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锦洲血战三 (第3/3页)
攻克。
至此潜龙收复了所有的领土同时也成功的渡过了广陵帝即位之初所面临严峻的政治和外交危机。不过无论是胜利的一方还是战败的一方此刻都沉浸在失去军中长城的悲痛之中。真冷啊!在一处破败的茅屋里犬错喃喃自语道。潜龙历三**年三月从日曼本土浩浩荡荡出征的五十万日曼健儿如今已经所剩无几了。只有千余名忠心耿耿的亲兵始终守候在统帅的身边。其余的人马不是战死沙场就是琢磨着如何投靠到张仲坚的门下。在朝廷的政治斗争中失势又在战场上失去军队的犬错无论如何都不是这些攀炎附势者继续效忠的对象了。
神志迷离的犬错似乎又回到了少年时代。身为草原自由骑士的自己在游历中遇到了大可汗还有许多一样志同道合的兄弟。为了草原不受欺凌为了亲人不受迫害热血沸腾的年轻人拿起了武器向强权抗争。那是多么美好的日子一起杀敌一起流血一起喝酒一起歌唱。兄弟之间手足情深不拘节。拔刀出剑驰骋大漠求的只是一个快活!慢慢的征服了部落攻克了城池统一了草原跨越了沙漠。然而随着时间在流逝事情也生了变化。曾经言笑无忌的兄弟起了隔膜曾经反抗强权的勇士变成了镇压异族的屠夫。当年仅仅是想吃饱喝暖不受人鸟气的理想变成了排斥异己、掠夺财富的霸行。自己是怎么了居然也会像当年欺负自己族人的国家一样不远千里来到别人的家园烧杀掠夺。最可笑的还是到头来和自己曾经打败过的敌人一样身败名裂。唯一可惜的是那些跟随自己背井离乡、万里远征的孩子他们是因为对于大可汗的崇拜、对于日曼帝国的热爱和对于自己的信任而来的如今却埋骨异乡天人永隔。
今年的日曼将是人人披麻、家家哀歌了吧!自己也会被整个日曼恨之入骨吧?潜龙历三**年十月二日这样想着的犬错在微弱的呼唤着大可汗的呻吟中离开了人世。这位一生征战无数、武功赫赫的沙场宿将最终以一个武人的归宿结束了自己的人生。令人讽刺的是他在历史上最引人关注的不是早年仗剑天下的侠义之名也不是追随大可汗横扫东西的丰功伟绩而是晚年所经历的赵明及其麾下将领迅崛起的著名战役。在权力斗争中败给了张仲坚在战场上又为赵明和赵明军做了铺垫之后这位倔强的老人终于熄灭了生命的最后一点火焰。他用自己的生命开启了新时代的大门。对于张仲坚而言他除去了国内最后一支反抗势力得以大刀阔斧的实施自己的政略将日曼帝国重新统一起来。对于赵明而言日曼南方兵团的溃灭令他有了充裕的时间整顿自己的根据地为应付潜龙的内战和日后辉煌的远征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无论是张仲坚还是赵明都对这个老人抱以敬意。在赵明的回忆录中曾经如此感叹:为了民族的富强必须进行对外的扩张(也许是军事也许是政治又或者是经济)。然而极度的扩张必然带来强烈的副作用犹如饭吃得太多必然会撑死一般。犬错是一个极力想自强的民族的殉葬品然而下一个会是谁呢?什么时候才会不再出现如此的悲剧呢?就在犬错弥留之际赵明军的将士也在为第五军统领百里锡举行气氛凝重的葬礼。百里锡是在对抗日曼狂骑兵的时候阵亡的。他率领身边的五百轻骑兵奋不顾身的拦住了狂骑兵动的猛攻为王德率领骑兵赶过来赢得了时间也使得赵明军在狂骑兵横扫千军的进攻中减少了大量的伤亡。事实上在整个战役中百里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神龙战车第一次被日曼骑兵突破的时候是他率领第二梯队及时补上避免了赵明军的全军溃败。是他呼喊着振奋军心的口号冲杀在战场的第一线激励着全军将士的士气。是他巧妙的燃起浓烟动骑兵的袭击打破了战斗的僵局迫使犬错为了减少自己的伤亡而先出动战略预备队从而使得王德的战术得以实施。又是他无畏的杀入敌人重围以自我的牺牲滞缓了狂骑兵进攻的步伐。面对着令人胆寒的狂骑军他奋力拚杀连毙七名狂骑兵周身上下遍体鳞伤不下七十余处临死前依然紧紧的嘶咬着一个敌人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