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五十五章 拦腰一斩 (第2/3页)
陈际帆苦笑道:“您大概也看到了,这是我们最缺的东西,很多战士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药品抢救死在医院里,有很多优秀的战士就是这样牺牲的。”
陈际帆的话让陈嘉庚很难过,他能体会到这里的艰难,他的内心已经开始向“神鹰”倾斜,不过,一切都还要等到这一仗打完后再说。
两人大概聊了一个多小时,没有接触到正题,陈际帆本想请陈嘉庚回去后帮忙购买物资的,也没时间开口,也没有这个心情开口,他的心早就飞到寿县那边去了。
见陈际帆急着要走,陈嘉庚也没有多留,两人就像多年未见的朋友般热情道别。
陈际帆把师里的事情交给胡云峰和高焕捷两人后,带着两名警卫骑马往定远而去,他要先和罗玉刚就淮南铁路破袭作战的细节在进行仔细推敲。
北线作战的指挥官们都是一起穿越回来的战友,配合很默契,陈际帆到达定远后很快就和罗玉刚、高绿林等人敲定了攻击的具体行动方案。
攻击时间定在第二天晚上十点整,部队必须在攻击前两个小时内利用夜幕的掩护全部集结到位。寿县游击队负责清除铁路西侧淮南至合肥公路间的日军据点,重点攻击吴山镇周边地区,攻击得手后,立刻沿公路北上攻击杨庙镇日军据点,从这里打通铁路公路之间的联系;淮河军区拟用两个营参加破袭,攻击目标是下塘镇周边地区,计划完成五公里铁路破袭任务,破袭由罗玉刚亲自率领。
淮河军区主力则分为两部分,由尚长福率两个国制武器营在小罗集和双墩集之间的山坡峡谷地带设伏,阻击由合肥北上的鬼子。三个德制武器营和迫击炮连由高绿林率领潜伏于下塘镇北朱巷镇以东五至十公里地区待命,一旦长丰鬼子主力南下增援,便出手去切断其后路。剩下的部队由田国帧率领集结于下塘镇与朱巷镇之间的地域,准备给来援日军突然打击。军区其余部队则全部参与到破坏铁路中去。
计划制定完毕后,所有参战指挥官又仔细核对了细节,确信没有大漏洞后,陈际帆才静悄悄地回到寿县炎刘镇。
也许是这里的乡亲久尝被日寇祸害之苦,炎刘镇游击队发展很顺利,短短一星期,报名者竟然多达上千人,当然,即使全部收下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战斗力,能指望得上的只有当初带来的140人的原班底子和收编的二百多愿意参加“神鹰”的伪军,再加上一些有些特长的农民新兵,四百人左右。
但依照陈际帆的性格,就算全是新兵也要打,谁天生就会打仗的?不给小鬼子一点颜色,他就不知道中国人不是好惹的。
出乎几个指挥官的意料,游击队求战欲望高涨的很,听说要打仗,有枪的自然不用说,没枪的从家里把梭镖、扁担甚至是菜刀都拎了出来。陈际帆当不会让这些人在前面冒险,不过让他们组织人手在后面破坏公路铁路还是有用武之地的。
1940年8月29日夜,当华北地区八路军集中104个团对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铁路发起最大规模的破袭战的时候,远在安徽的一支小部队静悄悄地开赴到淮南铁路长丰至合肥段秘密集结。战前,参战的淮河军区已经派出了强有力的侦察力量对作战区域实施了严密的侦察,各一线参战部队对鬼子的情况可谓了然于胸。
而鬼子在“神鹰”手里吃了这么大的亏,居然还是没想到“神鹰”会来得这么快。铁路公路沿线的据点没有任何准备。
下塘镇是长丰县境内最重要的交通枢纽,这里不光是淮南铁路上的重要车站,也是周边公路的交汇点,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下塘镇是建在一个高地之上的,铁路线从坡脚通过,鬼子在铁路旁修筑了两个碉堡,相聚不到一里,各高四层,每一层都有三挺机枪,火力可覆盖周边两三公里的地方道观。碉堡外是鬼子的重机枪掩体,有沙袋、铁丝网和壕沟。
负责攻击的两个日式武器营已经通过伪装到达了各自的攻击位置。两个营的武器装备已经可以和日军媲美,掷弹筒每班一至两具,重机枪每排至少一挺,轻机枪配置到班。
罗玉刚调一个连佯攻下塘镇,两个连攻击车站,其余部队分成两组各自进攻两个碉堡。
晚十点整,三发红色信号弹照亮了漆黑的夜空,淮河军区的两个营在司令员罗玉刚的率领下打响了这次皖中战役的第一枪。
应该是第一弹,因为战斗开始后,部队集中了所有的掷弹筒对准铁路上的据点进行猛烈轰击,掷弹筒本是手榴弹的延伸,在战斗中属于曲射火力,但战士们活学活用,除了用它来对付碉堡前的机枪掩体外,干脆集中掷弹筒从四个不同的方向对准碉堡的那些枪眼和楼顶猛砸。
一时间,守卫的鬼子被砸蒙了,机枪掩体还未能来得及放出一枪就被炸毁在沙袋后面,其余的鬼子见状慌忙还击,几十具掷弹筒组成的强大火力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