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百六十四章    东线捷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百六十四章    东线捷报 (第3/3页)

“独立师在东线的最大规模防御战以大竹支队的全军覆没而宣告胜利结束!

    战役从早上一直打到下午,历时9各半小时,“神鹰“独立师第三旅三团、五团、炮团,淮河军区三个德械营、两个国械营一个炮兵营和师直属特务团共计15000余人在全椒西南的狭长公路上,不畏强手,灵活运用战术,成功地避开敌人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擅于近战的长处,在付出了重大牺牲后终于取得了皖中战役第二阶段的完全胜利。

    此战,“神鹰”独立师共歼灭日军一个步兵联队、一个完整建制的炮兵联队和一个辎重兵联队共11000余人,步兵67联队长兼支队长自杀,击毙参谋长岩山中佐等少佐以上军官五名,缴获12门105mm榴弹炮、36门75mm野炮,12门九二式70mm步兵炮,缴获各种口径炮弹4000多发,汽车22辆,大车300多架,骡马5000多匹,步枪8000余支,手枪200余支,96式轻机枪187挺,九二式重机枪18挺,掷弹筒160余具,子弹近百万发,榴弹两千余枚,各式物资不计其数。

    “神鹰”再一次用勇猛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打赢了这场最为关键的战斗。“神鹰”第三旅第三团伤亡接近三分之二,五团伤亡近半,特务团伤亡两百余人,南下作战的淮河军区共伤亡四百余人,有三千多名士兵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有两百多名战士伤残,再也不能上战场。

    此外,“神鹰”独立师还一鼓而下光复了自1937年以来就被占领的滁县县城,切断了华东日军赖以生存的津浦铁路。使盘踞在皖北、苏北等地的日军后勤线路完全陷入瘫痪。

    此战还彻底拉平了皖东皖中“神鹰”周边地区敌我兵力的对比,使日军从三万人下降到一万五千人,而“神鹰”第一旅三个团建制基本完好,第三旅尚有四千余人可以作战,淮河军区主力可作战兵力有六千余人。更重要的是,“神鹰”独立师开始有了成规模的炮兵部队。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西方美国等主要军事强国专门对“神鹰”的战术作了总结,认为至少从军事的角度上看,“神鹰”的表现堪称完美。整个部队有着超过时代的科学而严格的训练方法、有一系列配套的后备兵员制度和军人抚恤制度,还有看似原始,实际上非常高效和实际的后勤保障体系,以及其世界一流水准的参谋体系和军官学校,更有一流的情报网。

    但这些都远远不能概括这支部队的成功所在,主要主官的强烈的爱国热情,犀利的战略眼光、精湛的军事指挥才能和超乎常人的心理素质铸就了整个部队的灵魂。有了这种灵魂,这支部队能够在任何不利局面下都从不畏惧,都有从正面战而胜之的坚强决心和信心。

    他们在对日寇的作战中,除了士兵英勇之外,还能最大限度地将武器性能发挥到极致,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进攻,什么时候该防守,他们的防守不是被动的,总建立在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基础上,而且时常都保持着纵深的机动力量。

    他们无论在游击战、运动战、遭遇战、阵地战、巷战等都表现出了一个一流强国的军事素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比起这些常规作战方式,这支部队似乎更加擅长于特种作战,要知道这种作战样式在西方都还是试验阶段,而中国的这支神秘部队却能够把它使用的炉火纯青。

    最后的结论是,盟军如果能对这支部队施以援手,让他们的装备更加现代化,那他们可以歼灭更多的日本人,大大减轻盟军在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

    “神鹰”独立师的师长陈际帆当然听不到这些评价,因为他还没来得及给东线的官兵请功,又要马不停蹄地赶往庐江坐镇,因为庐江的战斗已经开始了。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百六十四章 东线捷报)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