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功德—1 (第2/3页)
【是呢。缺德事干多了,容易有报应。是应该多做好事。[功德+1]】
这次,裴邺秒回......
【我可没你缺德。】
周鸢再次发送。
【我又没说你,怎么还急眼了呢。[功德—1]】
这次俩人谁也不理谁了。
丁旭出差回来后,距离那个法律援助案也快开庭了。
他们几个人在办公室里昼夜不停地开会分析,周鸢说了这几天自己研究案卷后心里存疑的地方。
显然,丁旭也是看过了的,点了点头说:“今天我们去趟案发现场。”
这个案子在公安和司法机关眼里,已经是证据确凿板上钉钉的案件。
虽然没有人证,但是有物证,做案工具上有嫌疑人的指纹,而且嫌疑人也是承认了的。
在刑事案件里,对律师而言。比证据确凿更难的,是还原真相。
案卷里提到,嫌疑人和前夫离婚后换了个城市工作,做过服务员,家政,保洁等等,但是每份工作都干不长。
而且,据笔录里记载,她性格内向,不爱跟人打交道,几乎不与同事来往。
案发前,她在商场当保洁员,除了晚上下班的时间,几乎每天都待在那个商场里。
那天,她刚好请假了。
他们来到嫌疑人的住所,是远在郊区的一间平房。
平房四周的墙壁高且平整,对于死者一个快六十岁且微微有点肥胖的男人来说,爬上去可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
他们进入案发现场后,全程都在拍摄。
丁旭显然灵活的多,试着在没有外力的支撑下能不能爬上墙壁,试了几次都爬不上去。
而死者又是个好吃懒做的人,他自然是不可能爬上去的。
那就证明,死者是从大门进入的。
如果大门紧闭,一个不太喜欢跟人打交道又对前夫恨之入骨的人,怎么可能会给前夫开门。
嫌疑人的笔录里写的是,她当时忘记锁门了。
进入院子里,院里乱中有序,嫌疑人是个勤俭节约的人,平时在外边捡到什么都会带回来。
瓶瓶罐罐,纸箱木头,哪怕是根铁棍、铁片都会收集起来当废品卖掉。
而嫌疑人的作案工具,就是一跟尖锐的铁棍,从后背插入。
周鸢以前工作的时候也不是没分析过刑事案件,但那都是纸面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