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百五十四章    知己知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百五十四章    知己知彼 (第2/3页)

兵大队和一个炮兵中队,战斗力不可小视啊!”高焕捷有些担心。

    “可是这里的鬼子也不是善茬,除了长丰守军外,北面不远的淮南还有鬼子第三师团的部队呢。”胡云峰很细心。

    “这不是问题,第三师团的这些部队在枣宜会战中伤亡较大,调到淮南这边是休整部队的,昨天我在铁路旁仔细侦察过了,鬼子的列车正日夜兼程往淮南、蚌埠等地运送物资,说明短期之内这些鬼子还形成不了太强的战斗力。好了,就这么定了,首先破袭合肥至长丰段的铁路,伺机歼灭长丰这两个大队的鬼子。参谋长,你先拟定初步的作战计划,待会他们来了再落实具体细节。”

    “是!”

    其实陈际帆心里也不是很有底,这毕竟是三万多鬼子啊,就算是硬拼能够胜利,那“神鹰”也差不多完了。部队刚刚进行大规模改制,转阵地战运动战为游击战,鬼子就来考试了,这次“神鹰”是否能考及格,他真的没把握。

    胡云峰的命令是一大早就发出去的,晚饭时分,淮河军区司令员罗玉刚,副司令员高绿林、三团团长钟鼎城、警卫团团长宋关虎、五团团长邱瑞荃和白湖农场民兵训练主任苏靖威和后勤主任邓方顺野战医院院长吴庆等团营级军事主官陆续赶到师部。

    随后展开的军事会议已经不仅仅是围绕如何破袭淮南铁路那么简单了,陈际帆打算在这次军事会议上确定未来对敌作战的总方针和策略。

    当然,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大战在即,作为一师最高长官,他必须全面详实地了解部队规模、装备和训练情况,这样才能做出最符合实际的决策。各部队长官依次汇报的结果让他感到有些吃惊。

    自定远战役两次歼灭战打下来,部队能作战的人数从当初的13000余人,锐减到8000不到,弹药消耗更是严重,可经过短短的三个多星期,部队就奇迹般恢复了元气。

    淮河军区的底子是两个不足六千人的团,现在已经有了九千多人。其中日式武器营三个,每营约680人,各装备三八式步枪500余支,歪把子轻机枪68挺,九二式重机枪23挺,掷弹筒46具;国制武器共编有七个营,每营约650人,各装备中正式步枪近500支,捷克式轻机枪56挺,马克沁重机枪17挺,迫击炮12门,九二式步兵炮32门;德式武器共装备三个营,是军区直属部队,各装备毛瑟k98步枪700支,mp-38冲锋枪400余支,mp-18冲锋枪600余支,捷克式轻机枪48挺,mg34通用机枪54挺,迫击炮8门。加上军区工兵营、通讯营、辎重营和直属侦察连等,主力部队共计9700余人。地方游击队共有二十几支,共计1000多人。全军区子弹、手榴弹、和炮弹充足。所缺乏的是训练,毕竟组建时间太短,很多都是新兵。

    处在合肥—全椒一线腰眼上的钟鼎城的三团因为要担任守备任务,所以三团只是加强了原有的三个营的力量,每个营各有近700人,加上新增加的加强炮营(四门苏制野炮、18门九二式步兵炮、28门迫击炮)一个团直属战车连(四辆轻型坦克和40辆武装卡车),全团基本恢复到战前状态,共2400余人。人数虽不多,但由于部队基干力量都在,所以战斗力几乎没有下降。

    邱瑞荃的五团由于负责各地防务,所以部队也得到了发展,部队现在共编有四个营,每营600余人,全部装备三八式步枪,但轻重机枪数量严重不足,掷弹筒每营只有不到十具,子弹可供每枪平均80发,手榴弹等不足。全团2500人。

    警卫团有两个营装备美制半自动步枪和重机枪,子弹倒是暂时不缺乏,但如果打起大仗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另外又利用缴获的日制武器编有两个营,每营装备三八式步枪550支,歪把子机枪30挺,九二式重机枪6挺,以及掷弹筒每营8具,战斗力一般,最多只能作为预备役部队。整个警卫团共2400余人。

    最后一支能打仗的部队是韦毓舟的六营,在白湖农场附近已经扩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