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欧洲烽火遍连天(4) (第2/3页)
封信,让长子里奥递交大秦教廷,为‘东方十字军’正名。
失利于埃及,又眼睁睁看着马扎尔被蒙兀人凌虐的大秦教廷并不买账,哈扎尔人一向是拂菻教廷的好基友,巴合黑的胜利只会让拂菻扬眉吐气,忽特刺也被拂菻收买,整个瓦希商路和本都海以东的贸易都没有大秦教廷的份了,说不定日耳曼和教皇国还要直面疯狂的也素亥。所以,不出意外地,两大教廷又开始‘教义’之争。科穆宁主教指责跪拜圣母、圣徒像的大秦教廷是异端,亚力山大四世悍然把笃信景教的里奥开除教籍,直至互除教籍,演变为‘割袍断义’。
终于,东西教会之间薄薄的遮羞皮正式被扯裂,大秦教廷称为大公教,拂菻教廷自认正东教牧首,从此两边教皇王不见王,历经千年也没和解。
***********************
‘上帝为你铺路,让你在平坦大道上畅快奔驰时,胡达会在前方给你挖个大坑,让你狠狠栽个跟头’,这话不是哪个古人或名人之言,完全是纳木班的亲身体会。
对于有城池的国家来说,蒙兀人的野战能力之强几乎是压倒性的,抢了就跑,跑了你还追不上,如果继续追,补给又是大问题,非常让人头疼。所以中国古代发展出许多针对劫匪的战术,比如李牧用了十年时间麻痹匈奴,最后用战车围剿,几乎全歼十几万匈奴大军,差一点就能灭绝他们。学聪明了的匈奴人不会中这样的圈套,又有了比匈奴人更擅长移动战的霍去病,再一次把匈奴打到他们母亲都认不出的地步,从此匈奴也学会了防守。
一路顺遂的纳木班,从大马士革继续南下,即将面对目前天方教徒心目中人气最高的优呼cp,及其背后尚不为蒙兀人所知的马木陆骑兵。在他看来,几支部队糅合在一起的联军,完全不足为惧,就跟曹操每次闻知对手增兵时会大笑一样,彼此之间没有配合默契,不但可以分而化之,更容易各个击破。
这次领衔抗蒙大军之人,当仁不让是拜巴尔,以优呼二人的惯性,这会应该已经琢磨好逃跑路线了。他麾下八万人的队伍并不全是马木陆精锐骑兵,也有败退南下的赞吉大食军人,还有一半是从黑非洲腹地征集而来的土著游牧民族,他们对于蒙兀人的彪炳战绩同样一无所知,彼此语言不通,整个队伍士气挺高涨。
两军决战之地不是城池,而是加利利湖区西边的艾因贾鲁山地(乌姆阿法姆)。蒙兀人没有匈奴人这么见多识广,经过华夏民族长年累月的打磨,相对淳朴一些,出金微山后,也早已习惯野外敌人闻风而逃或一击即溃,城里对手坚守高墙、闭门不出等常规作风,完全没想到他们还有别的作战方式,敢与蒙兀骑兵野战。
纳木班被一万败而不溃的马木陆骑兵引到一个u型山谷处,毫不起疑地闯进中厚边薄的内凹新月形包围圈。稍微慌乱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