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初立,暗涌流晦二十六 (第2/3页)
契苾心悦诚服:
“正是如此,那高丽其实不过是个须末小国,之所以可数次三番不敬于我大唐,行窥伺扰边之事,无非便是依赖着其国境远东,苦寒不胜,以为大唐大军难以攻破而已。”
李治点头,又道:
“所以高丽之事,还是缓缓一行。明日朝堂之上,契苾将军可否与诸臣议之平之?”
契苾点头:
“但奉主上之命。”
李治这才松了口气,想了一想又道:
“虽然此事对我大唐是要紧之事,可说到底,朕于这朝中可放心依赖的,却只是你们几人……唉!也是苦了你们,为了朕,为了大唐,却要单兵只骑与那些关陇老臣,还有氏族大家相争。”
契苾却坦然道:
“世间事,凡有一弊则必有一利。
若无得他们这般私心争斗,以我大唐眼下这般人才济济,契苾与道宗兄这等支微末能,再不得机会微一施展,更不会再得主上幸爱了。”
李治闻言,展颜一笑却不语。
契苾又道:
“不过主上,说到底,主上还是需得多多验纳一些可用之才的。毕竟臣与道宗兄皆以武官列。日常无战事,尚可留于京城为主上尽心。
然若一旦边境有事,那臣与道宗兄便必然需得离京而去。至时主上身边无人……
契苾甚忧,道宗兄亦甚忧也……”
李治闻言便皱眉长叹:
“朕何尝不知此乃当下第一要务?
然纵观朝中,泰半官职都为二派所据。剩下不到一半的官员,不是向关陇系靠拢,便是依附氏族系……
朕是当真不欲用这些人的。”
契苾想了一想,却道:
“说到此,臣却有些想法,不知主上以为何然?”
李治闻言,便着其道来。
契苾乃道:
“臣以为,当下朝中之势已成定局,不可复也——以长孙太尉为首之关陇一系也好,以太原王氏等望族之氏族一系也罢……
说到底,他们还是忠于主上,忠于大唐的。只是私下有些利益纠葛,主上用得不放心罢了。
既然如此,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