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五十五章 拦腰一斩 (第3/3页)
无法和重炮媲美,收拾这里的鬼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是罗玉刚的想法,虽然榴弹很难找,但战士的生命更重要!他必须利用手中的“远程”力量尽可能摧毁鬼子的火力点。
在重机枪和掷弹筒的相互配合下,外围的鬼子死伤惨重,残余的慌忙撤往碉堡里面。部队首次攻击就得手,部分基层指挥员有些得意,正准备带着部队越过壕沟时,被碉堡上密集的机枪扫射得抬不起头来,一些战士不幸牺牲。
罗玉刚果断命令掷弹筒进行火力延伸,对准碉堡上的枪眼集中直射,所有轻重机枪一齐开火,掩护爆破小组接近碉堡。
一时间,双方子弹的曳光在夜空中交织成一道煞是好看的死亡之网,在相距一里的战场上,枪声、爆炸声响彻云霄。
枪声惊动了下塘镇内和火车站的守军。根据情报,守卫下塘地区的鬼子约有日军两个中队外加上伪军两个营,兵力总数与攻击部队相当,但是此刻的鬼子已经被分隔成互相不能支援的四块,只能被动挨打。
甚至日军脾性的罗玉刚明白,战斗一旦打响只有死命进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否则南北的日军一旦通过铁路增援,将打乱部队的整个作战计划。
所以,他命令攻击碉堡的部队要不惜且代价摧毁鬼子的这两个制高点,其余部队也要不惜代价阻击当面之敌。
鬼子在两个碉堡内分别安排了两个日军小队和伪军一个连,战斗一开始就在碉堡外分别被消灭了了两个日军班和一个伪军排,而到目前为止,攻击部队的伤亡仅限于一个班的爆破手和几个负责阻击的战士。
此刻碉堡外的壕沟成了阻碍部队前进的重大障碍,也成了爆破小组无法逾越的生死线,部队攻击受阻。
“轻重武器全部开火!搭楼梯!”罗玉刚命令。
十几架楼梯冒着枪林弹雨从四个不同的方向各自接近碉堡,战士们付出巨大牺牲后终于达成了简易木桥。为了保护木桥,又有战士被碉堡上扔下的手榴弹炸死。
见到战友牺牲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爆破小组再无犹豫,抱着炸药包就往上冲。
鬼子的抵抗尽管很顽强,但还是架不住兵力火力和作战素质都不差的“神鹰”的攻击,战斗进行至十几分钟后,爆破组终于将几个炸药包安放在碉楼下,随着“轰-轰-轰-轰”的几声爆炸,鬼子的制高点不复存在,上面的鬼子也坐了土飞机。
两座碉堡飞上了天,大大改变了双方态势,鬼子失去了制高点后,再不敢出援。各自依托镇子和火车站的地形继续顽抗。
守卫火车站的日军一个中队,指挥官看见两个碉堡被炸,立刻命令原地死守。应该说,鬼子的战术素养真是不赖,攻有攻的样子,守也能守的滴水不漏。这点比罗玉刚带来的两个营要强,这两个营在一星期前都还是游击队,战士们还缺乏正规的训练和攻坚作战的经验,这也是罗玉刚执意要将这两个营带出来的原因,部队必须经历血与火的考验才能成长!
最初攻击车站的两个连在鬼子由四挺重机枪和12挺轻机枪组成的火网下伤亡惨重,被迫停止攻击商议对策。
罗玉刚亲自带上两个连增援火车站,这里是此次破袭战的重要目标,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将它摧毁。
他仔细询问了情况后,决定让掷弹筒强袭日军正面,吸引日军的主要火力。而出身特种兵的他决定带上一个排的战士从鬼子射击的死角强行穿插。
尽管是在夜里,但到处燃烧的火光还是大大提高了双方的能见度,罗玉刚的穿插并不顺利,刚刚接近鬼子的侧翼就被发现,一部分鬼子慌忙调转枪口向他们射击。
黑夜里双方比的是枪法和武器性能,罗玉刚手里的03式突击步枪可不是吃素的,几个长短点射下来,鬼子就吃不消了。
正面的部队在掷弹筒和轻重机枪的互相配合下,开始向鬼子发起强大攻势。鬼子在一线的火力点和防线被摧毁殆尽,进攻部队排山倒海的气势也让鬼子有些气短。进攻部队很快就以伤亡几十人的代价突进了鬼子的第一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失守,残余的鬼子被压缩在很狭小的空间,又受到来自侧面的攻击,根本无法在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在掷弹筒的抵近轰击下死伤惨重。
正当罗玉刚率领的两个营向下塘镇发起进攻时,合肥、长丰以及铁路上各据点的鬼子开始闻风而动,从南北两个方向向下塘镇压来。
仗越大越大了。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百五十五章 拦腰一斩)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