来黄桥战役就发生在这一年啊,陈际帆开始后悔自己不多背点军史,要是早知道说不定能够利用利用。对黄桥战役,陈际帆只是听过,具体的过程已经记不得了,反正这一仗是新四军大胜。

    看到陈际帆对这个通报并不太感冒,情报处长高焕捷赶紧上前提醒道:“头,这虽然是国共两党之间的一次大规模的摩擦,但里面的背景很深那。”

    “你说说看?”陈际帆也好奇起来。

    “事情和以前我们所知道的有点点出入。一方面苏北的国民党军对共产党新四军的势力充满仇视,这倒好理解,毕竟新四军的地盘、实力已经威胁到了他们的生存,可是这帮国民党也太不是东西了,据我们掌握的情报,苏北的国民党军多次向新四军的驻地进攻。尤其是这个江苏第3游击区第1分区指挥官翁达,攻下竹镇、王集等地后,缴去武器不说,竟然讲人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