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温室殿考校 (第2/3页)
在通读太中大夫的《亡秦论》,最近写了几篇非常漂亮的策论,就连刻板的太子洗马汲黯也夸赞太子殿下的学业大涨。”内侍谄笑着夸奖太子聪颖。
天子神情疲惫,揉着眉心缓缓说道:“朕也看了那篇《亡秦论》,别出机杼的分析观点很新颖,天子多读读要比儒生的妄言有好处,都有谁在为太子讲课?”
“只有太中大夫讲黄老,太子下令近几日儒生们不得入太**。”
听到内侍的奏报,天子皱起眉头,他本人对黄老儒学之争持中肯的态度,为太子刘彻选老师的时候,特别把笃信黄老的卫绾和儒家出身的王臧放在一起,本是想两边调和让太子各取其用,但是他没想到会提前将卫绾任命为御史大夫,进而提拔为丞相,卫绾公务繁忙完全没时间去太**讲课,反倒便宜了王臧在太子身边讲出许多令人不喜的东西。
曹时意外的出现,成功的驱赶了不讨人喜的王臧,那些喜欢大言的儒生们被清除一空,太子就越发倚重身边的人,汲黯是黄老,司马安是法家,曹时的《亡秦论》里透着浓郁的黄老派论调,偶尔有点申韩的典故出现,只不过曹时的论调更偏重于黄老而忌讳严刑酷法,属于比较温和的声音。
天子对此不太满意:“太子身边没有儒生不太好,诸子学说都要学学也不可偏重某种学,你去把太中大夫招来,就说朕有话要问他。”
过了半晌,当天子打着瞌睡的功夫,曹时在内侍的引领下来到温室殿。
天子睁开双眼望着他目光威严无比,盯着他看了好大一会儿,直到曹时满头大汗才满意的收回目光:“朕读了你的《亡秦论》写的非常好,据说你还对太子灭匈奴的想法提出批评,说说你的想法。”
曹时立刻明白了天子是借着学术提问的名义来考察他的政治倾向,同时也是判断他是否能够作为辅佐太子的可造之才。
一个人的政治倾向决定他未来的施政策略,当今天子就非常看重个人政治倾向,周亚夫不合口味又屡次与天子抬杠,哪怕他是功勋大臣也毫不犹豫的废掉直至杀掉,在政场上拼杀的人没有丝毫温情可言,走错一步就好比当年周亚夫徒手撕肉时那样惨痛。
酝酿一下情绪,稳定心神开始组织语言,不过片刻就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述自己对汉匈战争的判断,选择切入点恰恰是最重要的国本。
“太子殿下立志要集大权灭匈奴,集大权首先必须动摇太祖定下的立国之本,去岁妖言惑众的王臧之辈逢迎太子做出类似提议,假若太子殿下以废诸侯王与列侯为前奏,大权独揽挥师北上伐匈奴而取得夸天之大功,那么要动摇的国本会前所未有的多,不仅仅要废黜诸侯王与列侯,太祖立下的国策要一样样的改掉,为了执行新的国策,朝廷中要遍布鹰犬爪牙伺机而动,民间要遍布耳目监视庶民的不满声音,直到天下静谧无人敢违反太子殿下的命令,心怀畏惧和怨恨拿出最后的口粮作为军饷,卷起包袱拖儿带女奔向北方的战场与匈奴人死战……”
天子越听越不对味,不一会儿功夫眉头大皱,心情很不愉快。
凭着十几年的执政经验以及担任太子多年的留下的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