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百六十九章    外援渠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百六十九章    外援渠道 (第2/3页)

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才更应该尽自己一份努力支援抗战才对。”

    “所以你就亲自回国了?”陈际帆插了句。

    “是啊,母亲有难,做儿子的说什么也要回来看看,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好。可是到了重庆越发不是个滋味。‘商女尤知亡国恨’,更何况他们这些达官显贵,可是我看到的是金钱、欲望、腐朽、堕落!那是的我啊,心里还真没个底,觉得抗战的前途一片渺茫。”

    “那您又是怎么去的延安呢?”

    “延安在重庆有办事处,经过一些开明的朋友介绍,我对延安产生了好奇,国民政府整天说他们在敌后游而不击,可是人家明明是在日寇后方发展壮大了嘛。由于我的身份特殊,蒋委员长也不好阻拦,就乘飞机去了延安。如果说到延安是不虚此行的话,那就是,哎?你猜我到延安认识了谁?一个大救星啊!”

    “您说的是毛主席?”陈际帆脱口而出。

    “对对,毛主席,那儿的人都这么叫,认识他真的是三生有幸啊,此人不仅文韬武略,更重要的是他能够用一种思想将四面八方牢牢地凝聚在一起,去为了一个目标而奋斗。此人才华横溢,不仅是他们共产党的理论家,而且他的诗词大气磅礴,文采飞扬,此人不仅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更是一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他没有留过学,可对于天下大事看得清清楚楚。最难得的是,他一心想着的是为劳苦大众谋福祉,是让中国从此强大起来……”

    “是啊,他老人家是我辈学习的楷模。”陈际帆有感而发。

    “错了,错了,这个人一点都不显老,五十来岁吧,身体硬朗的很,喜欢游泳,就是抽烟很凶,有机会真想给他带点香烟过去。”陈嘉庚说道。

    “他们那怎么样?”陈际帆似乎有些关切。

    陈嘉庚没有回答,而是用狐疑的眼光上下打量着陈际帆,半晌才说:“陈师长,据我所知,全国的军界政界都把你的这个师看作是蒋委员长的嫡系,你这这些个话要是被重庆知道了可是大大不妙啊。”

    “谢谢陈老先生的提醒,不过我们不是那个人的嫡系,我们‘神鹰‘独立师是中国人民的嫡系,是中华民族的嫡系,任何人,想要践踏我们的领土主权,想要欺凌我们的同胞,想要掠夺我们的财产,想要毁灭我的文明,就是我‘神鹰’独立师不共戴天的敌人!”陈际帆斩钉截铁地说。

    “说得好!有子如此,我中华何愁不能复兴!”陈嘉庚赞道,“不过,我在巢县看到的景象与延安又有所不同。”

    “先生请说说看?”陈际帆这回是真的好奇了,年轻人还是有些虚荣心的。

    “首先,八路军的官兵是无所谓军饷的,他们只有很少的津贴;其次,也许是地方贫穷的缘故吧,那边的人都比较朴素,吃的穿的都没有这边好,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里非常鼓励经商,据说地主也是可以合法存在的,这是最大的不同。”

    “从我个人而言,我从不任务追求物质生活有什么不对,但是唯利是图,恶意盘剥别人的劳动,甚至在政治经济地位上人为地造成不平等才是罪过。在这个全民抗战时期,我们不鼓励用暴力手段去打破一些不公平的社会现实,而是通过武力强制性地推动法律的执行。说实话,法律并不是万能的,但至少它给出了一把公平的尺子,而且,中国最终要走上法制化治国的道路,虽然这条路既艰难又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