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锦洲决战一 (第2/3页)
关于这家伙的资料做出了以上的结论。他敛起了笑容整个空间顿时呈现一种凝重的气氛缓缓的道:那好就让你暂时担任第二军团的副统领。在我的赵明军中只讲究两点:一是才能二是服从。只要你能够听我的号令又有足够的能力胜任自己的职位就绝不会有怀才不遇的感觉。希望你好自为之否则皇上没有砍下的头颅就会由我来砍!
是!朱猛刚虽然对于被任命为步军指挥有些不满但是看着赵明的口气不知怎么的却不敢多一句话隐隐的被赵明的气势所压制。潜龙历三九零年八月赵明率赤军兵团、第二兵团共十万人;刘文俊率皇甫军阀十三万人向锦州进;同时在雄山关刚刚痊愈的张大成不顾副将百里锡的劝阻率领整编好的三万第三兵团骑兵前来与赵明会师。刘将军你看潜龙河呈一个几字形锦州城所在的位置正好是潜龙河由西向东突然转折朝北的地方。包围锦州的日曼大军被潜龙河分成了两部分。对于在潜龙河北岸的左翼自恃有潜龙河为屏障肯定不会太过在意。相反为了防范我军的来援日曼一定会在潜龙河的南岸部署大批兵力。所以在下建议我们索性以攻代守以刘兄率领骑兵做出直接进入锦州的态势诱使犬错把兵力部署在南岸与此同时我军主力强渡潜龙河骑兵跟进突袭日曼左翼击溃日曼北岸的兵力迅逼退日曼。
赵明指着地图道言语间透露出无比的自信。在经过这几场战役之后赵明从战争中吸收了经验、增长了能力已经成为一个独当一面指挥若定的优秀统帅了。在这位传奇人物的回忆录里曾经如此写道:只有不切实际的人方才会相信天才能够生来就指挥千军万马。实际上作为一个统帅必须在血与火的战斗中锤炼在经受了生与死、成与败、荣与辱的考验之后才能够真正领悟战争的真谛、洞悉战局的演变。我只是一个幸运儿是历史的条件使我有机会在上战场之初侥幸活命和取得胜利并且得到了磨练这才有了日后的无数次大捷。所以我不过是一个从千万尸骨中站起来的幸运儿罢了。
对于赵明的提议刘文俊暗暗沉思。虽然这次出兵的主帅是刘文俊但是粮草却掌握在赵明的手中而且有一半的军队听命于赵明所以赵明的话还是很有分量的。这显然是极为大胆的计画渡河而击虽然犯了兵家大忌;但是正因为如此一旦成功的话无疑可达到奇袭的效果。这次上京之乱被赵明烧掉了大批粮草自己这边的补给还得依靠赵明的资助。虽然很快会从巴蜀运来毕竟还需要一段时间。如果依照正规的作战思路进入锦州参与防守的话虽然可以大振军队的士气但是讽刺的是正由于人马的增多反而造成了补给的困难如果敌人依然围攻的话就危险了。另外虽然潜龙各方实力达成了妥协但谁都知道这是暂时的为了各自的切身利益未来的潜龙依旧面临激流暗涌的威胁。用赵明的这个方法粗看起来虽然危险但是一旦成功就达到了战决的目的无论是从当前的军事现状还是政治形势都对自己这一边有利。
当下点头同意。看了一下赵明不由有些感触隐隐感到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不久之后一定会成为名铄古今的大人物。赵明服了刘文俊之后也非常高兴。不愧是潜龙的年轻才俊若是换了一个老成持重的家伙对于这样冒险的方案恐怕早就严词拒绝了。渡河突袭日曼除了有刘文俊一样的考虑之外赵明心中还有一层打算那就是自己和袁紫烟约定了九月的上京之会。袁紫烟的师傅天池剑宗的第十三代带剑传人白飞云绝对是一个传奇的人物。六岁就成了名闻天下的神童一句宝刀终须出匣冷明珠岂能长掩尘?令第十二代潜龙皇帝惊为奇儿批语道:此子志向高远绝非池中之物。十八岁考取了文科状元文章誉满天下被公认为士林之精华。
二十岁因为爱人逝去弃文从武三年后出道江湖一举粉碎了当时黑道最强大的势力──天元教的阴谋狙杀教主西门孤霸。二十四岁和各大门派的掌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