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8 韦陀教的最后保卫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68 韦陀教的最后保卫者 (第3/3页)

统海里凡’,自立为素丹,作为这片领土的新主人,开始试图打造出一个天方教帝国。

    ***********************

    大食这样漂洋过海来侵略的行径,也算给固守本土的大虞人打开了新大门,并不是守好现有国土就万事大吉,一旦在海上挡不住他**舰,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大虞也会变成第二个天竺。乔祺这个蒲甘布政使通过珍珠城,把战争过程和得失总结成文,写了封奏折,支持神宗大力经营海权,并且提议派驻重臣贵戚来经营中南半岛。作为远离上京的‘荒蛮之地’,一旦有什么变动,很容易就被放弃掉,若有个分量十足的人物放在中南半岛,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朝廷对这儿的重视,也有利于改变当地土著认为天高皇帝远,县官不如现管的想法,让他们直接‘沐浴皇朝天恩’。

    这一见解与刚致仕的顾尧类同,他非常支持孙子们出去闯荡。数年后,顾翮的长子,排行第四的顾劢主动请缨,没要任何官职,直接带着大儿子夫妻到真腊的万象城开始赚钱办学、传教授医。

    彼时的万象还不算真腊重城,他来到这个位于掸邦高原南部的城镇之后,既团结了一大批华商,成立‘兰芳公司’,组织‘民兵’保护自己人,又能与当地土人合作,把翡翠和硬木等奢侈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上京,换回大量中原特产,深受当地酋长和商人的爱戴和推崇。

    再过十来年,当万象周边的暹罗、高棉或掸邦战火频起时,他以‘兰芳联邦’的名义总揽了万象附近各城,乃至掸邦和真腊通往大虞境内的沿途安保工作,以及各部族之间的利益协调等事务,虽无国之名,已有国之实。因各部族内部事务仍由酋长负责,这种形式得到认可,各商道周边的部落、武装力量和城镇据点都纷纷加入,整个掸邦高原和真腊的地界上,几无其他势力敢直撄其锋。兰芳联邦按照大虞的政策统一了这些地区的赋税、行政、法规等内容,全民皆兵,战时扛枪,平时耕地,除了没有正规军队,如同立国一样。

    当西方军舰远道而来时,中南半岛上不论是大虞的政区,还是松散的部落联邦、国家,都不得不整体纳入大虞军事体系中。待到最为强大的不列颠彻底止步于天竺海,再不得寸进,东方帝国的版图内,已用百年时间,慢慢将整个新纳地区的文化差异消化殆尽,这一稳定的粮产区,使得大虞帝国百年间的人口数量一下越过四亿。

    随着中南半岛上通晓汉语的人数猛增,大虞和兰芳同时从海陆出兵,彻底镇压暹罗和高棉的内战。‘和平’解决掉两边王室、贵族成员之后,由兰芳、蒲甘、扶南、马来四大政区瓜分掉两国国土,哀牢政区取代兰芳,顾劢长子为哀牢布政使,中南半岛尽归中华。

    在另一个时空中,同样远镇云南的沐王府和平西王,其家族后代的命运截然不同,前者让云南成为大明一省,后者是遗臭万年的三姓家奴。而兰芳宗主顾劢的选择与沐英相类,在世时即封异姓王,赐丹书铁劵,顾氏子孙世袭罔替,逝后附葬皇陵,入流芳祠,破例获谥‘昭靖’。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